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66.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洞庭立峰 的原始碼
←
洞庭立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img-qn-5.51miz.com/preview/element/00/01/18/53/E-1185389-30F6F207.jpg!/quality/90/unsharp/true/compress/true/format/jpg/fh/320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51miz.com/so-sucai/1909685/p_19/ 来自 觅知网 的图片]</small> |} 《'''洞庭立峰'''》是[[南宋]]诗人袁说友作品之一。袁说友,(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center>洞庭立峰</center> {{Cquote| 绝壁横翔势,当轩伟岸姿。 一峰云欲下,乱藓雨频滋。 独立霜寒耐,衔空月影筛。 缅怀黄石事,犹想谷城时。 |[南宋]袁说友}} ==宋史记载== 绍熙五年(1194年)五月丙戌,权户部侍郎袁说友入对,请朝重华宫。 庆元元年(1195年),[[户部侍郎]]袁说友言临安、余杭二县和买科取之弊:"乞将余杭县经界元科之额配以绢数,不分等则,以二十四贯定敷一匹,衮科而下,足额而止,捐其余以惠末产之民。如此则吏不得而制民,民无资于诡户,救弊之良策也。"说友又奏:"贯头均科之法行,则县邑无由多取,乡司无所走弄,而诡挟者不能以幸免,是以奸民顽吏立为异论以摇之。"诏令集议。 庆元二年(1196年),[[户部尚书]]袁说友等言:"浙西围田相望,皆千百亩,陂塘溇渎,悉为田畴,有水则无地可潴,有旱则无水可戽。不严禁之,后将益甚,无复稔岁矣。" 嘉泰二年(1202年)八月丙子,以吏部尚书袁说友同知[[枢密院]]<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329/23/18841360_641269907.shtml 枢密院到底是个什么机构],个人图书馆,2017-03-29</ref>事。 嘉泰三年(1203年)正月,以袁说友参知政事,权[[翰林学士]]。九月庚午,袁说友罢。 ==袁说友与武汉东湖== “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一围烟浪六十里,几队寒鸦千百雏,野木迢迢遮去雁,渔舟点点映飞乌,如何不作钱塘景,要在江城作画图。”这是南宋诗人说友的《[[游武昌东湖]]》一诗,它向游人展示东湖的游览史在800多年前。 如今,在东湖的磨山崖头有一座[[摩崖石刻]],刻写的就是这首诗,向游人展示东湖的游览史在800多年前就已经进行,而在庄重与沉重的文化积淀的摩崖石刻前,古色古香的烟浪亭仿佛从诗中走来,水天一色,波光潋滟,山峦青秀,一诗一亭如陈酿老酒,让人回味无穷。 摩崖石刻、烟浪亭和此前建成的清河桥在当年成为东湖火爆一时的“新三景”<ref>[https://www.doc88.com/p-4975691140140.html?r=1 《游武昌东湖》诗昭示东湖游览史始于800多年前],道客巴巴,2017-02-14</ref>。 ==视频== ===<center> 洞庭立峰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南宋诗词(二)</center> <center>{{#iDisplay:q0517qxj5v0|560|390|qq}}</center> <center>航拍武汉东湖</center> <center>{{#iDisplay:k0875qu7q8b|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洞庭立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