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9.25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托•斯•艾略特 的原始碼
←
托•斯•艾略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托•斯•艾略特 | 外文名 = Thomas Stearns Eliot | 图像 = [[File:艾略特.jpg|缩略图 |center|[http://images1.wenming.cn/web_wenming/wxys/qmyd/yaowen/201209/W020120908312765833060.jpg 原图链接] [http://www.wenming.cn/wxys/qmyd/yaowen/201209/t20120908_845194.shtml 来自中国文明网]]] | 图像说明 = 托•斯•艾略特 |center | 出生日期 = 1888年9月26日 | 出生地点 = 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 | 逝世日期 = 1965年1月4日 | 国籍 = 美国 | 职业 = 诗人 文艺评论家 | 知名作品 =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br> 《荒原》 }} '''<big>托马斯·斯托姆·艾略特</big>''',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父是牧师,曾任大学校长。父亲经商,母亲是诗人,写过宗教诗歌。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 政治上是保皇派, 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被称为“但丁最年轻的继承者之一”。1948年因革新现代诗,功绩卓著的先驱”,获诺贝尔奖文学奖。 == 人物简介 == '''托马斯·斯特尔那斯·艾略特'''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接触过[[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也曾受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美国诗人[[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来到英国,并定居[[伦敦]],先后做过教师和银行职员等。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至1939年。1927年加入英国籍。艾略特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是保皇党,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 == 创作履历 == 1922-1929年是艾略特创作的重要时期,他的诗歌的技巧和内容趋向复杂化。代表作《荒原》<ref>[https://www.jianshu.com/p/f30e2d14211a 《荒原》 ]简书网</ref>(1922)和《空心人》(1925)集中表现了西方人面对现代文明濒临崩溃、希望颇为渺茫的困境,以及精神极为空虚的生存状态。《空心人》中绝望的情绪十分明显:人是空心人,头脑里塞满了稻草,人的声音“完全没有意义,像风吹在干草上”,而整个世界将在“嘘”的一声中结束。空心人是失去灵魂的现代人的象征。 1929年以后,艾略特继续进行诗歌艺术的探索,同时思想开始出现变化。他的长诗《灰星期三》(1930)宗教色彩浓厚,作者试图在宗教中寻求解脱。《四个四重奏》(1943)是他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这是一组用四个地点为标题的哲学宗教冥想诗歌。《烧毁了的诺顿》指一座英国乡间住宅遗址,《东柯克》是艾略特的祖先在英国居住的村庄,《干萨尔维奇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边的一处礁石,《小吉丁》是17世纪英国内战时国教徒的小教堂。这些地方都是诗人认为值得纪念的地方。每一首诗都模仿贝多芬的四重奏,有5个乐章。诗歌抒发人生的幻灭感,宣扬基督教的谦卑和灵魂自救。有的批评家认为,这是艾略特的登峰造极之作。 艾略特(Thomas Stearns "T.S." Eliot)的诗歌生涯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作品情调低沉,常用联想、隐喻和暗示,表现现代人的苦闷。成名作《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用内心独白表现主人公渴望爱情又害怕爱情的矛盾心态,表现的是现代人的空虚和怯懦。此诗后来收入他的第一部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他所见》(1917)。他这时期出版的另一部作品《诗集》(1920)也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知识分子的悲观和失望,颇受英美文坛的好评,[[《小老头》]]被认为是《荒原》的前奏曲。 == 主要作品 == [[File:Ailueteerhjk.jpg|缩略图|right|[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50938864198&di=92bad73992a3d25c1be1cba666d00db0&imgtype=0&src=http%3A%2F%2Fimg3.doubanio.com%2Flpic%2Fs10192453.jpg 原图链接][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6%89%98%E2%80%A2%E6%96%AF%E2%80%A2%E8%89%BE%E7%95%A5%E7%89%B9&step_word=&hs=0&pn=131&spn=0&di=924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1140998178%2C3133850490&os=4119950728%2C2916248350&simid=4145954850%2C725144499&adpicid=0&lpn=0&ln=230&fr=&fmq=1550928687949_R&fm=result&ic=0&s=undefined&hd=&latest=©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3A%2F%2Fimg3.doubanio.com%2Flpic%2Fs10192453.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157kwg_z%26e3Bv54AzdH3Ff7k3jvpAzdH3F88adcdbAzdH3F&gsm=5a&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force=undefined 来自百度图片]]] '''艾略特'''从1909开始诗歌创作,先后出版[[《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7)、《诗集》(1919)、《荒原》(1922)、[[《艾略特诗集》]](1909-2925)、《东方贤人之旅》(1927)、《灰色的星期三》(1930)、《诗选》(1909-1935)、《四个四重奏》(1943)等。其中,《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荒原》产生于创作中期,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划时代作品,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四个四重奏》是晚期诗歌的代表作。 艾略特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歌、 文艺复兴后期英国剧作家和玄学派诗歌的影响, 形象具体准确, 思想和感情融合用联想和暗示为联系, 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怀疑和幻灭的情绪, 到了30、 40年代又有向宗教中求解脱的情绪。 艾略特早期诗歌中最重要的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写上流社会一个庸碌的青年在求爱诗中的矛盾心理;《一位夫人的写照》(1915),写上流社会妇女生活的空虚;《小老头》(1919),通过一个老头子的独白描绘一种空幻的感受。这些诗歌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英美上层社会人物精神上的空虚、贫乏和绝望。 《荒原》(The Waste Land)(1922)是20世纪西方文学里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也是艾略特的成名作。 全诗分5章。全诗极少用韵, 大多是有节奏的自由体,语言变化多端。这首诗在技巧上是一个大突破,在《标准》季刊最初两期刊出之后,颇受訾议,其后作者增加了注解,研究者又作诠释和评论,基本可以读懂。 《四个四重奏》写成于1935至1941年间,借用4个地点为题:《烧毁了的诺顿》指一座英国乡间住宅的玫瑰园遗址;《乐科克》是艾氏祖先在英国居住的村庄和村达小路;《干燥的萨尔维奇斯》指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达一组礁石;《小吉丁》则指17世纪英国内战时期国教徒聚居点的一座小教堂。 这是一组哲学宗教冥想诗, 中心主题同《荒原》一致,通过个人经历、历史事迹等,抒发对时间(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空幻感、生命的幻灭感, 齐始终,等生死,"紫杉与枚瑰同寿",宣扬基督教的谦卑精神。 他的最主要的文学批评文章有:《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批评的功能》1923、《诗歌的用诗和批评的用诗》(1930),此外还有关于诗剧、个别剧作家和诗人的文章和演讲。艾略特对莎士比亚并不推崇;认为弥尔顿给诗歌技巧带来了坏影响;他认为雪莱概念化,拜伦只供上层社会娱乐。他十分推崇但丁、英国文艺复兴(尤其后期)剧作家、玄学派诗人。他称颂德莱顿的诗歌技巧能给人以惊讶的快感。 艾略特还提出两个重要的诗歌批评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观对应物"。他认为英国诗歌在I8世纪以后趋向于理念化、 概念化, 思想与感情、 思想与形象脱节,而19世纪诗歌的思想感情又趋于朦胧模糊,因此诗人应回头向17世纪前期即文艺复兴后期和玄学派的诗学习。他认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不能像哲学家或技巧不高明的诗人那样直接表达或抒发,而要找到"客观对应物"。作家必须像古典主义作家那样用冷静的头脑, 把"客观对应物"如各种意象、 情景、 事件、 掌故、 引语, 搭配成一幅图案来表达某种情结, 并能立刻在读者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 做到文情一致,以纠正19世纪诗歌的朦胧模糊的效果。 除文学批评外,艾略特还发表过不少有关宗教和文化的名作和文章,其中主要的有《什么是基督教社会》(1940)、《关于文化的定义的札记》(1949)等。 艾略特的创作和评论对英美20世纪现代派文学和新批评派评论起了开拓作用,对整个西方文坛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和他相比。 == 成就荣誉 == '''艾略特'''在诗剧领域也颇有成就,他试图创立一种现代的诗剧模式。剧作《大教堂谋杀案》(1935)的主人公是12世纪的大主教贝克特,剧本肯定了宗教献身精神。他的其他剧本还有《全家重聚》、《鸡尾酒会》等。艾略特还是一个重要的文论家,他写有著名的文学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和《诗的三种声音》等大量评论。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见解,如作家要有历史感,作家不能脱离文学传统但可以以自己的创作去丰富和改变传统,诗人应该去寻找“客观对应物”等。他在《圣林》和《论诗与诗人》等文章中还提出了诗歌创作与评价的原则。这些见解对新批评派有很大的影响。1948年因诗歌《四个四重奏》<ref>[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1684786/?author=1 《四个四重奏》 ]豆瓣网</ref>获诺贝尔文学奖金。[1]被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用英语写作的最有影响力的诗人。 == 参考文献 == [[Category:诗人]] [[Category:文学家]][[Category:中国人]] [[Category:英國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托•斯•艾略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