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67.18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秦汾 的原始碼
←
秦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秦汾'''(1882年-1973年),字景陽,江蘇省太倉州嘉定縣人,中華民國教育家、政治家、實業家、數學家、天文學家 秦汾畢業於直隸省立天津北洋大學堂。此後赴美國留學,獲哈佛大學碩士學位。此後他又到英國、德國留學,1910年(宣統2年)歸國。翌年,辛亥革命爆發,秦汾成為革命派的一員,任嘉定軍政分府參謀。 中華民國成立後,他進入教育界,歷任上海浦東中學校長、南京江南高等學堂教務長、公立上海南洋公學教授、國立北京大學教授。1920年(民國9年)2月,他兼任北京政府教育部參事,4月升任該部専門教育司司長。1925年(民國14年),他被推薦為東北文化事業上海分委員會委員。1926年(民國15年),他被任命為中華教育基金委員會委員,同年12月代理教育部次長,兼任代理北京大學理學院院長。 Qin Fen.jpg 1928年(民國17年)秦汾轉入國民政府,任教育部普通教育司司長。此後他獲得宋子文的知遇,1930年(民國19年)2月,他轉入財政部,任該部會計司司長。這個職務和他此前的經歷極不相同。翌年3月,他任主計處主計官。1933年(民國22年)9月,他任黃河水災救済委員會常務委員,11月任全國經濟委員會秘書長,12月任財政部常務次長。1935年(民國24年)起,他歷任交通部郵政儲金匯業總局監察委員、全國經濟委員會合作事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的1938年(民國27年)1月,隨著政府機關精簡,實業部同農礦部合併成立新的經濟部,秦汾任經濟部政務次長,負責確定戰時體制下的經濟政策。1941年(民國30年)9月,他任行政院水利委員會常務委員。 抗日戰爭結束後的1947年(民國36年)12月,他任行政院賠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二次國共內戰後,他逃往香港,1951年(民國40年)遷居台灣。在台灣,他經營中華紡織公司、中華建築公司等企業。 1973年(民國62年),他在台灣病逝。享年92歲。 學術貢獻
返回「
秦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