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214.18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妈妈草 的原始碼
←
妈妈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video1.dihe.cn/news_151693910283.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so.com/view?q=%E7%9F%A5%E6%AF%8D&src=tab_www&correct=%E7%9F%A5%E6%AF%8D&ancestor=list&cmsid=ee9399babaf6a0527961042e7dc9547e&cmras=0&cn=0&gn=0&kn=50&crn=0&bxn=20&fsn=130&cuben=0&pornn=0&manun=50&adstar=0&clw=249#id=6e35936f037bb34a6b6282925f1f5fe6&currsn=0&ps=109&pc=109 来自网络 的图片]</small> |} '''妈妈草'''又名知母(拉丁学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也叫[[毛知母]],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叶由基部丛生细长披针形,花茎自叶丛中长出,圆柱形直立, 总状花絮,成簇,生在顶部成穗状;花粉红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实长椭圆形, 内有多数黑色种子,花果期6~9月。知母中国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强, 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长,是绿化山区和荒原的首选品种, 全年各季节都能播种,主要是春播或夏播。 该种干燥根状茎为著名中药,性苦寒,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利大小便之效。属清热下火药, 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有"毛知母"与"知母肉"之分。最主要产区在河北。 中药别名:[[兔子油草]]、[[大芦水]]、[[妈妈草]]、[[蒜瓣子草]]、[[羊胡子根]]、[[地参]]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知母 学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别称:[[蚳母]],[[连母]],[[野蓼]],地参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天门冬目(Asparales) 科:百合科(Liliaceae) 属:知母属(Anemarrhena) 种:知母(A. asphodeloides) '''扩展阅读''' ==本草纲目-知母更多>>== 「释名」母(《本经》[[音迟]]。《说文》作 )、[[连母]](《本经》)、 母( 音匙,又音 提,或作 )、[[货母]](《本经》)、[[地参]](《本经》)、[[水参]]又名[[水须]]、[[水浚]]、 (《尔雅》, 音覃)、 藩(音沉烦)、[[苦心]](《别录》)、[[儿草]](《别录》,又名[[儿踵草]]、[[女雷]]、[[女理]]、[[鹿列]]、 [[韭逢]]、[[东根]]、[[野蓼]]、[[昌支]])时珍曰∶宿根之旁,初生子根,状如 虻之状,故谓之 母,讹 为知母、 母也。余多未详。 '''临床应用''' 用于热病烦渴 该品甘寒质润,善清肺胃气分实热,而除烦止渴。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 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常与石膏相须为用,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阴虚燥咳 该品功能清泻肺火,滋阴润肺。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粘稠, 常配瓜蒌、大贝母、胆南星同用;或阴虚燥咳、干咳少痰者,多与贝母同用,如二母散。 用于骨蒸潮热 该品又能滋肾阴、润肾燥而退骨蒸,故有滋阴降火之功。 用于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常与黄柏同用, 配入养阴药中,以加强滋阴降火之效,如知柏地黄丸。 用于阴虚消渴,肠燥便秘 该品有滋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用于内热伤津,口渴引饮之消渴病 ,常与天花粉、葛根等配用,如玉液汤。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生首乌、当归、麻仁同用,又有润肠通便之效。 '''药用价值''' ==药源相关== 出处:《神农本草经》<ref>[https://www.zysj.com.cn/lilunshuji/shennongbencaojing/index.html 《神农本草经》 - 中医书籍- ],中医世家 </ref> 别名:[[蒜辫子草]]、[[羊胡子根]]、地参、连母、[[水须]]、[[穿地龙]]、[[虫氏母]]。 类别:清热泻火药 来源:该品为单子叶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茎。 采收: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及泥沙,晒干,习称“毛知母”。 或除去外皮,晒干。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以备切片入药,生用,或盐水炙用。 知母栽种2-3年开始收获。春秋两季可采挖,以秋季采收较佳, 除掉茎苗及须根,保留黄绒毛和浅黄色的叶痕及根茎, 晒干为“毛知母”。趁鲜剥去外皮,晒干为“知母肉”。 炮制:盐知母,取知母片,照盐水炙法炒干(每100斤加盐2斤半用开水化开)。 该品照上述(含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定,含菝葜皂苷元(C27H44O3)不得少于 0.90%。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知母、盐知母、炒知母、酒知母, 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盐知母、炒知母、酒知母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药性论述'''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ref>[https://www.zysj.com.cn/zhongyaocai/zhimu/index.html 知母_中药材_],中医世家 </ref> ②《药性论》:性平。 ③《日华子本草》:味苦甘。 ④《药品化义》:味微苦略辛。 归经:入肺、胃、肾经。 ①《珍珠囊》:肾经。 ②《汤液本草》:入足阳明经、手太阴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润燥滑肠。治烦热消渴,骨蒸劳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用于温热病,邪热亢盛、壮热、烦渴、脉洪大等肺胃实热证。知母有清热泻火除烦的作用。与石膏配伍有协同之效,如白虎汤。 用于肺热咳嗽或阴虚燥咳、痰稠等证。本品有清泻肺火,滋阴润肺之效,常与贝母同用以清肺化痰止咳,即二母散。 用于阴虚火旺,肺肾亏所致的骨节蒸潮热、盗汗、心烦等症。知母有滋阴降火的作用。常同黄柏相须为用,配入养阴药中,如知柏地黄丸。 可用于阴虚消渴,症见口渴、饮多、尿多者。本品有滋阴润澡、生津止渴功效。同天花粉、五味子等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如玉液汤。 清热泻火:用于高热烦渴,常配生石膏;用于肺热咳嗽,常配贝母。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之发热、盗汗,常配黄柏、地黄。 ①《本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②《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③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 ④《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⑤《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⑥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⑦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 ⑧《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⑨《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呃逆,盗汗,遗精,痹痿,瘈疭。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①《别录》:多服令人泄。 ②《医学入门》:凡肺中寒嗽,肾气虚脱,无火症而尺脉微弱者禁用。 ③《本草经疏》:阳痿及易举易痿,泄泻脾弱,饮食不消化,胃虚不思食,肾虚溏泄等证,法并禁用。 ④《本经逢原》:外感表证未除、泻痢燥渴忌之。脾胃虚热人误服,令人作泻减食,故虚损大忌。 == 參考來源 == {{Reflist}}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Category: 370 植物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妈妈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