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45.6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淄川 的原始碼
←
淄川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淄川.jpg|缩略图|[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 淄川]]] '''淄川区''',隶属于山东省淄博市,位于淄博市中部,南邻[[博山区]],西接[[章丘区]],北与[[周村]]、[[张店]]、[[临淄]]三区相连,东傍[[青州]]市,东南与[[临朐]]、[[沂源]]两县接壤。介于东经117°41'—118°14',北纬36°22'—36°45'之间,东西长49千米,南北宽42千米,总面积960平方千米。 淄川区有蒲松龄故居、马鞍山抗日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河惨案发生地、清“大汉德主”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胜古迹还有苏相墓、杨寨塔、聊斋园、淄川游乐园等。 截至2018年,淄川区下辖4个街道、9个镇 。2017年,淄川区户籍人口64.07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4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8.1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75.03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1.28:55.84:42.88,人均生产总值99644元<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836563541772523660.html_百度知道]</ref> 淄川区位于淄博市中部,南邻博山区,西接济南市章丘区,北与周村、张店、临淄三区相连,东傍青州市,东南与临朐、沂源两县接壤。介于地处东经117°41'—118°14',北纬36°22'—36°45'之间,东西长49千米,南北宽42千米,总面积960平方千米。 == 地质构造 == === 地层 === 淄川区处于由前震旦系组成的“山东基地”、“山”字型构造的两翼,盖层处于蹄形旋卷构造体系外环的东北边缘,横穿淄博向斜轴部。组成基底的前震旦系呈北西向展布,不正合复盖于基底之上的古生代盖层,是两个受多次构造作用形成的不完整向斜构造。 纵观全区地质构造特征,褶皱平缓,构造不甚发育,除大型的淄博向斜外,在形成过程中,发展同伴生北西向、北东向和东西向小型褶皱。断裂构造较为发育,特别是张性断裂,发育程度大,在淄河以西地段,断裂构造纵横穿插,弧卧奔弛,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 地形地貌 == === 地形 === 淄川区的地形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区,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呈簸箕状,分为平原、丘陵、山区3部分。 平原分布在河谷的漫滩,系河谷冲积平原,地势平缓,海拔高度47—200米,地面平均坡度1/200,面积93.175平方千米。 丘陵分布在孝妇河流域和范阳河流域,东至罗村、龙泉,南至区界车峪口、巩家坞一线,西北至区界。其间,山岭叠缀,起伏平缓,岩层剥蚀较剧,相对高度250米山顶为最高,间见河谷、盆地、岗岭、平原,面积345.321平方千米。 山区分布在区境西南部及东部,属泰沂山区北坡,面积562.08平方千米。多数山峰高度在海拔500米以上,其中黑石寨最高,海拔923米。其间,山崖峭立,峰障迭峦,山谷幽深,山势连绵,沟壑纵横,地面切割严重。第四系覆盖层均为上更新统坡积、洪积层,有的土层厚度达30—40米,在蓼坞、土湾、同古、南北坪、张庄、东坪等地多见,垂直节理发育,裂隙明显,由于常年冲刷侵蚀,常见有陡壁、基岩裸露。 === 地貌 === 淄川区的地貌可分为构造侵蚀地形和构造剥蚀地形两大类。构造侵蚀地形分布在区境东部、东南部及西南部的中低山区。其特点是上升较剧、切割明显、地势陡峻、相对高度差别显著,主要由碳酸盐类型岩层,即寒武系灰岩夹页岩、奥陶系灰岩、泥灰岩等岩层所组成。淄河以东是岩溶微弱发育的深切中低山区,多为陡峭之尖顶山,山坡“凸”形,坡度一般为20°—40°,覆盖层甚少,基岩大面积裸露,岩溶、裂隙发育微弱,溶洞较少,多为断崖和陡坎。岩溶岩层发育的低山区主要分布在龙泉、洪山、寨里、罗村以东以及区境西南部的磁村、岭子南部,由奥陶系灰岩、泥灰岩组成,山势陡峻,沟谷发育多呈“V”形,切割深度达200—400米,山坡多为“凸”形,坡度一般为20°—30°,多为尖顶山,部分山脊呈长梁状,断层崖较为发育。淄河断裂带系对称梯形河谷,发育成河漫滩及河谷阶地。 构造剥蚀地形分布在孝妇河、范阳河流域,由南向北,宽度逐渐增大。山丘低而坡度缓,形成丘陵和河谷平原地形,主要由石炭、二叠、侏罗系沙页岩等组成。由于岩层的单斜产状及长期风化剥蚀作用,构成了单面山形态。从整体上看,刘瓦向斜以东的山丘,西北坡较平缓,一般为10°—15°,东南坡稍陡,一般在15°—20°。刘瓦向斜以西的山丘,则是北坡较平缓,南坡较陡 <ref>[https://www.docin.com/p-716689815.html - 豆丁网] </ref>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600 史地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淄川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