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12.2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渥巴锡 的原始碼
←
渥巴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渥巴锡</big>''' |- |<center><img src=http://imgs.xazjw.com/UploadFiles/Image/2018/1/3/Heaven/ImgInfo/BreviaryImgPath/580ba0b3e6424381b2e14afe5459f176.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xazjw.com/TT410665974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渥巴锡 别名: 卓里克图汗 民族: 蒙古族 主要成就: 率土尔扈特部东归 |} '''渥巴锡'''(1743-1775)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首领。阿玉奇汗曾孙。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继汗位。 1771年1月,渥巴锡率领本部17万人东迁,回到其祖先的家园。在其率军将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派出的[[哥萨克军队]]几乎全部歼灭后, 于7月份到达西部蒙古,乾隆皇帝册封他为乌讷恩素诛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以其所部为旧土尔扈特部。1774年移居裕勒都斯草原,次年去世。<ref>[https://www.docin.com/p-2095810045.html 渥巴锡-渥巴锡东归的真实原因竟是这样的]豆丁网</ref> == 人物生平 == 1761年(乾隆二十六年)1月21日敦罗布喇什逝世,渥巴锡承袭汗位,成为土尔扈特汗国汗王 。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8月12日[[俄国]]正式承认渥巴锡为土尔扈特蒙古汗。 1765年(乾隆三十年)后,俄国政府"屡征土尔扈特兵与邻国战" ,使全部落"苦于征役" ,"人人忧惧" 。渥巴锡忧心如焚 。 17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春,渥巴锡正式发动武装起义,分三路向祖邦中国进发。5月26日,渥巴锡所率领的土尔扈特部起义军经历八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之后,与前来迎接他们的清军相遇 。9月初8傍晚,渥巴锡在木兰围场伊绵峪觐见了乾隆 。 1775年1月9日(乾隆三十九年),渥巴锡因病逝世,终年33岁 。长子策凌那木扎勒袭位。 == 主要成就 == '''率部东归''' 渥巴锡至迟在1767年初已开始酝酿东返的大胆计划 。正如渥巴锡自述:"自古以来,土尔扈特人没有像今天这样负担过如此沉重的捐税,所有的人为此感到动荡不安,这就是为什么不愿再受俄国的统治,而希望看到自己的遵守共同法规的同胞和自己原来的故乡" 。 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土尔扈特人民武装起义,东返祖邦的计划,经过近4年的准备,到1770年已就绪。这一年秋天,渥巴锡从高加索前线回来后,随即与亲信王公越过伏尔加河左岸,在维特梁卡(阿斯特拉罕省叶诺塔耶夫斯克以北处)召开了一次绝密会议,为了不再把计划泄漏出去,参加会议的除渥巴锡和策伯克多尔济外,仅有舍楞、巴木巴尔(渥巴锡族弟)、达什敦杜克 和大喇嘛罗卜藏丹增等4人,"没有通知其他任何一个贵族"。会上,经过庄严宣誓,"通过明确决议,离开俄国" ,返归祖国,并"决定在1771年开始行动" 。以渥巴锡为首的参加这次秘密会议的6名上层贵族,形成了实际的领导核心,在以后领导起义与东返祖邦的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1771年7月8日,策伯克多尔济率领的前锋部队在伊犁河流域的察林河畔与前来相迎的清军相遇。6月初5(阴历),清军总管伊昌阿、硕通在伊犁河畔会见了刚抵达的渥巴锡和舍楞,以及土尔扈特部的主力和大队家属 。 '''击败沙俄''' 渥巴锡的率领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土尔扈特人的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 东归队伍必经的一个险要山口是奥琴峡谷,为了控制土尔扈特人东归,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派出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镇定指挥:他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后面派枪队包抄,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部歼灭,为牺牲的九千名同胞报了仇。 '''安置部民''' 返归祖邦后的渥巴锡仍面临重重困难和众多急待解决的问题。土尔扈特蒙古部众经过长余跋涉、残酷斗争,损失惨重,处境艰难。来自察林河畔清军的现场记述:"其投来者内,皆为老弱孤独,妇女幼儿甚众,摇晃行走而来。至其游牧处观之,则饥馑疲惫者甚多。……看来已是甚为窘迫" 。而"策伯克多尔济所率近百人,马驼混骑,驼上亦有双人骑者,马驼膘疲,多露疲惫不堪之貌" 。其次,如何消除清政府的疑虑,是渥巴锡面临的又一难题 。渥巴锡还面临来自土尔扈特蒙古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干扰,其表现则是策伯克多尔济的争权和舍楞的离心。为争夺土尔扈特蒙古的汗权 。 渥巴锡在与清军相遇第一天就派舍楞通知伊昌阿等,表示可以随时动身前往伊犁会见舒赫德 ,次日,即初六起程奔赴伊犁,十三日抵达伊犁会见舒赫德 。渥巴锡等一行于六月二十五日在舒赫德陪同下离开伊犁,取道乌鲁木齐、巴里坤,经[[兰州]]、[[凉州]]、大同、宣化、过怀安,进[[张家口]]直奔[[承德]]。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九月上旬,渥巴锡一行在额驸色布腾巴勒珠尔陪同下,如期抵达木兰围场的伊绵峪 。 九月初八傍晚,渥巴锡在木兰围场伊绵峪觐见了乾隆,乾隆在行帷中亲自"以蒙古语垂询渥巴锡" 。据乾隆自撰的诗文和清政府档案记载,他们除了向乾隆进献"七宝刀"、"银鞘刀"外,还有弓箭、腰刀、手枪,钟表等物多件 ,表明他们投归清朝的诚意。渥巴锡等在承德的活动,到了九月三十日,已近尾声,遂先后启程离开承德。 由于东返征程损失过重,元气大伤,安居之初,仍困难迭生,特别是渥巴锡所属部众。据返归之初清政府的实地调查,渥巴锡所属部众有8251户35909人 ,加上附牧于渥巴锡的其他旧土尔扈特部众,人数不下4万余众。占了东返部众的大多数,他们暂居于斋尔地区,仍遇到极大的困难。 为摆脱困境,渥巴锡多次力求移地放牧,终于获准,几经协商,渥巴锡选定了气候适宜、水草丰美的珠裕都斯草原作为新的游牧地,并派人会同清廷官员一起踏勘,认为该处"冬夏牧场,可耕之地,足够种植放牧"。 乾隆三十八年七、八月之交,渥巴锡率领部众分六队在"厄鲁特兰翎伊斯麻里及熟悉道路之回子噶杂那奇伯克买麻特克里木"响导下,向裕勒都斯草原移牧,至此,土尔扈特牧地基本确定,一直沿结至今。 == 人物评价 == [[乾隆]]: 土尔扈特部,昔汗阿玉奇, 终焉怀故土, 遂尔弃殊伦。 弗受将为盗,俾安皆我民, 从今蒙古类,无一不王臣 。 德尼赛:"从有最早的历史记录以来,没有一桩伟大的事业能像上个世纪后半期一个主要鞑靼民族跨越亚洲草原向东迁逃那样轰动于世,那样令人激动的了 。" == 参考来源 == [[Category:中國古代人物]]
返回「
渥巴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