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28.19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站在故乡的老榆树(丁尚明) 的原始碼
←
站在故乡的老榆树(丁尚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站在故乡的老榆树'''<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1208682/pexels-photo-11208682.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uuhy.com/html/22946.html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网]</small> |} '''《站在故乡的老榆树》'''是[[中国]]当代作家丁尚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站在故乡的老榆树=== 那时,俺一家老少九张嘴,全指望父亲一人从地里刨食吃。生长在这个贫寒的家庭里,打我记事起,不记得穿过一件新衣裳,也不记得吃过一顿白面馍。尤其,我读高中的两年间,经受的那分苦难,真是永生难忘!因学校离家几十公里的路程,我只能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寄宿学校。从周一至周六中午,共有十七顿饭,而我从家里带去的干粮,最多就是十八个地瓜面窝头。对于正在长身体的我来说,这些窝头无论如何是不够的。但我知道,如果带多,一家人的口粮就不够了。(多出的那个窝头,以防不测而断粮)。冬天还好,窝头虽冻得像“铁疙瘩”,拿到学校伙房一蒸即可,可一到夏天就麻烦了。在闷热潮湿的宿舍里,装在布袋里的窝头很快发霉长毛。随着天数增多,那窝头也就成了“白髯公”,毛绒绒的长须间散透着一股难闻的酸臭味,即使拿到伙房笼屉蒸过,那味儿仍然刺鼻难耐。 班里其他同学,大多吃的是白面馍,就的是酱香的腌咸菜。我生怕别人瞅见窝头而影响食欲,也担心自己丢了颜面。为保持那份虚荣和自尊,开饭时间一到我心也就提到了嗓子眼儿。无奈,我只好将[[窝头]]偷偷藏进书桌洞里,东瞅西望之后,趁人不备赶紧大啃一口。那霉变的窝头[[难以下咽]],但难以下咽总比没有吃的好。即使我再饿,这样的窝头也不能多吃,每顿只能吃一个。待晚自习归来,已是饥肠辘辘的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很久很久,在肚子咕咕的叫声里,我总算进入了梦乡。 其实,学校每周也会改善一下伙食,有时给每人分两个油炸饼,有时分四个萝卜馅的素包子。这样的美食,在那个年代可不是谁都见到的。手捧香喷喷的油炸饼和热腾腾的包子,我恨不得立马吞下肚去,但一想到年迈的奶奶,又不得不把涌到口的唾沫一口口地咽回去。在以往的日子里,给本族出嫁的闺女送嫁妆时,我都把得来的几颗糖块留给奶奶,这油炸饼、大包子我又怎么下咽呢?有时,实在挡不住肚里馋虫的折腾,也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吃两个包子。一次,我突然发现布袋里留给奶奶的油炸饼不见了,这真如晴天霹雳,我呆站在那里,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 奶奶实在命苦、可怜,直到奶奶故去几十年后的今天,想起她我仍然心如刀割。在那生灵涂炭、[[哀鸿遍野]]的乱世,为了生计,年轻的爷爷去闯关东,谁知一走便音信杳无。后来,听人说爷爷死于一次[[煤窑]]的[[瓦斯]]爆炸。1982年秋,年逾八旬的奶奶去世了,陪伴奶奶下葬的,只是一块裹了红布的青砖头。 奶奶三十出头就开始守寡,她靠乞讨,给大户人家当佣人,帮街坊邻里做针线活,才把五个年幼的孩子拉扯大。待到我们这一辈,奶奶又帮衬着爹娘、叔婶,把十一个孙子孙女带大。如今,我已是17岁的高中生了,以后的日子还很长很长,这油炸饼、大包子,我当然要留给奶奶。可这油炸饼被人偷吃了,我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现实,心疼、愤懑的我,当即跑到班主任那里告了状。油炸饼自然是找不回来的,但班主任就此事向全班发了严厉警告,也算是为我出了一口恶气。 捱到周三,回家心切的同学们就[[蠢蠢欲动]]起来,我那颗骚动的心也不安分了。我多想周末快快到来呀,这样我就可以回家吃上娘用棒子面、黑豆面和高粱面擀的杂面条了。娘擀的杂面条又细又匀,切刀葱花炝锅煮熟,我能吃满满的三大碗。娘擀的杂面条,是我童年吃到的最好美食! 对于故乡的各种树叶、野菜,我一点也不陌生,那树叶、野菜的味道,我至今记忆犹新。刚刚萌发的柳芽儿,在没有扬絮展叶时才能吃。将捋来的柳芽儿摘洗干净,开水淖后用清水浸泡一两天,挤出水分即可或蒸或拌着吃了。这柳芽儿除有淡淡的苦味外,相比其他树叶、[[野菜]],应不算难吃。[[刺槐]](洋槐)叶就比不得笨槐(国槐)叶了,鲜嫩肥厚的笨[[槐叶]]用来熬粥,吃到嘴里就像[[面箕]]般滑润爽口。那槐米(槐花蕾)则是上好的染料,[[槐莲豆]](槐树种子)则是上好的[[中药材]]。即苦又涩的刺槐叶,很少有人采来吃,对于[[家畜]]却是最好的青饲料。 杨树叶子同样不能吃,而杨树吐叶前的[[杨花]](故乡一带俗称为杨毛狗儿),却倍受人们青睐。记得,杨毛狗萌发的那段时间,天不亮[[黄河]]大堤上的[[杨树林]]里,就涌动起捡拾杨毛狗儿的人潮。嫩黄新鲜的杨毛狗儿,就像一条[[蠕动]]爬行的[[绒毛虫]],它周身裹着鱼籽大小的苞蕾。这鲜嫩的杨毛狗儿,[[开水]]淖后凉水一激[[沥干]],撒上油盐一拌,让人吃的总不愿撂筷。那曲曲芽是苦涩的,婆婆丁是微甜的,刺儿菜是咸腥的,米蒿子是清香的……但在我吃过的所有树叶、野菜中,哪一种也赶不上榆钱儿的味儿! 在[[故乡]]的山野田园、村村落落里,除杨、柳外,最常见的就是榆树了。乡间历来素有“一树榆钱半月粮”的说法。是的,一棵榆树上的榆钱儿,足足能让一家人度过饥荒。榆钱儿无论蒸煮煎炒,做出的饭食均黏润可口,不腻不糟,难怪清代诗人郭诚有诗《榆荚羹》为证:“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可榆钱儿供食用的日子,毕竟只有十来天。没了榆钱儿,这榆叶、榆皮,同样是炙手可热的抢手货。榆叶儿掺上棒子面、高粱面,放点细盐,揣的窝头、蒸的菜团很是美味。那晒干的榆树皮,在石碾上压磨几个时辰,过箩后将粉末和粮食面一掺合,做出的面食虽有些牙碜、垫牙,但同样筋道、好吃。 榆树——余数,榆钱——余钱,在故乡人眼里,榆树不仅是救命树,还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它[[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参军那年,爹特意在天井里栽下一棵小榆树。然后,把我叫到跟前说:“俺盼着你跟这棵小榆树一样,到部队就要扎下根,好实地生长、成材(才)。今后不管在哪里,不管做什么,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轻易地打[[退堂鼓]]。” <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1096453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丁尚明,安徽南陵人。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站在故乡的老榆树(丁尚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