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204.19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小古城遗址 的原始碼
←
小古城遗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小古城遗址.jpeg|320px|缩略图|右|<big>小古城遗址</big>[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114/465d99f9efae4797bdcc497b38962998_th.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24309874_34920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小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潘板镇俞家堰村西南约200米处,是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面积]]约达35万平方米。出土遗存上至马家浜文化,下至春秋战国,尤以马桥文化最为丰富。1997年8月29日列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www.wenbozaixian.com/portal/show_room/companylist7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4处],文博在线</ref>。 ==历史沿革== 小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潘板镇俞家堰村西南200米,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 1997年8月,小古城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浙江省省文物考古队做试探性勘探发掘。 2013年,小古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特点== 小古城遗址位于径山镇小古城村。村坊略高于四周平地5米左右,南面是遗存的北苕溪,西北面是月弯形的大池塘环抱,东面有一小河。看现状小古城村坊四面河水,酷似城河。 据[[浙江省省文物考古队]]调查,小古城为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500米,面积达35万平方米,平均高出附近地面约5米左右,其南侧原为苕溪.现已被辟为内港。土台西部庙山,系人工堆筑的土山,东部为古城畈,系水稻田,北100米为北苕溪。 古城内外分三层,中间的内城为方形,东西长450米、南北宽400米。内城西、北两面有明显的人工筑壕痕迹,壕宽25米,现已淤积为田。东、南两面由于河流冲积影响而看不出壕宽,但从垂直转角和平直的边界推断,曾经有壕存在。外城包括妙山在内。妙山西北坡筑有一段弧形坝,坝宽25~40米、高约5米,城北有一土墙痕迹,东西长450米、南北宽5米,较坝低矮。子城位于东南角,呈方形,高出地面约5米,顶较平,东西长250米、南北宽约150米。四周有土墙痕迹,宽约15米。子城北、小古城遗址空间结构西面挖有50米宽的护城河,从水系发育状况看,此河最初是北苕溪的一段牛轭湖。小古城遗址文化层十分丰富,存有上自马家浜文化下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层,以马桥文化为主。子城的文化层主要属[[新石器时代]]。 ==文物遗存== 出土石器有石铖、石镞、石锛、半月形双孔石刀、石犁、石矛、石戈、凹槽型石锛等。陶器有夹砂陶釜、夹砂双目锥形足鼎、鱼鳍形足鼎、黑陶豆、黑陶罐及一些几何形印纹硬陶,如单把五角星、带钮器盖等,纹饰有绳纹、锥刺纹、云雷纹、曲折纹、回字纹、米字纹、麻布纹及一些组合纹饰等。还有原始瓷圜底罐、鸭形壶等。另外,还出土一些[[铜矛]]、[[铜戈]]、[[铜剑]]等铜器<ref>[https://www.sohu.com/a/219883711_269042 央视《国家宝藏》一夜刷屏!良渚玉琮王背后,原来还有这样一段历史~] ,搜狐,2018-01-30</ref>。在土台东部200米处一池塘内村民还挖出木桩等遗物。 ==研究价值== 小古城遗址为一座人工堆筑的大土台,是一处重要的古文化聚落遗址,把余杭[[历史]]从良渚文化的5000年上推至马家浜文化的7000年。从陆续出土的文物看,上至马家浜,下至春秋战国,有[[石器]]、[[陶器]]、[[铜器]],还有木桩等远古遗存,对探索良渚文化渊源及其后续发展演变有重要价值。 ==视频== ===<center> 小古城遗址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马桥文化,从我们手中传承》</center> <center>{{#iDisplay:a08140lhziv|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790 文物考古總論]]
返回「
小古城遗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