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46.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影答形 的原始碼
←
影答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吕亮耕《影答形》原文及赏析.png|thumb|350px|right|[http://n.sinaimg.cn/cq/transform/116/w550h366/20190914/848f-iepyyhi3855368.png 原图链接][http://cq.sina.com.cn/travel/bendi/2019-09-14/detail-iicezueu5681581.shtml 图片来自新浪网]]] '''影答形'''是吕亮耕写的一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 原文 == 时间有尽,我们的[[情谊]]无尽。 我[[追逐]]你,更逾于爱者的[[痴心]]。 任何心爱物都不似你我的逼近—— 如鱼即水如水即乳的交融, 华灯作证,日月星辰作证: 我紧随你,时刻也不曾分离—— 你的情怀冷暖,我知道最亲切, 我分担过你的悲哀同欢悦: 曾伴你独自走向无人的旷野, 且颤心地窃听过你的啜泣, 我零乱的影子像打散的珠串; 今夜,青春稚子,当你的诗笔在—— 羊脂烛上生花, 我又偷窥了你新的秘密。 七月,满月夜,耒阳。 == 赏析 == 我国有“顾影自怜”、“形影不离”、“形影相吊”等成语,可见人们到了寂寞难耐的时候,常常钟情于影子,企盼从影子中找到哪怕是一丝半点的安慰。此诗构思的源头也同样离不开人们这种普遍的心态,不过它又有自己不同一般的创造,显得隽永蕴藉,耐人寻味。 首先,在常人心目中,“形”即“我”是主,“影”是“宾”。此诗却巧妙地易宾为主,而把“形”放在“听者”的位置上,从而极大地吸引人们注意。其次,题作《影答形》,自然是“形”问话在前,“影”答话在后,可是此诗却把“形”的问话全部推到了幕后,让读者自己去想象。诗人是在抗战中期的一个月夜写作这首诗的,当时国难当头,强敌入侵,诗人远离家乡,流浪到湖南耒阳这个偏僻的小城里编辑报纸副刊,其生活之清苦、心情之孤寂可想而知,而这一切也正是国统区不少流浪民众所能体会的。大概有鉴于此,诗人把“形”即“我”的倾诉、独白一概略去不写,而着意从对方写来,即化作“影”的一番富有诗意的娓娓诉说,从而删节了冗繁的交代,扩充了想象的空间。 “影”对“形”的关心体贴,可以说已经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诗作用了各种手法表现这一点,有时是生动的比喻:如鱼得水、水乳交融;有时是巧妙的“旁证”:华灯和日月星辰(“影”因光芒而存在、而凸现);有时是细节的捕捉:“影”是“形”的唯一知情者,曾窃听过后者在旷野的啜泣,“影”又是“形”最初的读者,窥见过后者在烛光下写下的诗篇(诗行中的“生花”,既指“烛花”,又暗示“妙笔生花”,作者作了重叠的艺术处理)。经过如此淋漓尽致的表现,“影”就具有了独立的品格和活泼的个性,不得再以“形”的派生物和附属物视之了。 李白曾作《月下独酌》,开头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论胸怀的旷达和诗情的豪放,《影答形》远不能望其项背,但李白接下来写道:“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可见古代诗人心目中“影”与“形”之关系,又未必及得上现代诗人心目中那样活泼多姿,这是我们阅读时不能轻易放过的。<ref>[https://www.vrrw.net/wx/10752.html 吕亮耕《影答形》原文及赏析]</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学总论]] [[Category:800 语言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影答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