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69.16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唐顺之 的原始碼
←
唐顺之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唐顺之1.jpg|缩略图|[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2272964421&di=f85ed74b9a2e1ffe8408f31a254ca276&imgtype=0&src=http%3A%2F%2Fs7.sinaimg.cn%2Fmw690%2F006WUhGozy7p1UOJKmya6%26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526cb70102z1sc.html 来自新浪博客]]]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唐顺之 | 原名 = | 图片名称= [[File:唐顺之1.jpg|缩略图|居中|[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82272964421&di=f85ed74b9a2e1ffe8408f31a254ca276&imgtype=0&src=http%3A%2F%2Fs7.sinaimg.cn%2Fmw690%2F006WUhGozy7p1UOJKmya6%26690 原图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526cb70102z1sc.html 来自新浪博客]]] | 图片大小 = 200px | 图片说明 = 《唐氏家谱志传撷华》之《唐顺之像》 | 最高职务 = 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 | 国家 = 大明 | 爵位 = | 籍贯 = [[南直隶]][[武进县]] | 族裔 = 汉族 | 旗籍 = | 字号 = 字'''应德''',另字'''义修''',号'''荆川''' | 諡号 = 襄文(崇祯年间追諡) | 出生日期 = [[正德 (明)|正德]]二年十月初五<br>(1507年11月9日) | 出生地点 = [[南直隶]][[武进县]] | 逝世日期 = [[嘉靖]]三十九年四月初一<br>(1560年4月25日) | 逝世地点 = [[南直隶]][[南通|通州]] | 墓葬 = | 配偶 = | 亲属 = 子 [[唐鹤徵]] | 出身 = *嘉靖八年己丑科二甲第一名进士出身(传胪) | 经历 = | 著作 = }} '''唐顺之'''({{bd|1507年11月9日||1560年4月25日|catIdx=T唐顺之}}),[[表字|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谥]]'''襄文'''。[[明朝]][[南直隶]][[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官右[[佥都御史]]卒。 [[唐宋派]]文学家,“[[嘉靖八才子]]”之一,与[[归有光]]、[[王慎中]]两人合称“嘉靖三大家”。 顺之亦善武,通[[兵法]],晓[[武术]]。 ==简介== [[嘉靖]]八年(1529年)己丑科[[会试]]第一(会元),殿试位列二甲第一名(传胪),赐进士出身,选庶吉士。[[大礼议]]以来,权臣[[张璁]]厌恶翰林,庶吉士都外放为官,仅唐顺之得以留在翰林院。但唐顺之坚决推辞,于是调任[[兵部]][[主事]],称病归里。后改官吏部。嘉靖十二年(1533年),诏选朝官为翰林,顺之改任[[编修]],校对历朝[[实录]]。工作接近完成,顺之又复以疾告退,张璁将其奏疏搁置。有人告诉张璁,顺之想要远离,张璁大怒,拟旨将顺之以吏部主事罢归,永不叙用。<ref>《明史·[[s:明史/卷205|卷二百零五]]》:唐顺之,字应德,武进人。祖贵,户科给事中。父宝,永州知府。顺之生有异廪。稍长,洽贯群籍。年二十三,举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改庶吉士。座主张璁疾翰林,出诸吉士为他曹,独欲留顺之。固辞,乃调兵部主事。引疾归。久之,除吏部。十二年秋,诏选朝官为翰林,乃改顺之编修,校累朝实录。事将竣,复以疾告,璁持其疏不下。有言顺之欲远璁者,璁发怒,拟旨以吏部主事罢归,永不复叙。至十八年选宫僚,乃起故官兼春坊右司谏。与罗洪先、赵时春请朝太子,复削籍归。卜筑阳羡山中,读书十余年。中外论荐,并报寝。</ref> 因[[倭寇]]屡犯沿海,方起用爲南京兵部主事。又遇父丧,免守制,召为[[员外郎]],升郎中,督师[[浙江]],破倭寇于[[崇明岛]]。后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至通州(今江苏[[南通市]])病卒。[[崇祯]]年间追谥“襄文”。<ref>《明史·[[s:明史/卷205|卷二百零五]]》:倭躏江南北。赵文华出视师,疏荐顺之。起南京兵部主事。父忧未终,不果出。免丧,召为职方员外郎,进郎中。出核蓟镇兵籍,还奏缺伍三万有奇,见兵亦不任战,因条上便宜九事。总督王忬以下俱贬秩。<br>寻命往南畿、浙江视师,与胡宗宪协谋讨贼。顺之以御贼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咸受祸。乃躬泛海,自江阴抵蛟门大洋,一昼夜行六七百里。从者咸惊呕,顺之意气自如。倭泊崇明三沙,督舟师邀之海外。斩馘一百二十,沉其舟十三。擢太仆少卿。宗宪言顺之权轻,乃加右通政。顺之闻贼犯江北,急令总兵官卢镗拒三沙,自率副总兵刘显驰援,与凤阳巡抚李遂大破之姚家荡。贼窘,退巢庙湾。顺之薄之,杀伤相当。遂欲列围困贼,顺之以为非计,麾兵薄其营,以火炮攻之,不能克。三沙又屡告急,顺之乃复援三沙,督镗、显进击,再失利。顺之愤,亲跃马布阵。贼构高楼望官军,见顺之军整,坚壁不出。显请退师,顺之不可,持刀直前,去贼营百余步。镗、显惧失利,固要顺之还。时盛暑,居海舟两月,遂得疾,返太仓。李遂改官南京,即擢顺之右佥都御史,代遂巡抚。顺之疾甚,以兵事棘,不敢辞。渡江,贼已为遂等所灭。淮、扬适大饥,条上海防善后九事。三十九年春,汛期至。力疾泛海,度焦山,至通州卒,年五十四。讣闻,予祭葬。故事:四品但赐祭。顺之以劳得赐葬云。</ref> ==文学== [[File:唐顺之2.jpg|缩略图|左|[http://img2.imgtn.bdimg.com/it/u=769892541,1593605873&fm=26&gp=0.jpg 原图链接] 唐顺之 [https://www.sohu.com/a/222274130_503032 来自搜狐]]] 身为明朝嘉靖八才子之一的唐顺之,本习[[前七子]]的文风,后受到好友[[王慎中]]的劝导,改以[[唐宋]][[古文]]家为法,两人遂为唐宋健笔,成明朝文坛中,尊唐宋古文、反七子的知名学者,两人齐名文坛,时称曰「'''王唐'''」,又以两人[[籍贯]],合称曰「[[晋江]]、[[毘陵]]」。<ref>《明史·[[s:明史/卷205|卷二百零五]]》:顺之于学无所不窥。自天文、乐律、地理、兵法、弧矢、勾股、壬奇、禽乙,莫不究极原委。尽取古今载籍,剖裂补缀,区分部居,为《左》、《右》、《文》、《武》、《儒》、《稗》六《编》传于世,学者不能测其奥也。为古文,洸洋纡折有大家风。生平苦节自厉,辍扉为床,不饰裀褥。又闻良知说于王畿,闭户兀坐,匝月忘寝,多所自得。晚由文华荐,商出处于罗洪先。洪先曰:「向已隶名仕籍,此身非我有,安得侔处士?」顺之遂出,然闻望颇由此损。崇祯中,追谥襄文。</ref>唐顺之有《[[与周约庵中丞论项守]]》一文传名于世。 顺之不但是著名作家,也是明朝研究中国古文的重要学者。他强调为文为诗需要重视「本色」,也就是著重「文章真精神」,如果脱离此涵义,就算精心雕琢,仍会使文章呈现「下格」文字。是为[[嘉靖八才子]]中,对文学评论最为深入者。 唐顺之也是军事家、武术家,曾破倭寇于浙江。武术方面的贡献,唐著有“游嵩山少林寺”、“杨教师枪歌”、“峨嵋道人拳歌”。 ===数学成就=== 唐顺之通晓元代所传[[数学]]上的“回回术法”,精通于弧矢割圆术,著有《勾股弧矢论略》《勾股六论》等。善珠算,被认为是明代打[[算盘]]的能手。 ==人物作品== 诗词作品 1、《[[岳王坟]]》 2、《[[塞下曲]]赠翁东涯侍郎总制十八首》 3、《[[咏夹竹桃]]》 存世著作 唐顺之的著作有《[[荆川先生文集]]》,共17卷,其中文13卷,诗 4卷。辑有《文编》64卷。是集取由周迄宋之文,分体编列,其中选录了大量唐宋文章。 唐顺之其他著作尚有:《右编》40卷,《史纂左编》124卷,《两汉解疑》2卷,《武编》10卷,《南北奉使集》2卷,《荆川稗编》120卷,《诸儒语要》、《左氏始末》12卷、及旧本题为[[李攀龙]]撰唐顺之校的《韵学渊海》12卷等。 近代[[林纾]]辑有《唐顺之集》,为较通行的唐顺之选集。 ==轶事典故== ===掷笔毙刺客=== 唐顺之在扫荡[[倭寇]]的战斗中,因为他用兵如神,再加上他武艺超人,他的队伍把倭寇杀得落花流水。倭寇听到唐顺之,就失魂落魄。倭寇的头子对唐顺之也恨之入骨。于是重金聘请刺客谋杀唐顺之。有一天深夜,唐顺之正秉烛挥毫,忽觉桌前烛光一闪,猛一抬头,只见一个浑身穿着黑色紧身短靠,手执利刀的人已站在眼前了。“刺客”,荆川的脑子中念头一闪,“来者不善,善者不来”我得小心对付。他微微笑着对黑衣人说: “你是谁?何故深夜前来?” “唐顺之,你不必问我何人,今天就是来取你的性命!” “既然这样,好吧,能否容我把这张字写完再就教你呢?” 刺客一看,唐顺之手执毛笔如龙飞凤舞。心里想:人家都说唐顺之学问好,字写得好,今天亲眼看他写字也算有缘。反正他性命已在我掌握之中了。于是对唐顺之说: “念你是读书人,就让你多活一刻,把这张字写完了吧!”话虽这样说,刺客的刀刃还对准着他的颈项。 唐顺之神色自若,提着斗笔饱蘸浓墨依然挥毫如飞,正当刺客看得入神时,突然,荆川先生闪电似地将笔往刺客喉间掷去。“哎……”刺客“呀”都来不及出口,身体往后便倒,手中的利刀“当啷”一声坠落在罗砖地上,原来荆川先生把浑身的力气全运到这笔尖上,轻轻一掷有千钧之力。刺客的喉咙怎么能经受得起,鲜血和墨汁混流满地了。唐顺之从容地招呼家人悄悄地把刺客抬到后园空地上埋了,从此他就更为警惕了。 ===金头玉臂=== 唐顺之先生自从刺客来行刺后,一直十分警惕,他得知倭寇对他恨之入骨,因此在他连年征战积劳成疾后,更是戒备森严。他五十四那年,正在江北讨贼,旧病复发,愈来愈沉重,自知要客死异乡了,便把儿子鹤征召到床前:“为父看来不久就要离开人世,我估计即使我死后,贼人还要对我进行报复,因此,我的灵柩你要秘藏,切勿让外人知道才好。”“父亲放心,孩儿定当格外当心。”鹤征流着泪答应着。 没几天,唐顺之归天,遗体运回[[常州]]。鹤征想,父亲生前交友很广,人家前来吊奠总不能拒之门外,但人多杂乱,倘有疏忽,致使父亲遗体受损,那怎么对得起去世的父亲呢?于是想出了一个法子,做了四口同样的棺材,同时在四个地点守灵。放有唐顺之尸体的棺木则放在东下塘自家的小房子里,派得力的家将守护着,自己反而守在另一处假棺旁接待一般宾客。四处同时哀乐齐鸣,准备等服满后分别出丧下葬。 一天清晨,只听门人报:“有远客来吊奠老爷!”只见一位书生模样的人,脸容十分哀切,后面一位从人挑着一担祭品进来。鹤征觉得来人面生,开口问道: “客人尊姓大名?从何而来?” 书生通了姓名后说: “荆川先生是我大恩人,听到噩耗我是连夜备了祭品从丹徒赶来的。”说罢号淘大哭。 鹤征见他情真意切,开口闭口说荆川先生是他大恩人,又见他路远迢迢备了祭品赶到这里,很是过意不去。看上去,这个人书生打扮,举止斯文,绝不是歹徒。心想,来人这样诚意,如不让他在父亲灵柩前吊奠,是说不过去的。于是就吩咐家将带了这两个人到东下塘设灵的房子里去祭奠。自己也随后赶来。 再说那人到了东下塘房子里,一看这里虽然人并不拥挤,却另是一种哀切的气氛,估计是唐顺之遗体的所在。于是一路号淘大哭进去,家人摆好祭品,书生就下跪磕头祭奠。书生一磕头,二磕头,到三磕头,只听得棺木中咔嚓一声巨响。书生立起身来,就同家人拱手告辞。这时鹤征正好赶来,再三挽留不住。书生走后,家人对唐公子说: “公子,刚才客人磕头祭奠时,听得棺木中‘咔嚓’声,我吓得[[毛骨悚然]],恐怕有些蹊跷。” 鹤征说:“我刚赶到,似乎也听到这个声音,不要出什么问题。”两人走近灵枢一看,只见棺盖上已裂开一条缝,显然出了什么岔子。慌忙抬起棺盖一看,只见荆川先生的头和一条手臂已不知去向了。鹤征见此情状,知道来人是歹徒,心想自己悔不该忘了先父遗嘱,致使上当,尸骨不全,如何是好……想到这里不禁失声痛哭起来,惊动了家属、亲友。大家纷纷猜测定是倭寇派人前来报复。“怎么办呢?总不能让为国为民讨贼的唐顺之先生身首异处地安葬!”于是有人提议铸一个黄金的头,雕一只白玉的手臂,装在荆川先生遗体上,让他全尸安葬。这也是表示后人对这位民族英雄的纪念。于是金头玉臂的传说就一直流传至今。 ==后世评价== 唐顺之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数学、[[历法]]、[[兵法]]及[[乐律]]皆有研究。唐顺之的文学主张早年曾受[[前七子]]影响,标榜秦汉,赞同“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中年以后,受王慎中影响,察觉七子诗文流弊,尤其是散文方面,七子抄袭、模拟古人,故作诘屈之语。于是抛弃旧见,公开对七子拟古主义表示不满,提出师法唐宋而要“文从字顺”的主张。 他是明中叶重要散文家。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同为明代重要文学流派唐宋派代表。 ==视频1:江南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唐顺之荆川先生== <center> {{#iDisplay:qq.com/x/page/h0859ufyyv6 |640|380|qq}} </center> ==视频2:戚继光改良唐顺之“鸳鸯阵”,戚家军战力飙升== <center> {{#iDisplay:qq.com/x/page/s0750we03wz |640|380|qq}} </center> ==注释== {{reflist}} ==参考文献== {{refbegin}} *(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史》,2004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令毅:〈[http://www.nssd.org/articles/article_read.aspx?id=34561900 《西游记》作者为唐顺之考论]〉。 {{refend}} === 参见 === *[[唐荆川故居|唐荆川宅]] *[[唐荆川墓]] *[[荆川公园]] {{并称|嘉靖三大家|[[归有光|归有光]] · [[王慎中]] · [[唐顺之]]}} {{并称|王唐瞿薛——八股四大家|[[王鏊|王 鏊]] · '''唐顺之''' · [[瞿景淳]] · [[薛应旂]]}} {{并称|明朝举业八大家|<small>吴县</small>[[王鏊]] - <small>武进</small>[[唐顺之]] - <small>常熟</small>[[瞿景淳]] - <small>武进</small>[[薛应旂]] - <small>昆山</small>[[归有光]] - <small>德清</small>[[胡友信]] - <small>归善</small>[[杨起元 (博罗)|杨起元]] - <small>临川</small>[[汤显祖]]}} [[Category:明朝军政人物]] [[Category:哲学家]] [[Category:散文家]] [[Category:常州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begi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en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並稱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明清人物信息框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唐顺之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