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9.20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杜勒斯 的原始碼
←
杜勒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游戏</big>''' |- |<center><img src=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829/3b4ab3672a944718bcc40492186b2595_th.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112642723_209689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约翰·福斯特·杜勒斯 出生日期: 1888年2月22日 逝世日期: 1959年5月24日 职业: 美国国务卿 |} 约翰·福斯特·'''杜勒斯'''John Foster Dulles(1888.2.22-1959.5.24)1953-1959年间的美国[[国务卿]]。[[冷战]]初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ref>[https://www.sohu.com/a/112642723_209689 世界军事战争史上最长的停战谈判,竟达两年之久 ]搜狐网</ref> == 人生经历 == 约翰·福斯特·杜勒斯生于[[华盛顿]]政治世家。外祖父约翰·沃森·福斯特是[[本杰明·哈里森]][[总统]]的国务卿,姑父罗伯特·兰辛是伍德罗·威尔逊总统的国务卿。 毕业于普林斯顿和华盛顿大学。1911年参加纽约一家法律事务所,专门从事国际法工作。1917年成为该所主任。他是许多大公司和银行的董事,与洛克菲勒财团有密切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30岁的他担任出席[[凡尔赛]]和会美国代表团的[[法律顾问]],接着在战后赔款委员会工作。对于恢复德国军事潜力和重新武装德国起了很大的作用。1944年起为共和党外交政策主要发言人,多次代表美国政府出席国际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他协助起草联合国宪章,后任联合国大会代表(1946~1949)。在签订对日和约问题上美国与[[苏联]]意见相左,他奔走西方各国分别磋商,终于在1951年使日本和48个国家签字于事先同意的[[旧金山]]和约。1950~1952年任美国国务卿的顾问。他在韩半岛上视察三八线时留下的眺望照片相当有名,就此有说法称他是"不祥之鸟""走到哪里就会发生战争和动乱"。 1953年1月[[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命他为国务卿,对他完全信任。任内他和其弟弟中央情报局局长艾伦·杜勒斯一起策动阿马斯从[[洪都拉斯]]入侵,以对抗阿本斯·古斯曼宣布将美国联合果品公司在[[危地马拉]]的大片土地收归国有的政策,这件事使他成了控制各个[[香蕉]]共和国的名人之一。他一贯敌视[[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解放运动]],坚持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排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地位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封锁禁运。他不满足于北大西洋公约,1954年他发起成立东南亚条约组织,1955年他又在巴格达成立中央条约组织,由[[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巴基斯坦]]成立一个防御体系。杜勒斯的[[外交政策]]以极端反对共产主义为特点。他不论走到哪里,随身都带着[[斯大林]]的《列宁主义问题》一书,他告诉别人,这本书和希特勒的《我的奋斗》一样,是企图征服世界的蓝图。他在国际活动中,鼓吹冷战,推行"战争边缘""大规模核报复"以及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等战略。由于他反对苏联的行动,因而发展出艾森豪威尔主义。1958年7月策动武装干涉[[黎巴嫩]]。杜勒斯不仅对共产党国家态度强硬,对待盟国也不迁就,在建立欧共体的问题上,他就与法国闹的很僵。批评者认为杜勒斯粗暴、僵硬,不是英明的外交政策制订者。可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却说:"他是我们时代真正伟大的人。"1959年4月因癌症辞职,5月美国政府颁给他[[自由勋章]]同月他去世。他著有《战争或和平》一书,可视为他的帝国主义侵略思想的自供 。 == 和平演变 == 1953年1月15日,杜勒斯在国会考虑任命他为国务卿时的证词中明确提出了所谓的"解放政策",声称要把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从"被奴役"状态"解放"出来,并说:"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要摧垮社会主义对自由世界的威胁必须是而且可能是和平的方法。那些不相信精神的压力、宣传的压力能产生效果的人,就是太无知了。" 1956年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发生后,杜勒斯受到极大鼓舞,他公开宣称美国的政策是促进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自由化(即复辟资本主义制度),断言"共产主义将从内部瓦解"。 1957年4月23日,杜勒斯在纽约发表演说,明确提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的六项政策。1957年6月,杜勒斯在旧金山记者招待会上发表演说宣称资本主义世界要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信念":"如果它(苏联、东欧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继续要有孩子的话,而他们又有孩子的话,他们的后代将获得自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西方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第三、第四代人身上。 同在杜勒斯的鼓吹下,美国的艾森豪威尔政府正式提出了"和平取胜"战略,以促进苏联和共产党"内部的变化"。 杜勒斯就公开对[[英国]][[电视]]公司[[记者]]说:"我的确相信,这种共产主义会发生演变,这样它逐渐集中力量为自己的人民谋社会福利,会放弃这种征服世界的荒谬梦想。" 1959年1月31日,杜勒斯在[[纽约]][[律师]]协会授奖宴会上发表了题为《法律在和平事业中的作用》的演讲,公开地说:"要以法律和正义代表武力。在这方面极为重要的是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放弃使用武力并不意味着维持现状,而是意味着和平的演变。" == 握手事件 == 1954年4月,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会议在[[日内瓦]]举行。处于敌对状态的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的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周恩来]]和杜勒斯,作为各自的首席代表在此相聚。杜勒斯敌视新中国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在日内瓦会议召开前,他亲自向美国代表团下令:禁止任何美国代表团的人员同任何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握手。26日会议开幕式后,英国代表团成员杜威廉(英国驻[[北京]]的谈判代表)找到中国代表团成员宦乡说:艾登外相有一个设想,在第二次会议的会前或会后,由艾登外相介绍杜勒斯国务卿同周恩来相识,彼此握手致意。如果周总理同意,艾登外相再派人询问杜勒斯先生的意见。宦乡请示总理后答复杜威廉说:周总理赞赏艾登外相的设想,既然在一起开会,理应互相接触。周恩来愿意经过艾登外相的介绍,同杜勒斯先生握手致意。但在第二天一早,杜威廉对宦乡说:杜勒斯先生表示,不能接受艾登先生的建议,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履行他的秘密中国之行,特别注意握手言和之礼仪。他在《白宫岁月》一书中写道:"9日下午4时,周恩来来到,我在宾馆门口迎接他,特意把手伸出去。周恩来即微笑和我握手。这是将旧情嫌隙抛到脑后的第一步。"当[[尼克松]]首次访华走下飞机时也是首先把手伸向了周恩来。 == 参考来源 == [[Category:美國軍政人物]]
返回「
杜勒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