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187.2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澳頭村 的原始碼
←
澳頭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澳頭村''' </p> |- |<center><img src="https://live.staticflickr.com/2217/2446147432_aba15da1c4_b.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flickr.com/photos/minghong/2446147432 圖片來自flickr] </small> |} '''澳頭村'''('''O Tau Village''')是[[香港]][[新界]][[西貢區]]一條村落,位於[[西貢市]]之北,原名'''凹頭'''(英文:'''Au Tau'''),有山坳的入口的意思。<ref>[https://www.flickr.com/photos/minghong/2446147432 澳頭村],flickr</ref> 澳頭村背靠[[馬鞍山 (香港山峰)|馬鞍山]]山脈,東面為[[黃竹灣]],南面為[[浪徑]],西面為[[禾寮]],北面為[[水浪窩]],山坳口能遠眺[[橋咀]],為西貢南通往[[西貢北]][[企嶺下]]的必經之路。 ==歷史== 澳頭村於19世紀立村,主要由[[何姓]]、[[王姓]]、[[鍾姓]]聚居,其中何姓村民最多。澳頭村與[[大環]]、[[早禾坑]]、[[黃竹灣]]、[[禾寮]]、[[昂窩]]、[[大網仔]]、[[浪徑]]、[[南丫]]、[[山寮]]十村合為稱「十鄉」。「十鄉」居民多是姻親,並與「[[十四鄉]]」和[[西貢北約]]的村落都有遠親關係,並有物資輸送往來。而於[[西沙公路]]開發之前,村民徒步至[[西貢墟]]購買物資。澳頭村民與大環村的何姓和王姓多是同出一脈,淵源甚深,所以澳頭村民時常在大環村設宴聯誼。 ==特色建築== 澳頭村早期村落結構為「四排梯級式聚落」,前方為田地,與浪徑相隔一條小溪。以往村民需要澗水渡溪,現在則有橋樑可通過,至東面的[[浪徑]]和[[西沙路]],溪澗中亦有一些水利設施。 澳頭村東面為主要入口,在樹蔭隱閉處,設有「伯公」祀壇。其「四排梯級式聚落」中,第一排的高梯地上是祠堂,三面峭璧以石築起,高約八米,東面為入口,祠堂前也有一片小耕地;第二排至第四排則是二層式客家建築,客家式大門,屋中有木梯至閣樓,屋前有曬堂,屋旁都有栽種一些作物,房屋結構緊密,以防盜賊,方便照應,亦能防備野獸入侵。 澳頭村西面有一個禾堂供村民設宴和休憇,禾堂旁種有龍眼樹給村民乘涼,西北面有雞欄、豬寮和一小片蕉林。 澳頭村與禾寮村之間,有一條石級古道,穿過一片竹林,可到達[[水浪窩]]和[[黃竹洋 (西貢北約) |黃竹洋]]及[[麥理浩徑]]第四段。 ==現況== 澳頭村現有居民約100多人,是區內一條小村。現在北方分支了一條王姓的澳頭新村,初被[[新界鄉議局]]定為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內的村落,於2011年,歸為西貢北約鄉事委員會內的村落,但行政屬於浪徑村。 澳頭村村屋主要為新建的三層建築,多數戰前建築已拆毀,僅留伯公壇、禾堂、荒廢的豬寮及一些建築遺址,但在村口新建一座何氏家祠,村落的東面的[[西沙路]]可往來[[西貢市]]和[[馬鞍山 (香港市鎮)|馬鞍山]],有車路和街燈由澳頭新村直通澳頭村尾,澳頭新村和澳頭村之間有一個停車場。 在2011年,原居民佔約不足40%,因為不少原居民都已在1997年[[香港回歸]]前移民往英國,而新一代的原居民則選擇在市區居住,以方便工作,現在村民都多是外籍人士。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澳頭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