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7.2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探访“友于堂”(徐军) 的原始碼
←
探访“友于堂”(徐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探访“友于堂”'''<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29085679/pexels-photo-2908567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探访“友于堂”》'''是[[中国]]当代作家徐军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探访“友于堂”=== 富阳的最南端,有一个地域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的[[美丽]]乡村,名曰湖源乡。元末诗人张宪有诗叹曰:“湖源源上路,东与浦阳连。地胜藏春坞,居民小有天。秋山红入画,晴野白浮烟。一道桃花水,如今泊战船。”一条湖源溪缓缓流淌,滋养着湖两岸的湖源百姓,也诉说着湖源古往今来的悠悠往事。 一 明嘉靖初年,湖源厅基村村口的酒肆里来了一位中年客商。这位中年客商不是别人,正是湖源窈口村的潘姓始迁祖永照公。永照公祖籍安徽徽州祁门,早年外出求学经商。永照公游历富春,见湖源地区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物丰人和,遂生在湖源安顿之心。不久,永照公便在湖源商友的帮助下,携家眷在厅基村定居,繁衍生息。 清乾隆十五年,潘家第七世高祖潘元公见湖源窈口交通更为便利,更有利于家族的[[发展]],于是,和家人商量后,从潘坞村移居到了窈口村。从此,潘家迎来了事业发展的一个又一个高峰。 潘元公利用湖源山区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经营土纸。湖源多山,山上茂竹修林,正是造纸的好原料;湖源溪溪深水清,“湖源十八渡,渡渡要脱裤;一渡不脱裤,裤裆滤豆腐”,湖源水运发达,潘家所造土纸所需的原料及成品纸经由湖源溪络绎而来,船船而出,为潘家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到潘家第八世潘起仕公手里,已有土纸厂十八所,所产标号“浙江省富阳潘同文”元书白纸行销全国,富甲一方。窈口村逐渐成为湖源地区的商贸中心,各地客商闻讯而来,窈口村名声在外。潘家亦成为湖源望族,村民同宗同祖,规模日趋庞大。 潘家七世高祖潘元公在村内辟建供祭祖宗的“树滋堂”,继而建造了潘氏宗祠。潘起仕公后又择地建造起一幢当时的雄伟建筑“潘氏友于堂”,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友于堂”面朝湖源溪,依山而建,前厅后堂,两边厢房,左右对称,堂后还有一个蓄水防火的“平安塘”。全屋为三进八厢、三十二间两层式楼房,共置有木圆柱224个,雕梁画栋,技艺精湛,堪称湖源地区的地标建筑。 友于堂堂名出自《论语》,《论语·为政》中言“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潘起仕公取堂名为友于堂,是想以此告诫族人,同宗同族,一定要相互友爱,相互扶持,才能永续发展。 二 湖源友于堂的[[故事]],还与清代官员、书画家、富阳人董邦达董诰父子有关。 清康熙五十二年,董邦达18岁,补邑廪生。董邦达经人引荐,到湖源游历授课。因为董邦达的祖籍也是徽州,潘家与董家可谓同源。董邦达在湖源教书期间,不仅寄居在潘家,还与潘家六世惟翰太公成为了忘年交。 惟翰太公自己也略通诗书,耕读传家,对教书先生更是礼敬有加。惟翰太公虽比董邦达年长得多,却把董邦达当作了朋友。除了在生活上多有照顾外,有空还常邀董邦达来家中作客。 董邦达才华横溢,加之教授用心,深得学生喜爱,家长肯定,一时名声鹊起。潘太公又推荐董邦达到窈口附近的桐庐旧庄、松山等地私塾任教。这一方面拓宽了董邦达的眼界,另一方面,也使董邦达结识了更多的[[朋友]]。 雍正十一年,董邦达赴京赶考,高中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其子董诰长江后浪推前浪,乾隆二十九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友于堂完工后,潘家想到当年与自己家族颇有交情的董邦达之子董诰题词。当董诰接到潘家的请求后,想到潘家祖上对家君的友待,欣然命笔,写下“古今来几许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件事还是读书”的对联,对潘家“积德行善”的美德予以高度评价,也对潘家子嗣“读书经世”给予鼓励。董诰的墨宝悬挂于友于堂内,不仅激励着潘氏族人代代相传“积德读书”的家风,而且护佑着潘氏族人在一次又一次的[[风]]浪中安然无恙。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潘家六世惟翰太公当年的善心之举泽披后人,且影响深远。我想,潘家第八世潘起仕公当年命名“友于堂”,不仅仅是希望族人互相团结,也是希望潘家族人能够与周围人为友,与天下人为友。 三 [[时光]]流逝,转眼到了清朝末年。清咸丰1861年的一天,太平天国李世贤部下的一个军官带着一队人马途径窈口村。村民闻讯纷纷躲避,太平军击退了驻守在窈口的小股清军,略有伤亡,盛怒之下,竟下令火烧友于堂及村内其它建筑。眼见友于堂即将遭到战火涂炭,紧急时刻,忽有十余太平军士兵站出求情,不许其他士兵火烧友于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多年前说起。原来,这十余太平军士兵皆为天台人,于老家逃荒至湖源窈口山里落脚,以烧白炭为生。烧白炭环境艰苦,这些人双脚长期与白炭接触,生了烂脚,很是痛苦。一日,他们将白炭挑到窈口村来出售,烂脚恰好被经过的潘老太公看见。潘家在窈口产业颇多,其中也经营药店。潘老太公就叫来伙计,给这些天台卖炭者配了药膏,分文未取。 天台卖炭者千恩万谢地走后,潘老太公还是不放心,特意去他们烧炭的地方看望他们,还给他们带去了腊肉、白腌菜等忌口食物。潘老太公同情他们,不仅购买他们所产白炭,对他们还常有接济。 太平军起事后,窈口村的宁静被打破。湖源一带也来了太平军。天台人感于烧炭艰辛,几经商量后加入了太平军的队伍,不再烧炭卖炭。不过,他们对潘老太公的那份恩情却是铭记于心的。当其他太平军欲火烧友于堂时,这些天台人自然站了出来加以阻止。“友于堂”得以幸存。 潘老太公也绝不会想到,自己当年对卖炭者的真心善举,竟保全了族人的三堂——友于堂、树滋堂和聿追堂。太平军退去后,潘老太公召集族人,感念善报之功,深追先人“友于”之意,告诫族人,扶弱济困,积德行善。 湖源潘氏友于堂到如今依然保存完好,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窈口村村民在“友于”[[精神]]的感召下,于内和谐共处,对外热情好客。因此,“友于堂”不仅是一座徽派古建筑地标,更是一处富有[[精神]]内涵的古迹。<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aspx?userid=70840274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徐军,男,70后,[[浙江]]富阳人,杭州市富阳区银湖中学语文教师,业余以阅读、写作为乐,富阳区作协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探访“友于堂”(徐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