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4.2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杜娟花 的原始碼
←
杜娟花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杜娟花</big> ''' |- | [[File:381b02d05a024b8abe706a7788cde7b1 th.jpg|缩略图|居中|[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4/381b02d05a024b8abe706a7788cde7b1_th.jpeg 原圖鏈接] [https://www.sohu.com/a/125442351_419346 杜娟花]]]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中文学名 杜鹃 别 称杜鹃花、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照山红、唐杜鹃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合瓣花亚纲 目 杜鹃花 科 杜鹃花科 属 杜鹃属 亚 属 映山红亚属 种 杜鹃 |} '''杜鹃花'''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神农本草经]]》,书中将“[[羊踯躅]]”列为有毒植物。杜鹃花的栽培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到唐代,出现了观赏的杜鹃花,此时杜鹃花就已移栽入庭园栽培,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对杜鹃花情有独钟,不但写下了许多赞美杜鹃花的诗句,而且还亲自移植栽培,第一次移植未成活,写下了“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820年终于移植成活,诗曰:“忠州洲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已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据记载,唐贞观元年(785年)已有人收集杜鹃品种栽培,最有名的是镇江鹤林寺所栽培的杜鹃花。 <ref>[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99baa5639997483f7a8c58cc2a0bba22&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ie=utf-8&site=baike 杜鹃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知网,2017</ref> 宋代对杜鹃花的栽培又有新的发展,诗人王十朋曾移植杜鹃花于庭院:“造物私我小园林,此花大胜金腰带。”南宋《咸淳临安志》:“杜鹃,钱塘门处菩提寺有此花,甚盛,苏东坡有南漪堂杜鹃诗,今堂基存,此花所在山多有之。”说明杜鹃花在杭州庭院已多见。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18876/cd4dtdeeYgtplxiOZ9JqJbPcQPsRSDb-7wnCszE2w1jFVk7UIP-o3L_pegVyGWV18kZAjYTwzGqTcBNOdQYJ6Pyqbi702tK0IJUBofIEXi3dZ-w 杜娟花常见园艺品种分类],青青花木网,2009-06-19</ref> 明代,对杜鹃花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如志凉《[[水昌二芳记]]》,1563年《[[大理府志]]》、1587年李时珍《本草纲目》、《[[徐霞客游记]]》等刻本中都有不同程度关于杜鹃花的品种、习性、分布、应用、育种、盆栽等记载。如1563年《大理府记》中,记载杜鹃花谱有47个品种,大理的崇圣寺、感通寺等寺院已栽种杜鹃,并育成五色复瓣品种,《草花谱》记有“杜鹃花出蜀中者佳,谓之川鹃,花内十数层,色红甚;出四明(今浙江四明山)者,花可二、三层,色淡”。 清代,已经有了杜鹃花的盆景造型,朱国桢《[[涌幢小品]]》记有“杜鹃花以二、三月杜鹃鸟鸣时开,有两种,其一先敷叶后著花(先叶后花)色丹如血;其二先著花后敷叶(先花后叶)色淡,人多结缚力盘盂翔凤之状”之名。而且,对杜鹃花的栽培已有一整套的经验,记载也多,如《[[花镜]]》《[[广群芳谱]]》《[[滇南新语]]》《[[盆玩偶录]]》等。嘉庆年间(1796-1820)《苏灵录》将杜鹃花盆栽列为“十八学士”第六位。道光年间(1821-1850)《桐桥倚棹》中提到“洋茶、洋鹃、山茶、山鹃”的记载,说明此时中国内已引入国外杜鹃栽培了。 正因为杜鹃花在园林上的价值,早在19世纪末,西方多国就多次派人前往中国云南,采走了大量的杜鹃花标本和种苗。其中英国的傅利斯曾先后七八次,发现采走了309种杜鹃新种,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夸耀于世的几百种杜鹃多来自云南。而1919年[[傅利斯]]在云南发现了“杜鹃巨人”大树杜鹃。它一棵高25米,胸径87厘米,树龄高达280年的大树砍倒,锯了一个圆盘状的木材标本带回国,陈列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公开展出,一时轰动世界。大树杜鹃已经受到国家保护,它是云南的骄傲,中国国宝。 在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以外杜鹃园艺品种开始进入中国上海、无锡、广州、宁波、福州、厦门、青岛、丹东等沿海城市。无锡有园艺爱好者每年向日本的“蔷薇园”、“百花园”和“横滨植木式会社”邮购杜鹃花苗木。上海真如黄园,是辛亥革命后黄岳渊先生建立的花木场,面积7公顷,收集种植杜鹃花品种是国内最多的花圃,有毛鹃30余种,东鹃500余种,夏鹃700-800种,西鹃近100种。 近代植物学上的拉丁属名系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53年建立的,由希腊文“Rhodon”(意为蔷薇色)和“Dendron”(意为树木)两字合成,中文译意为红色树木,即中国所通称的杜鹃花。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生长环境'''== 杜鹃生于海拔500-1200(-2500)米的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喜欢酸性土壤,在钙质土中生长得不好,甚至不生长。因此土壤学家常常把杜鹃作为酸性土壤的指示作物。杜鹃性喜凉爽、湿润、通风的半阴环境,既怕酷热又怕严寒,生长适温为12℃至25℃,夏季气温超过35℃,则新梢、新叶生长缓慢,处于半休眠状态。夏季要防晒遮阴,冬季应注意保暖防寒。忌烈日暴晒,适宜在光照强度不大的散射光下生长,光照过强,嫩叶易被灼伤,新叶老叶焦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冬季,露地栽培杜鹃要采取措施进行防寒,以保其安全越冬。观赏类的杜鹃中,西鹃抗寒力最弱,气温降至0℃以下容易发生冻害。 =='''园艺品种'''== 全世界的杜鹃属物种有900多种,而杜鹃的园艺品种都是由杜鹃原种(Rhododendron simsiiPlanch.)(野生资源)通过杂交或芽变不断选育出来的后代。近一个多世纪来,世界上已有园艺品种近万个。中国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从日本欧美等国引进杜鹃进行栽培,也有少量通过杂交培育出一些新品种,如近几年来培育出的“[[复色仿西鹃]]”、“笑二乔”、“[[重瓣紫萼杜鹃]]”、“紫楼春”、“[[矮化云锦杜鹃]]”、“恨天高”以及高山落叶杜鹃杂交种“红蝴蝶”、“紫蝴蝶”、“白蝴蝶”等新品种。 杜鹃花分为“五大”品系:即春鹃品系、夏鹃品系、西鹃品系、东鹃品系、高山杜鹃品系。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00"> File:Dbbd-hacuuvu0183866.jpg|杜娟花 [http://n.sinaimg.cn/sinacn16/766/w960h606/20180506/dbbd-hacuuvu0183866.jpg 原圖鏈接][https://k.sina.cn/article_6433476134_17f770e260010089e5.html 来自新浪网] File:Timgrrr.jpg|杜娟花[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2986588275&di=68949ab2e4bf01a92487a11b9861e5bc&imgtype=0&src=http%3A%2F%2Fimg.pconline.com.cn%2Fimages%2Fupload%2Fupc%2Ftx%2Fphotoblog%2F1304%2F04%2Fc3%2F19522266_19522266_1365052269609.jpg 原圖鏈接][https://dp.pconline.com.cn/dphoto/list_2454222.html 来自新浪网] File:Timgppp.jpg|杜娟花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2988604102&di=2777dec2bd1fdfd95d85ddef74d55d7c&imgtype=0&src=http%3A%2F%2Fimgk.zol.com.cn%2Fdcbbs%2F9956%2Fa9955856_s.jpg 原圖鏈接][http://bbs.zol.com.cn/dcbbs/d752_80730.html 来自新浪网] File:Timgooo.jpg|杜娟花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2996074651&di=13ddeb2a3615870ef7f95ab7f575a1fe&imgtype=0&src=http%3A%2F%2Fuploads.oh100.com%2Fallimg%2F1707%2F117-1FG50S326.jpg 原圖鏈接][http://www.oh100.com/a/201707/631950.html 来自新浪网] </gallery>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杜娟花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