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6.23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烏字牌 的原始碼
←
烏字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烏字牌'''<br><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37a3db117cf25419dfbc5e5321666da_b.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zhuanlan.zhihu.com/p/22166160 圖片來自zhihu]</small> |} '''乌字牌''',是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应在[[图们江]]口设立的中俄边界界牌,但[[俄罗斯帝国|俄国]]设法使该界牌一直未能设立,并派兵占领该界牌所在的罕奇海岸,导致中国丧失罕奇海岸的领土。“乌”字即[[俄文字母]]“У”。 ==简介== [[清朝]][[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 (俄国)|尼古拉一世]]任命[[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阿穆尔斯基|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强行在中国的内河[[黑龙江]]流域扩张。咸丰四年四月,俄军入侵黑龙江,至翌年底基本完成对黑龙江下游的非法占领。咸丰七年,俄国又侵占黑龙江上、中游北岸的中国领土。[[咸丰]]八年四月初八日(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中国[[大沽]]。穆拉维约夫得知后于咸丰八年四月十一日(1858年5月23日)兵临中国瑷珲城下,要求同[[黑龙江将军]][[奕山]]谈判中俄边界。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1858年5月28日),奕山、穆拉维约夫签订《[[瑷珲条约]]》。该条约变更了[[尼布楚条约|中俄东段法定边界]],使中国内河黑龙江变成了中俄界河,中国丧失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固有领土,并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固有领土变成中俄“共管”地区,此外俄国还获得在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 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六日,俄使伊格纳切夫利用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的机会,以所谓“调停有功”的名义,诱迫清廷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该条约使此前俄方与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瑷珲条约》获得清政府确认,将《瑷珲条约》内中俄“共管”的中国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固有领土变成俄国领土。 根据《中俄北京条约》第三条的规定,咸丰十一年四月九日(1861年),清朝钦差大臣[[成琦]]和俄国全权代表卡札凯维奇在[[兴凯湖]]举行会议,会勘中俄东界。咸丰十一年五月二十一日,双方签订《[[中俄勘分东界约记]]》,作为《中俄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同时两国还签署并交换了《乌苏里江至海交界记文》(又称《中俄东段交界道路记文》),规定了该段已勘中俄边界设界牌的数目及位置。 《中俄北京条约》第一条规定:中俄东段边界之东南段“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罗斯;其西皆属中国。两国交界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且遵[[天津条约|天津和约]]第九条议会绘画地图,内以红色分为交界之地,上写[[俄文字母]]阿([[А]])、巴([[Б]])、瓦([[В]])、噶([[Г]])、达([[Д]])、耶([[Е]])、热([[Ё]])、皆([[Ж]])、伊([[З]])、亦([[И]])、喀([[К]])、拉([[Л]])、玛([[М]])、那([[Н]])、倭([[О]])、帕([[П]])、萨([[С]])、土([[Т]])、乌([[У]])等字头,以便易详阅。”在成琦与卡札凯维奇(又译“卡扎克维赤”)签订的《自乌苏里江至海的边界地图》上,也标明耶、亦、喀、拉、玛、那、倭、帕、啦、萨、土、乌12个[[俄文]]字头的界牌。其中,乌字牌定在图们江入海处的江口东北日本海沿岸3公里处,[[土字牌]]以下到乌字牌之间(即图们江下游东(北)岸至日本海沿岸)的罕奇海岸仍归中国,中国通过罕奇海岸将俄国和[[朝鲜王朝|朝鲜]]两国隔开。另外,《中俄北京条约》第一条还规定:“上所言者,乃空矿之地,遇有中国人住之处及中国人所占渔猎之地,俄国人均不得占,仍准中国人照常渔猎。”上所言者即指[[乌苏里江]]口至图们江口40万平方公里土地。1861年《中俄勘分东界约记》附录称:“以上自图们江口东至[[绥芬河]]口,沿海一带俱有卡台住址,俱系旗人渔猎之地及海中间十四岛向系旗人渔猎之处。” 但是,咸丰十二年(1862年)俄国交换给中国的《乌苏里江至海交界记文》中仅规定设八座界牌,少了“乌”字等7座界牌。乌字牌的遗漏,使中国丧失了罕奇海岸的主权。此遗漏是因为清朝勘界使臣成琦[[鸦片]]犯瘾,到[[吉林市|吉林城]]补充鸦片,将立碑事宜托付俄方勘界代表包办,俄方勘界代表趁机单方面绘制交界图,并在该图上将罕奇海岸划在“红线”以外,从而使俄国与朝鲜半岛隔图们江相连,获得侵略朝鲜的立足点,并封锁中国通过图们江出日本海的通道。 罕奇海岸是指图们江口左(北)岸至摩阔崴(今[[俄罗斯]][[波西耶特湾]])之间的濒海地区。罕奇海岸附近海滩是中国传统盐场和渔场。摩阔崴是[[满语]]汉译地名,又译“窝阔崴”或“毛口崴”,是中国人居住的渔村。摩阔崴也是[[唐朝]]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到[[日本]]的“日本道”的陆路终点及海路起点。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罕奇海岸及位于此地的村庄“摩阔崴”遭俄国占领。摩阔崴被俄国改称“波西耶特湾”。1860年代至1870年代,吉林官民多次请求清廷收回罕奇海岸。 1885年6月8日,[[清朝]][[光绪帝]]下谕,派会办北洋事宜大臣[[吴大澂]]会同[[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重勘[[兴凯湖]]至[[图们江]]口段的中俄东部边界。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图们江补立土字牌,并收回[[黑顶子]]地方。1886年5月25日(光绪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吴大澂与依克唐阿同俄国勘界大臣、东海滨省巡抚兼理军务将军巴拉诺夫,在俄国境内的[[岩杵河]]会谈,此即“岩杵河勘界会议”。中俄双方前后会谈8次,经历近四个半月结束。会议期间,双方签订《[[中俄珲春东界约]]》。1886年10月16日,吴大澂从[[海参崴]]乘船返回[[天津]],1886年10月29日进[[北京]]复命。 ==補充== 在此次岩杵河勘界会议中,争取设立乌字牌并收回罕奇海岸是中方的谈判主张之一。吴大澂认为收复罕奇海岸,“保护珲春食盐之地,冀可自加岸”。在光绪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1886年5月25日)的岩杵河勘界会议上,吴大澂代表中国要求收回被俄国侵占的罕奇海岸,遭到巴拉诺夫的强烈反对。巴拉诺夫说,此事关系重大,不敢擅自作主,须备文转呈俄廷,由[[俄国沙皇]]<ref>[https://www.storm.mg/article/465492?page=1 俄国沙皇],storm</ref> 决定。此后,吴大澂在备足证据,准备继续同俄方谈判时,因[[中法战争]]即将爆发而被清廷调往[[天津]]保卫京师。由此中国永远失去了罕奇海岸的领土,乌字牌也永远没有树立起来。在此次谈判中,经中方争取,重新纠正了[[土字牌]]的位置,并在第八记号[[长岭天文台]]处设铜柱,中国还恢复了图们江出海权。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10-799 史地類:世界史地]]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烏字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