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213.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湯匙山 的原始碼
←
湯匙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湯匙山'''<br><img src="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09/11/16/149.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351250 圖片來自ltn]</small> |} '''湯匙山'''為[[臺灣]][[臺南市]][[安平區|安平]]舊聚落西南側的一座小山丘,因其形狀像覆匙故名之,又稱為'''山仔頂'''、'''貴雅山'''(臺語'''鬼仔山''')。山上曾有荷人建的烏特勒支堡碉堡,而因其風水地勢,自古以來即作為當地民眾的墓地,為台南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公墓,在戰後被劃為安平第一公墓,並於1990年由[[臺南市政府]]公告禁葬。 == 介紹 == 於[[臺灣荷蘭統治時期]]時,荷蘭人為了加強熱蘭遮城的安全性,於1639年在湯匙山上建造了烏特勒支堡碉堡,其名自荷蘭地名[[乌得勒支|烏特勒支]]。位於湯匙山腳下的「窯尾古井」是為了山上駐軍所建,至今仍可使用。古井內壁最下層以咕咾石堆砌,第二層是荷蘭磚堆砌,第三層則是明鄭和清代時期紅磚,第四層由日治及民國時期的磚塊堆砌而成。在[[鄭成功攻臺之役]]最後之戰,鄭軍於1662年1月25日自北、西、南三面砲轟烏特勒支碉堡和熱蘭遮城,而荷軍在當天晚上自行引爆了烏特勒支碉堡,此堡現已無跡可尋。 ==說明== 據當地傳說,湯匙山為風水上的「湯匙穴」,而安平當地商賈[[何傳]]的祖先即葬在此處;亦有鄭荷交戰下的骨骸和戰船帶來的青龍砲葬在此處一說<ref>{{Cite web|title=湯匙山傳說|url=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351252|accessdate=|author=|date=2009-11-16|format=|publisher=自由時報|language=|archive-date=2019-11-28|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1128144246/https://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351252|dead-url=no}}</ref>。山上亦建有一大眾廟,其創建年代不詳,而水師協鎮沈耀曾於1750年將其增建。於1840年,[[按察使銜分巡台灣兵備道]][[姚瑩]]為加強海防,在湯匙山西側山麓設立[[安平小砲臺]]。於1938年,[[安平十二軍夫墓]]興建於此。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湯匙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