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38.6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朱利安·罗特 的原始碼
←
朱利安·罗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2497/91255433.jpg "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67/c02k88oi1l.html 朱利安·罗特]</small> |} '''朱利安·罗特'''(JulianBernardRotter,1916年10月22日-2014年1月6日),[[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中的两大传统――强化理论和场理论作了整合,发展了社会学习理论。1950年他完成了语句填补测验,把投射技术予以数量化,用于诊断个体适应不良的程度。198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 罗特的行为预测论与控制点理论 == 朱利安﹒罗特在临床心理、学习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均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造诣,他提出[[行为预测理论和控制点理论]]。 === 行为预测理论 === 罗特关注一个有着自己的行为经验的人在面临一种特殊的社会情境时,将会如何进行行为选择,即如何决定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 罗特认为,一种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够带来的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他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可能性(即有多大的成功率)。他用下面的行为预测公式来表达这个观点: BPx,s1,Ra = f(Ex,Ra.s1 & Rva,s1) 其中BPx,s1,Ra、Ex,Ra.s1、Rva,s1分别表示行为x在情境s1、可能带来强化a的条件下出现的潜势(即可能性、概率)、行为x在情境s1能带来该强化a的可能性、以及在情境s1的条件下能带来的强化a的大小。f表示函数关系。 上面的公式处理的是与单一强化相联系的特殊行为的预测。在一些复杂的情境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与某种需要相联系的多种相关行为的预测。罗特认为:可以相应地由这些行为所导致的若干强化的共同效价和对这些行为的总预期来决定。 ==== (一)行为潜势(BP,behavior potential) ==== 罗特用行为潜势一词来表示对于某一个体而言,某种行为在一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下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对于一个特定情境下的特定目标而言,多种可行的行为中的每一个都有发生的可能性,都具有行为潜势,只不过有些行为的潜势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则相对较低。很明显,在某一特定的情形下潜势高的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则更小。同一种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目标而言,其潜势是不一样的。 ==== (二)预期(E,expectancy) ==== 罗特用预期这个概念表示一个人认为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如果选择了某种行为,它就能够带来某种相应的强化的可能性,也即是他对自己在该情境下做出该行为会得到该结果有多大信心,多少把握。可见预期指是一个人在主观上认为自己会成功的可能性,而不是他的真实的成功可能性。 特殊的预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某一特殊的情境中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它是基于个体以往在这种特殊情境中的诸多经验而形成的。类化的预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在一般性的、相关或相似的多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成功率的预期,它是个体在若干相关情境中的经验累积而成。个体对自己在某种情境下做出某种行为的预期是由特殊的预期和类化的预期共同决定的。当然,特殊的预期和类化的预期在一次特定的行为预期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总是相同的。 ==== (三)强化的效价 (RV, reinforcement value) ==== 强化的效价指行为者认为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强化结果或强化物的相对价值的大小。强化的效价表示的是某一物品或结果对于某个特定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价值,而不是它的实际的价值。相应的,同一样物品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其强化的效价可能很不一样。另外,一种物品的强化效价总是在同等情境条件下相对于其它物品而言的,没有什么东西具有绝对的效价。物品或活动的强化的效价可能由对它所能够带来的其它强化效价的预期来决定。 ==== (四)心理情境 ==== 罗特特别强调对某一行为的发生率的预测一定是要与特定的心理情境密切相联系的。事实上,没有哪一种行为在任何情境下都可能带来同等的强化效价;也没有哪一种行为的成功预期会不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要比较准确地预测一个人的行为的话,仅仅知道行为在一般情况下相对稳定的表现方式是不够的,还必须详细在考察当事人所处的具体的心理情境中的各个因素。 === 控制点理论 === 罗特认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基于人们各自面临许多问题情境时的独特的经验,个体会发展出如何对情境作出最佳的建构的类化的预期或态度,叫做问题解决的类化的预期。罗特把内——外控制的类化预期叫做控制点,内外控是一种对强化的本质进行解释时形成的一种类化的预期。内控的人对将强化的本质解释为内在的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而外控的人则解释为外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 === 适应不良与行为改变 === 罗特与许多临床心理学家一样,相信一些基本的心理需要的满足与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和适应性行为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他认为儿童很小就形成了对爱、关注、保护和认可的心理需求。还认为人类有六种广泛的心理需求:认可——地位、支配、独立、保护、爱与情感、身体舒适。 罗特认为行为适应不良可能有一些典型的原因或类型。它们是: 1、低预期——高效价。2、冲突。3、缺乏能力。4、不适当的最低目标水平。5、无法区辨等。 == 主要著作 == 《社会学习和临床心理学》1954 《人格的社会学习理论的应用》1972 《人格》1975 《社会学习理论的发展和应用》1982
返回「
朱利安·罗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