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03.2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常山郡 的原始碼
←
常山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常山郡.jpeg|有框|右|<big>常山郡</big>[http://p7.itc.cn/images01/20200621/b17300f3bdd247d4bdbbf5e741a4015b.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403238711_117402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常山郡''',也曾在某些时期称恒山郡、常山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历代有变化,但一般以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为中心。具体大致在石家庄市北郊东古城西古城地界,因战乱后为真定,即今石家庄[[元氏县]]境<ref>[http://roll.sohu.com/20130916/n386623352.shtml 石门访古——— 常山郡故城(图)],搜狐滚动,2013-09-16 </ref>。 常山之名最早在《[[战国策]]》中有提及,属赵国。 “常山”一名的由来:[[汉武帝]]时正式创立五岳制度。《汉书·郊祀志》载,[[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颁诏,确定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此恒山为古恒山,即大茂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把(古)恒山改名常山,曲阳、唐县南部区域即为汉代的常山郡(其实,包括现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及周边正定、元氏等地都是常山郡故地,元氏即是常山郡治所,后曾多次迁址,最后迁之现[[正定县]]。现在正定县的一些地名和企业名中还可以经常见到“恒山”) 今天的“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与古恒山地域根本不同。 ==历史沿革== ===发源=== [[秦始皇]]攻占赵国后,设[[恒山郡]],但范围较小,不包括北面的恒山,治所在东垣县(今石家庄市东)。[[西汉]]时,汉高祖沿郡置,之后为了避汉文帝刘恒讳而改称常山郡,且范围扩大,北至恒山南至逢山长谷一带。不过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时,分郡治真定县(即秦朝东垣县)附近的四个县为[[真定国]],常山郡的郡治向西南迁移到元氏县(今元氏县西北故城村赵云路),统县18,隶属冀州刺史部。《史记·孝武本纪》载:“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 ===常山国===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将真定国并入常山郡,郡改称常山国<ref>[https://www.sohu.com/a/205354368_604477 “我乃常山赵子龙是也!”常山是中国现在的哪里 ],搜狐,2017-11-20 </ref>,与周围[[中山国]]、[[赵国]]、巨鹿郡之间的辖境发生一定变化,统县反而减少到13,治所仍在元氏县。西晋时期,常山郡西南分置乐平郡,元氏县归属赵国,范围进一步缩小,郡治迁移回汉初的真定县(今石家庄市长安区东古城)。西晋沿置,统县减少到8,不过恒山仍在境内上曲阳县西北。 ===常山郡=== [[十六国]]北朝各代基本沿用郡治,归属于定州,北周改称恒州。[[隋朝]]统一后,又称恒山郡,统县8,仍治真定。唐初称恒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恒州为常山郡,十五年(756年),常山郡更名平山郡,乾元元年(758年),废平山郡,复置恒州。后又为了避[[唐穆宗]]讳改为镇州,到北宋升为真定府,常山不再作为郡国之名。 ==视频== ===<center> 常山郡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金戈铁马常山郡</center> <center>{{#iDisplay:t0346pheujf|560|390|qq}}</center> <center>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常山郡故城在石家庄元氏</center> <center>{{#iDisplay:z0768f9585v|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返回「
常山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