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201.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帕克氏龍屬 的原始碼
←
帕克氏龍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帕克氏龍屬'''<br><img src="https://images.dinosaurpictures.org/parksosaurus_080f.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dinosaurpictures.org/Parksosaurus-pictures 圖片來自dinosaurpictures]</small> |} '''帕克氏龍屬'''([[學名|屬名]]:''Parksosaurus'')是[[新鳥臀類]]的一屬[[恐龍]],化石發現於[[加拿大]][[亞伯達省]]的馬蹄峽谷組,年代為上[[白堊紀]]的[[馬斯垂克階]]。 帕克氏龍的化石包含一個關節相連的部份頭顱骨與部分骨骸,顯示牠們為小型、二足、[[草食性]]恐龍。帕克氏龍生存於[[白堊紀]]末期,約7000萬年前,是該時期[[北美洲]]地區的非[[鴨嘴龍科]]鳥腳類恐龍中,較少被敘述的物種之一。 ==敘述== 帕克氏龍屬於[[新鳥臀類]],是種小型、敏捷、二足、[[植食性]]恐龍。帕克氏龍擁有中等長度的頸部、小型頭部、喙狀嘴、短而強壯的前肢,以及長而強壯的後肢。 目前很少對於帕克氏龍體型的詳細估計值,[[葛瑞格利·保羅]](Gregory S. Paul)在2010年估計帕克氏龍的身長約2.5公尺,體重約45公斤。帕克氏龍的命名者[[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發現瓦氏帕克氏龍的後肢長度(93公分)相當於漠視奇異龍的後肢長度(95.5公分);但牠們的[[脛骨]]比[[股骨]]還長,而漠視奇異龍則是脛骨比股骨還短<ref name=WAP26>{{cite journal |last=Parks |first=William A |year=1926 |title=''Thescelosaurus warreni'', a new species of orthopodous dinosaur from the Edmonton Formation of Alberta |journal=University of Toronto Studies (Geological Series) |volume=21 |pages=1–42 }}</ref>。 將帕克氏龍與較為著名的奇異龍相比較,可知帕克氏龍臀部高約1公尺、身長2到2.5公尺,但這兩種動物有些比例上的差異。這些差異可能會讓帕克氏龍較輕,而缺少的重量集中於大腿部位。如同奇異龍,帕克氏龍的胸側[[肋骨]]有薄的[[軟骨]]骨板。帕克氏龍的肩帶粗壯。[[上頜骨]]有至少18顆牙齒,下頜有約20顆牙齒;[[前上頜骨]]的牙齒數量則未知。 ==發現與歷史== 在1926年,[[古生物學家]]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敘述了瓦氏奇異龍的一個骨骸(編號ROM 804),該化石是從[[埃德蒙頓組]]的[[紅鹿河]]附近發現的。該化石包含一個部份頭顱骨(缺少喙狀嘴部份)、左[[胸帶|肩帶]]的大部分(包含[[蜥蜴]]常有的[[上肩胛骨]],有些[[新鳥臀類]]被認為擁有[[軟骨]]形式的上肩胛骨,因為牠們[[肩胛骨]]的圓末端)<ref name=CWG15>{{cite journal |last=Gilmore |first=Charles W. |year=1915 |title=Osteology of ''Thescelosaurus'', an orthopodus dinosaur from the Lance Formation of Wyoming |journal=Proceedings of the U.S. National Museum |volume=49 |issue=2127 |pages=591–616 }}</ref>、缺乏手部的左手臂、[[肋骨]]、[[胸骨]]、損壞的左[[骨盆]]、右[[坐骨]]、除了一些腳趾骨的左腿、關節相連的[[背椎]]、[[薦椎]]與[[尾椎]]、以及許多骨化肌腱(可保護尾巴末端)。 這個化石以左側躺者,而右側大部分在掩埋前遭到破壞;此外,頭部與身體分離,頸部遺失。帕克斯根據腿部部分與漠視奇異龍的差異,而建立了新種瓦氏奇異龍(''T. warreni'')。瓦氏奇異龍的[[脛骨]]較[[股骨]]長,並擁有較長的腳趾<ref name=WAP26/>。 在1937年,[[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在發現他所命名的埃德蒙頓奇異龍之後,重新審視沃氏奇異龍,並發現牠們足以建立個別的屬,因此建立了'''帕克氏龍'''(''Parksosaurus'')。在1940年,斯騰伯格提出了一個更完整的比較研究,並發現這奇異龍與帕克氏龍的身體有許多的差異。牠將帕克氏龍與[[稜齒龍]]、[[橡樹龍]]共同歸類於稜齒龍亞科,而將奇異龍歸類於[[奇異龍亞科]]<ref name=CMS40>{{cite journal |last=Sternberg |first=Charles M. |year=1940 |title=''Thescelosaurus edmontonensis'', n. sp.,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Hypsilophodontidae |journal=Journal of Paleontology |volume=14 |issue=5 |pages=481–494 }}</ref>。 帕克氏龍當時只吸引了小部分的注意,直到[[彼得·加爾冬]](Peter Galton)在70年代重新審視稜齒龍類。加爾冬在1973年重新敘述帕克氏龍,並認為牠們與稜齒龍、[[化石龍]]、小化石龍(''L. minimus'')屬於同一支系。自此之後,帕克氏龍開始有了明確的資訊。 [[喬治·奧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在1992年重新修訂瓦氏帕克氏龍為''P. warrenae''<ref name=GO92>{{cite book |author=Olshevsky, G. |title=A Revision of the Parainfraclass Archosauria Cope, 1869, Excluding the Advanced Crocodylia |series=Mesozoic Meanderings No. 2 |year=1991 |publisher=Publications Requiring Research |location=San Diego |pages=268}}</ref>,因為種名所紀念的H. D. Warren是位女性,但除了網路以外,這個修訂很少被使用。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journ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帕克氏龍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