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17.1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布蘭登·蒂納 的原始碼
←
布蘭登·蒂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布蘭登·蒂納'''<br><img src="https://news.agentm.tw/wp-content/uploads/02-24-768x445.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news.agentm.tw/21278/%E9%9B%BB%E5%BD%B1%E8%83%8C%E5%BE%8C-%E5%B8%83%E8%98%AD%E7%99%BB%E8%B2%BB%E9%9B%AA-%E4%B8%8A-21%E4%B8%96%E7%B4%80%E5%88%9D%E7%9A%84%E5%85%A8%E8%83%BD%E6%BC%94%E5%93%A1/ 圖片來自agentm]</small> |} '''布兰登·蒂纳''' (Brandon Teena,1972年|12月12日|1993年|12月31日),原名'''蒂娜·雷内·布兰登'''(Teena Renae Brandon),是一名美国[[跨性别男性]]。他在遭到强奸后,与菲利普·迪瓦恩(Phillip DeVine)和丽莎·兰伯特(Lisa Lambert)一同在[[内布拉斯加州]]的洪堡 (内布拉斯加州)|洪堡遇害。备注:由于布兰登 · 蒂纳从来都不是他的法定名字,所以这个名字在他生前的被使用程度还不确定。 这是新闻界和其他媒体最常用的名字。 其他名字可能包括他的法定名字,以及“比利 · 布伦森”(Billy Brenson)和“蒂纳 · 雷”(Teena Ray)。1999年上映的[[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男孩不哭]]》以他的生平作为题材,其部分基于1998年上映的纪录电影《The Brandon Teena Story|蒂纳·布兰登的故事》,两部电影都揭示了法律与医疗上的歧视是导致蒂纳惨死的主要原因。 蒂纳的谋杀案与另一起针对[[LGBT]]群体的[[马修·谢巴德]]<ref>[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3444578 马修·谢巴德],udn</ref> 谋杀案一道推动美国对[[仇恨犯罪]]修法的游说。 ==被害== 在圣诞夜派对上,洛特和尼森抓住蒂纳,强迫他脱下内裤,以向蒂斯德尔证明蒂纳拥有阴道。蒂斯德尔只在被他们强迫时看了一眼,但她一言未发。之后,二人殴打蒂纳,并强迫他上车。他们行驶到理查森县的一家肉类加工厂时,向蒂纳施暴并将其轮奸。随后他们返回尼森家,并要蒂纳去洗澡。蒂纳从尼森家浴室的窗户里爬出来,逃到了蒂斯德尔家。虽然尼森和洛特警告蒂纳不要将轮奸一事告诉警察,否则“会让他永远闭嘴”,但蒂斯德尔仍然说服蒂纳向警方报案。蒂纳又前往医院急诊室,那里有组装好的标准性侵取证套盒(Rape kit),但之后却丢失了。警长查尔斯·B·劳克斯(Charles B. Laux)询问蒂纳被强奸的经过。据传,劳克斯似乎对蒂纳的[[跨性别]]身份很感兴趣,但蒂纳认为他的问题过于冒犯且没有必要而拒绝回答。尼森和洛特收到消息后,开始寻找蒂纳,但他们并未找到。三天后,警察對他们進行了審訊。由於缺乏證據,警長拒絕逮捕二人。 1993年12月31日凌晨1點左右,尼森與洛特駕車闖入蘭伯特家。蘭伯特躺在床上,二人便要挾她說出蒂納的下落,而她則拒絕透露。尼森進行了搜查並發現了躺在床下的蒂納。二人又詢問蘭伯特家裡是否還有其他人,她回答道,菲利普·迪瓦恩和她住在一起,當時他在跟蒂斯德爾的姐姐交往。隨後,他們在蘭伯特的孩子面前射殺了迪瓦恩、蘭伯特與蒂納。尼森後來在法庭上作證時曾說,他注意到蒂納當時在抽搐,於是叫洛特給了他一把刀,尼森用這把刀刺入蒂納的胸部,以確保他沒有假死。之後兩人逃走,後被警方逮捕並指控其謀殺。 蒂納葬於林肯市的林肯紀念公墓,他的墓碑上刻著他的出生名以及“女兒、妹妹與朋友”的墓志銘。 尼森指控洛特犯有谋杀罪,作为减刑的交换,他承认自己是强奸及谋杀案的从犯,并作了不利于洛特的证词,被判处[[终身监禁]]。洛特否认了尼森证词的真实性,他的证词也遭到质疑。最后,陪审团裁定洛特犯谋杀罪判处死刑。洛特和尼森都对他们的判决提出上诉。2007年9月,尼森撤回了对洛特不利的证词。他声称他是唯一杀害蒂纳的人,而洛特并未犯下谋杀罪。2009年,洛特利用尼森的新证词所提出的上诉被Nebraska Supreme Court|内布拉斯加州最高法院驳回。法院认为,即使尼森修改了证词,但洛特与尼森都参与了谋杀,故开枪者的具体身份在法律上已无关紧要。2011年8月,由[[美国联邦第八巡回上诉法院]]三位法官所组成的合议庭因意见不一而驳回了约翰·洛特的上诉。之后,洛特请求[[美国最高法院]]复查他的案件。最高法院拒绝复查,并驳回了他2012年3月19日的调卷令(writ of certiorari)申请,以及他2012年4月23日请求进一步上诉的申请,维持了对他的定罪。2018年1月22日,洛特的第三次上诉被美国最高法院驳回。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社會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布蘭登·蒂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