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56.12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外贸 的原始碼
←
外贸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外贸</big> ''' |- | [[File:外贸外贸.jpg|缩略图|居中|[http://www.losking.com/upload/month_2003/202003251119317098.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对外贸易 外文名: Foreign trade 别 名: 国外贸易、进出口贸易 简 称: 外贸 性质和作用: 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 |} 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或“进出口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种贸易由进口和出口两个部分组成。对运进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进口;对运出商品或劳务的国家(地区)来说,就是出口。这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就开始产生和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更加迅速。其性质和作用由不同的社会制度所决定。<ref>[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1-12-16/doc-ikyakumx4543800.shtml 商务部:密切监测外贸运行情况 多措并举稳外贸]新浪</ref> ==方式== 对等贸易:卖方承担向买方购买同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的贸易方式 展买贸易:在本国举办的国际性博览会或集市,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进出口交易的贸易方式 加工贸易:通常被称为“三来贸易”,包括来料加工贸易、来件装配贸易、来样加工贸易,也叫加工贸易。 补偿贸易:先以赊购的形式,从国外进口机器设备和技术等,待投产后,用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偿还货款的本金和[[利息]]。(补偿贸易与加工贸易结合,通常称为“三来一补”。) ==发展对外贸易的作用== (1)发展对外贸易,可以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发展对外贸易,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吸收和引进当代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增强本国的经济实力。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逐步开展对外经济贸易交流,但受到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和国内计划经济体制等因素制约,对外贸易发展相对缓慢。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中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改变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货物贸易总量跻身世界前列。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 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29740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43倍,年均增长16.8%。连续两 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货物贸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实现了由初级产品为主向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到90年代实现了由轻纺产品为主向机电产品为主的转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以电子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不断扩大。外贸经营主体除了国有企业外,还包括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后二者的进出口总额目前均已超过国有企业。20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中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成为外贸的半壁江山。形成全方位和多元化进出口市场格局。改革开放后,中国全方位发展对外贸易,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贸易伙伴已经由1978年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到目前的231个国家和地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金砖国家等成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新世纪以来,中国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持续 较快增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服务贸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规模迅速扩大,结构逐步优化,排名也进入世界前列。旅游、运输等领域的服务贸易增势平稳,建筑、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领域的跨境服务以及承接服务外包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引擎。 ==外贸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和国家统负盈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贸体制经历了由指令性计划管理到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由经营权高度垄断到全面放开、由企业吃国家“大锅饭”到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主要是改革单一计划管理体制,下放外贸管理权和经营权,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并建立外汇调剂市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使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新的经营主体进入外贸领域,打破了国有外贸企业的垄断。此后,中国推行了外贸经营承包制,用指导性计划逐步取代指令性计划。按照国际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了出口退税制度。199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994年1月,中国 政府取消对出口的所有财政补贴,进出口企业转变为完全自负盈亏。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调剂[[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贸经营领域进行了企业股份化和进出口代理制试点。同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等原则,奠定了对外贸易的基本法律制度。1996年12月,中国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与此同时,中国多次大幅度自主降低关税,减少配额和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2001年12月11日,历经16年谈判,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第143个成员。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50 經濟學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外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