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71.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河越城之戰 的原始碼
←
河越城之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河越城之戰''' </p> |- |<center><img src="https://japan-castle.website/wp-content/uploads/2018/05/%E5%8C%97%E6%9D%A1%E6%B0%8F%E9%A0%98%E5%9C%9F%E3%83%BC%E5%B7%9D%E8%B6%8A%E5%A4%9C%E6%88%A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japan-castle.website/battle/battle_kawagoejyo/ 圖片來自japan-castle] </small> |} '''河越城之戰'''('''河越城の戦い''')是發生在[[日本]][[戰國 (日本)|戰國時代]][[關東地方]],以控制位在[[武藏國]](約當今[[東京都]]及[[埼玉縣]])中部的[[河越城]](位於今埼玉縣[[川越市]],又作「川越城」)為目標,在[[後北条氏]]與扇谷、山內兩[[上杉氏|上杉家]]間爆發的一連串爭奪戰;其中以1545年10月([[日本年號索引|日本]][[天文 (後奈良天皇)|天文]]14年9月)到翌年(1546年)5月(天文15年4月)的最後一場戰役規模最大,也最具決定性。<ref>[https://japan-castle.website/battle/battle_kawagoejyo/ 関東新旧交代! 川越城の戦い(川越夜戦)],japan-castle</ref> 是役,以[[室町幕府]][[關東管領]][[上杉憲政]]為首的關東反北條勢力聯軍,憑優勢兵力圍攻由後北條氏[[武士|武將]][[北條綱成]]駐守的河越城,卻在[[北條氏康|後北条氏當主氏康]]率領援軍,與該城守軍發動夜襲內外夾擊下,遭北條軍擊潰;後北條氏從此長期控制該城,直到1590年遭[[豐臣秀吉]]的[[小田原之戰|小田原征伐軍]]滅亡為止。儘管雙方交戰時間超過六個月,由於北條軍關鍵的奇襲是在[[陽曆]]5月19日([[陰陽曆|和曆]]4月20日)的夜間發動,這場戰役常被稱為「'''河越夜戰'''」。 == 背景及前四次戰役 == 河越城原為1457年扇谷上杉家重臣[[太田道真]]、[[太田道灌|道灌]]父子所築的一座平山城,與同時期亦為太田氏所築的[[江戶城]]成為[[扇谷上杉家]]鞏固武藏國地盤的重要據點。 15世紀中葉,世襲關東管領一職的上杉氏因繼嗣問題而分裂為山內(宗家)、扇谷兩支,並於1487到1505年間,在關東地方引發了一連串的武力鬥爭(史稱「[[長享之亂]]」);然後1512到1515年間,由[[山內上杉家]]內部紛爭引起的又一連串鬥爭(與同時期發生在東日本的其他戰亂合稱為「[[永正之亂]]」),更進一步削弱了關東管領家的實力。前述動亂造成了[[駿河國|駿河]](今[[靜岡縣]]中部)[[今川氏]]客將[[北條早雲|伊勢盛時]]([[法號]]「早雲庵宗瑞」)佔據[[伊豆國|伊豆]](今[[靜岡縣]]東部的[[伊豆半島|半島部分]])、[[相模國|相模]](今[[神奈川縣]])兩國大半領地,成為一大新興勢力的結果。 早雲庵宗瑞死後,其繼承人[[北條氏綱|氏綱]]改氏北條(史稱「後北條氏」),以位在相模國西部的[[小田原城]]為基地,繼續往武藏、[[甲斐國|甲斐]](今[[山梨縣]])等鄰國擴張勢力。1524到1544年年間,後北條氏在氏綱及其繼承人氏康的領導下,接連發起四次戰役,終於奪取河越城,由氏綱的女婿北條綱成率軍駐守。 == 第五次河越城之戰 == 伊豆、相模兩國的守護職名義,原歸山內上杉家所有;長享之亂終結後,山內上杉家對由奪取該兩國而崛起,且不停擴張勢力的後北條氏深感威脅;而江戸、河越兩城接連遭後北条氏奪取,且在對抗北條軍的過程中喪失當主朝興的扇谷上杉家,更是面臨存亡的關頭。山內上杉家當主憲政與繼承扇谷上杉家的[[上杉朝定 (扇谷上杉家)|朝定]]乃於1545年聯手,並促使原與後北條氏親善的[[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一同出兵,同時號召關東各地大小勢力組成總兵力空前龐大的反北條聯軍,欲利用北條氏康與強鄰[[今川義元]]為駿河國東部領地歸屬問題而兵戎相見(史稱「河東之亂」)的機會,奪回河越城,甚至一舉消滅後北條氏。 1545年10月31日(天文14年9月26日),聯軍約八萬向河越城合攏;而北條綱成麾下的河越城守軍兵力只有三千。北條氏康為全力應付武藏方面的戰局,通過今川義元盟友甲斐守護[[武田晴信]]的斡旋,以放棄駿河川東領地為條件,與今川義元達成停戰協議。西線駿河方面停戰後,氏康即親率援軍八千往援河越城,在附近的砂久保佈陣;此後,雙方即在被包圍的河越城周邊交戰,戰況膠著數月。 戰況膠著期間,北條軍定出了內外夾擊的奇襲之策。翌年(1545年)5月,綱成之弟綱房潛入被包圍的河越城,傳達了發動奇襲的戰略;同時,氏康分別遣使向上杉憲政、上杉朝定、足利晴氏這三名敵方大將傳達投降的條件,以使其低估北條方的戰意。聯軍方面雖拒絕接受北條方開出的投降條件,但已放鬆戒心;由於長期圍城不下、士氣低落,為提振士氣,便召[[妓女]]、[[商人]]等到陣中宴樂,導致軍心渙散,終給北條軍以可乘之機。 和曆4月20日晚子時(夜晚11時),北條氏康將所率援軍分為四股,其中一股由[[多目元忠]]統率做為預備隊,自率其餘三隊,向河越城外的上杉軍陣營發動突襲;為求奇襲奏效,氏康特命將士脫卸鎧甲,並禁止割敵首級請賞。上杉軍在北條軍安靜迅速的突襲下陷入混亂,全體潰散,上杉朝定在亂軍中戰死,上杉憲政也告失蹤;同時,城中守軍突圍,向足利軍陣營衝殺,也獲大勝。由於北條軍以寡擊眾、大獲全勝,此役後來便與1555年的[[嚴島之戰]]及1560年的[[桶狹間之戰]]被並稱為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 == 影響 == 上杉憲政在此役中一度失蹤,後來被迫放棄位於[[上野國]](今[[群馬縣]])南部的居城平井城,[[流亡]][[常陸國|常陸]](今[[茨城縣]]大部)、[[越後國|越後]](今[[新潟縣]])等國尋求奧援,其嫡男「龍若丸」遭部將綁送北条氏康,遭到殺害;而上杉朝定戰死時無後,扇谷上杉家從此絕嗣。後北條氏則聲勢大振,一度攻佔[[下總國]][[古河城]](位於今[[茨城縣]][[古河市]]),俘虜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迫其隱居,並赦免其嫡男藤氏,由與後北条氏有血緣關係的另一子義氏繼任古河公方,藉此取得統攝關東地方的名義。 山內、扇谷兩上杉家的敗亡,在上野、武藏、總州([[下總國]]和[[上總國]]的合稱)等地造成權力真空,在往後的二十年間逐漸形成後北條氏聯合甲斐[[武田氏]],對抗來自越後、繼承了關東管領名義的[[上杉謙信]]的局面;關東地方各大小勢力,有的逐漸為後北條氏吸收,如武藏的太田氏、上總的千葉氏等,有的則與上杉謙信遙相呼應,繼續對抗後北條氏,例如西上野的長野氏、[[房總半島]]的[[里見氏]]等。後北條氏雖於此役聲勢大振,並從此掌握河越城及周邊領地長達44年,但在前述反北條勢力的抗衡下,始終未能征服關東全域。 ==影片== <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t-rwjb1wCw |alignment=center |dimensions=480 |container=frame |description=影片說【合戦解説】河越夜戦 北条 vs 上杉・古河公方 〜 小田原北条家を継いだばかりの氏康の政治力不足を突き 北から両上杉に公方軍 西から明 }} </div> {{-}}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河越城之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