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6.236.1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孙一民 的原始碼
←
孙一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孙一民 | 外文名 = Yammie Nam | 图像 = [[File:孙一民 .jpg|缩略图 |center|[https://gss0.bdstatic.com/-4o3dSag_xI4khGkpoWK1HF6hhy/baike/c0%3Dbaike80%2C5%2C5%2C80%2C26/sign=2f8160e50fb30f242197e451a9fcba26/d62a6059252dd42a7c3cca2f033b5bb5c9eab879.jpg原图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pic/%E5%AD%99%E4%B8%80%E6%B0%91/3621503/0/c2fdfc039245d68879f9a6eda4c27d1ed31b24fb?fr=lemma&ct=single#aid=0&pic=d62a6059252dd42a7c3cca2f033b5bb5c9eab879 来自百度]]] | 图像说明 = 孙一民 | 出生日期 = 1964年8月 | 出生地点 = 中国哈尔滨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育 专家 | 知名作品 = 基于城市整体观念培养的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 '''孙一民'''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教学副院长、建筑系系主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 主任、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建筑分会理事。 == 个人简介 == 姓 名:孙一民 [1]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1964.08 职 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后学位:博士 == 学习经历 == 1985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得工学学士 1988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硕士学位 1991年,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获博士学位 == 工作简历 == 1991年~1995年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任教 1995年~1997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学院城市与区域特别研究班(SPURS)作高级访问学者,美国SASAKI公司设计师 1997年~至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社会兼职 ==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分会理事; 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委员; 广州市人民政府咨询顾问;广州市环境艺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 == 研究方向 == 公共建筑设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研究方向: 公共建筑设计、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 == 学术成果 == 体育建筑研究:作为国内培养的第一位体育建筑博士,体育建筑研究始终坚持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在体育建筑研究和参与国 家大型体育场馆工程方面保持了国内领先的地位。1986年参与北京亚运会朝阳和石景山体育馆工程设计,作为全国体育建筑专 业委员会委员,参加国家多项大型体育设施的评审、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1998年参加广州体育馆和体育场国际投标的技术 委员会工作。1999-2001广东奥林匹克8万座主体育场(第九届全运会场馆)国际合作设计总负责人之一。2000年,中山市体育 馆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2001年主持设计的九运会广东汕尾国际海上运动基地总体规划获得“广东省城市规划优 秀设计二等奖”,2003年任国际合作的“佛山市体育中心”设计总负责人之一。2004年主持设计的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摔跤 馆两项工程在国际招标中第一名优胜入围;主持设计的武汉体育中心在全国招标中被评为2名优秀入围方案之一。2005年,负 责主持的广州大学城华工体育馆在全国招标中第一名中标实施。2005年,负责主持的吴江市体育馆获“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 等奖”。2005年起,负责主持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摔跤馆两项工程设计实施。2006年主持完成国内首个大型CBA篮球专业球 馆的可行性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可持续体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项目。 城市设计研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留学期间专修“城市设计”,回国后继续展开,已指导2名本方向博士研究生毕业。研究中 注意以政府委托项目和实践为依托,积极参加地方各级政府的决策研究与咨询,先后主持了重庆、武汉、兰州、成都、广州、 徐州市的多项城市设计工作。2001年获美国建筑学会(AIA) 波士顿分会(BSA)“可持续规划优秀奖”。2003年主持国际合 作广州大学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并中标实施深化,2005获“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2004年主持国际合作佛山市 新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并中标实施深化;2005获广东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一等奖。 2、'''专题建筑设计''',17周,5届 2006年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旧城改造)8人; 公共建筑专题设计(教育建筑)8人; 2007年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旧城改造)8人; 2008年 公共建筑专题设计(教育建筑)8人; 2009年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旧城改造)8人;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滨水地区)8人; 2010年 建筑设计专题设计(体育建筑)8人; 城市设计专题设计(旧城改造)8人。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华南理工大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设计工作坊(2009)主持人; 2、华南理工大学-意大利费拉拉大学设计工作坊(2009)主持人。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1、构建开放式的建筑学设计与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广东省教改项目,2008—2011; 2、设计实践系列课程,校级研究生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08-2010; 3、“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第二主持人, 教育部, 2008; 4、“建筑学”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第三主持人,教育部, 2008。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1、岭南建筑与岭南精神,新建筑,唯一作者,2008年05期; 2、关于构建 “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理性思考,中国建筑教育,第一作者是,2009第2期; 3、基于旧城改造的城市设计教育与实践,城市设计-晴朗的天空,唯一作者,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基于城市设计思想的建筑观念培养——关于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的思考,新建筑,第二作者,2003年04期; 5、以城市设计思想为主导之建筑观念的培养,华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一作者,2003年02期; 6、近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城市设计教育,建筑学报,唯一作者,1999年第5期; 7、对我国建筑学研究生教育的反思,新建筑,唯一作者,1999年05期。 ''获得的教学表彰'' 1、“基于城市整体观念培养的建筑学毕业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广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05; 2、“岭南建筑教学体系创新与实践” 广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完成人,2009; 3、2009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0; 4、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奖励计划,2002; 5、“改革开放30年华南理工大学百名杰出教工”奖,2008。 '''主编的规划教材''' 1、奥运建筑--从古希腊文明到现代东方神韵,梅季魁、孙一民等,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 1、亚热带公共建筑可持续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教育部2008年度“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300万, 2008-2010,排名第三; 2、可持续的体育建筑设计策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2009,项目负责人; 3、基于公共安全的大型公共建筑发展策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自主课题,2008-2009,项目负责人; 4、亚运会场馆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广东省社科项目,2007-2007,项目负责人; 5、广东省体育馆安全标准,广东省标准编制项目,2008-2010,项目负责人。 '''发表的学术论文''' 1、重大体育赛事与新城建设发展,建筑学报,第一作者,2009年02期; 2、体育场馆适应性研究,建筑学报,唯一作者,2008年01期; 3、体育建筑--期待科学理性的回归,城市建筑,唯一作者.2008年11期; 4、回归基本点:体育建筑设计的理性原则,建筑学报,唯一作者,2007年12期; 5、基于景观视野的城市设计方法初探,城市规划,第一作者,2006年11期。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1、获“第二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2009; 2、“北京奥运摔跤馆”,奥运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绿色设计奖、国家优质工程银奖、中国建筑创作大奖,教育部一等奖,排名 第二,2009; 3、“北京奥运羽毛球与艺术体操馆”,奥运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科技创新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科技创新奖,广东省一 等奖,2009; 4、“佛山世纪莲体育公园”2009年国际优秀体育建筑银奖,排名第二,2009; 5、“广州城市中轴线北段城市设计”广东省城市规划优秀设计一等奖,排名第一,2009。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副主任 '''教育背景''' 博士, 工业经济, 复旦大学 硕士, 工业经济, 复旦大学 学士, 经济管理, 复旦大学 '''学术经历''' 2005.02--2005.04, 访问学者, 意大利博科尼大学 2001.04--2001.06, 访问学者, 美国俄勒冈大学 1999.01--1999.06, 访问学者,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 '''教学获奖''' 2007.07, 2007年度复旦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复旦大学 2005.11, 2005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事局 '''荣誉称号''' 2003.03, 2001-2002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 2003.03, 复旦大学2001-2002年度三八红旗手, 复旦大学妇女委员会 [2]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孙一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