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91.17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挥尘录 的原始碼
←
挥尘录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100" align= center| '''<big>挥尘录</big>''' |- |<center><img src=https://p0.ssl.qhimgs1.com/t01f30dec3f79b3c9de.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kongfz.cn/14191825/pic/ 来自 网络网的图片]</small> |} '''<big>挥尘录</big>''',麈(zhu)的中文解释: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尾(即"拂尘")。挥麈(挥动麈尾,以掸灰尘);晋人清谈时,常挥动麈尾以为谈助。后因称谈论为[[挥麈]]。挥尘录实际上是错字,众口铄金以讹传讹,繁体的尘字和麈字相似度很高,但并不是同一个字。尘字鹿头下为土,麈字鹿头下为主。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挥麈录 <ref>[https://baike.so.com/doc/7911540-8185635.html 挥尘录]</ref> 创作年代 南宋 文学体裁 史料性质笔记著作 作者 王明清 ==古书简介== 此书为明汲古阁精刻本,版刻精良,品相极佳,字口清晰自然,印工上乘。"汲古阁"前录四卷,后录十一卷,三录三卷,余话二卷。此书为南宋著名史学家王明清的一部史料性质笔记著作。其父善治史,明清承修父业,亦以史才冠有宋,史笔精湛,态度严谨,所撰《挥麈录》为其三十余年心力所灌就,凡分四帙,为前录、后录及余话,共二十卷。多记两宋之际的史实掌故,兼及诗文碑铭,涉及到当时政治、军事、经济等诸多领域。 另有《说郛》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本(影印汲古阁宋钞本,收入《四部丛刊续篇》子部),《知不足斋丛书》、《学海类编》本等。 今有:《挥麈录》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版;《挥麈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挥麈录》上海书店2001年版。 ==关于作者== (详见王明清) 王明清,字仲言,南宋学者。王铚次子,(1127-1202),主要活动於南宋孝宗至宁宗(1163年-1224年)年间,约与陆游同一时代。著有《玉照新志》、《挥麈录》等。本书存当代史事旧闻,主要记载了宋代朝野各方面的情况,内容涉及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展卷之下,古意盎然,令人不忍释卷,无论在文献学史上,还是印刷史上都是极富盛名的佳作。如谈及徽宗朝对布衣荐举的不重视和民间对荐举的轻蔑,包括由荐举获得高位人品的卑劣:"本朝以来,以遣逸起达者,惟种明逸、常夷甫二人而已。徽宗朝,王易简、蔡崈、吕注自布衣拜崇政殿说书,然荐绅问多不与之也。王君仪、尹彦明后亦登禁从,距今亦三十年矣。虽屡下求贤之诏,州郡间有不应聘者,而羔雁不至于岩穴也。易简即寓之父,九江人,大观中家祖守郡,首荐之。其后改节,以媚权臣,官至资政殿大学士。寓仕靖康,骤拜二府,被命使虏,托梦寐以辞行,钦宗震怒,窜岭外。"这也可能就是北宋灭亡主要原因之一。另外谈及当时避讳和世人对此的态度:"本朝刘温叟以父名岳,终身不听乐。至其孙几,乃自度曲,预修《乐书》,可笑。" 作者不仅能够继承北宋传统笔记的编修体例及其记事特色,而且还能凭借博闻强识的自身优势,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采取存录基本文献史料、注重汇聚当时诸多人物及事件的记事方法,主要用来补足处在南北宋之交时的史料史实不足。因内含丰富的当代文献史料,多是作者亲历的当代史事,其资料来源大多得自当时的文献以及亲友的口述,加之作者选择和笔录的态度比较严谨,因此它在问世后就得到了一些著名学者的称道,被官私历史著作屡加征引,是宋代史料笔记的上乘之作。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挥尘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