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12.8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印象派绘画 的原始碼
←
印象派绘画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印象派绘画.jpg|缩略图|[https://www.sohu.com/a/272871011_740896 印象派绘画]]] '''印象派绘画''',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兴盛于70、80年代,反对因循守旧的古典主义和虚构臆造的浪漫主义,19世纪最后30年,它成为法国艺术的主流,并影响整个西方画坛。 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 内容介绍 == 在西方绘画史上印象派绘画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艺术流派,19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其影响遍及欧洲,并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但它在法国取得了最为辉煌的艺术成就。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法国涌现出一大批印象派艺术大师,他们创作出大量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巨制,例如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梵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鼎大名。 诞生 1863年,与官方沙龙画展唱反调的“沙龙落选作品展”在巴黎举行。马奈展出了他的《草地上的午餐》,画一裸妇与绅士们在草地上午餐。此画被认为有伤风化而受到激烈批评和嘲骂。而富有创新意识的莫奈、雷诺阿、德加、西斯莱、毕沙罗 、塞尚等画家却乐意与马奈结盟。1874年4月在巴黎卡普辛大街借用摄影师那达尔的工作室举办了题为“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等无名艺术家展览会”。“疯狂、怪诞、反胃、不堪入目!”这是巴黎一位艺术批评家的怒斥,画展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观众不但前往讪笑,甚至向画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受讥嘲最多,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艺术观点保守的记者路易斯·勒罗伊(Louis Leroy)借此画名挖苦其为“印象主义画家的展览会”,“印象主义”由此而得名。印象主义画展从1874年到1886年共举行了8次,除了第一、第四和 第八次外,均使用“印象主义”一词作为展览名称。 == 分类 == 印象派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莫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西斯莱等;新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修拉、西涅克等;后印象派时期代表人物有梵高、塞尚、高更等。 == 印象派 == 印象派画家提倡走出画室,深入原野、乡村、街头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借用“物体的色彩是由光的照射而产生的,物体的固有色是不存在的”这一最新的光学理论,印象派画家认为,景物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有不同的颜色,他们的使命便是忠实地刻画在变动不居的光照条件下的景物的“真实”,这种瞬间的真实不恰恰就是一种转瞬即逝的“印象”吗?而印象派画家把这种“瞬间”永恒地记录在了画布上。<ref>[https://www.sohu.com/a/272871011_740896 他既是印象派绘画大师,也是情圣!_莫奈]</ref> 新印象派 亦称新印象主义(neo-impressionism),是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19世纪80年代后年期,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他们不用轮廓线条划分形象,而是运用科学化的描写法追求对外光的表现。运用色彩的分割理论,即分割法作画。从光学原理看,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与明度。画家们在画面上使用纯色,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这样中间色是在观赏者(离画面有一定的距离)的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 根据这个原理,他们将色调分割成七种原色——即太阳光的七色,作画时即纯用原色小点排列,利用人们眼睛自行把色彩混合,而把调色的工作直接诉诸视觉作用。例如:桃色是用白和红色调成的,但如果把白色和红色摆在一起,不使其混合,观者的眼睛在一定的距离看过去,仍有“桃色”的感觉。他们为了避免在调色盘上调色而造成色彩的混浊,因此尝试以原色小点直接点在画面上,保持色彩本身的纯度和明度,使画面色调鲜明而活泼。因为完全采用短笔触点描的技法,所以“点彩派”就成为新印象派的别名。 新印象派的另一特色是在构图上运用数理的构造,从色彩的细密分割、面全体布局,以至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物远近大小关连,均依固定比例分割、这亦即他们在绘画上大胆导入希腊有名的“黄金分割比例”。从形态关系上追求韵律的统一,纯然以造型手段表现出一种梦幻的诗的氛围。 后印象派 "后印象主义"不是“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 风格的延续,而是对印象主义的突破和叛逆。所谓“后印象主义”并不是一个艺术团体,他们没有宣言,也未举办过作品联展,只不过他们与印象主义有密切联系,但创作倾向又与印象主义不同,后来的美术家为了将他们与印象主义区别开来,冠之以“后印象主义”名称。 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再现和对外光与色彩的描绘,他们强调抒发画家自我感觉,表现主观感受和情绪;在造型方面重视形体结构和构成形的线条、色块、体积;强调艺术不等同于生活形象,即绘画不是科学,要依据画家的主观感觉在创造,因此,后印象主义画家的表现手法夸张,变形,追求个性化艺术语言。后印象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导致西方绘画同文艺复兴以来的传统决裂,至此,一种全新的艺术观念出现了,20世纪西方现代派艺术开始萌芽。 == 代表人 == === 马奈 ===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 1883)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法国巴黎。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三元次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元次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 莫奈 ===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法国画家,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分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在视觉观察方面他无疑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天才。他善于从光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从未发现的某种现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上,从而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他把这种光色明度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各种其它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 === 修拉 === 修拉(Georges Seurat, 1859--1891) 是新印象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出生于一个封闭的宗教家庭,早年在美术学院接收过传统的艺术教育,作品始终带有古典气质。他崇尚理论,把理论看的高于感觉和直觉。尽管他用色点表象对象,但他十分看中对形体的塑造,这与印象主义不同的。1886年展出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是一副最能体现“新印象主义”绘画原理的代表作品。画面人都是按照远近透视安排的,并以数学计算式的精确,递减人物的大小和在深度中进行重复构成画面,画面中领孩子的妇女正好被置于画面的几何中心点。每一个部分都是由上千个并列互补小笔触色点组成的。整个画面在色彩量感中取的了均衡与统一。这幅画开创点彩画的先河,是西方点彩艺术的重要代表作。 修拉的这幅画预示了塞尚的艺术作品以及后来的立体主义,抽象主义和超抽象主义的问世,使他成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者之一。 === 西涅克 === 西涅克(Paul Sianac 1863--1935)是新印象主义的另一位代表画家,以风景画为主。画法单纯,笔触大胆粗放,强化色彩对比,有运动节律。代表作《亚威农的教皇宫》、《早餐》等。《早餐》中光线处理生动细致,但由于过分采用色彩揉擦法,以至于形象不够生动,人物如机器人一般僵硬。 === 塞尚 === 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出生法国南部一个银行家家庭,多次参加印象主义画展,受[[毕沙罗]]的影响较大,作品[[《自缢者的小屋》]]曾参加1874年印象主义第一次展览,代表作品《苹果和橘子》、《温室里的塞尚夫人》 === 高更 === 高更(Paul Gauguin, 1848~1903)出生于法国,35岁开始做一名职业画家,43岁前往法国南太平洋殖民地--塔西提岛,与当地土著民一起生活,这段时间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创作阶段。代表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全画面色彩斑斓,没有透视感,色彩和体形都呈现为装饰画的平面,人物形象单纯幼稚,充分体现了高更那具有原始意味的装饰画风;其他作品《手捧果物的女人》。<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336376635Paul Gauguin 法国 保罗·高更 1848—1903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 - 知乎]</ref> === 梵·高 === 梵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是著名荷兰画家,一生主要创作活动都是在法国完成,《向日葵》是凡高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他的向日葵不在是普通的花,而是有着金黄色彩的太阳之花,是热情、光明和生命的象征。代表作品有《食土豆者》、《星月夜》、[[《夜间咖啡馆》]]。他的艺术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主义影响很大。<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930/18/11005683_594934785.shtml 西方绘画大师-163文森特·凡·高VincentVanGogh(1853-1890年)荷兰画家]</ref> 凡·高把第二幅自画像(即本幅)看作自己神志正常的标志。"我希望你能看出我面孔比过去平静得多了,尽管在我自己看来我的神色比以前茫然呆滞了些。我带有另外一幅,那是我在病中试着画的,不过我觉得你会更喜欢这一幅,我在创作这幅画时有意画得简约质朴些。等你见到老毕沙罗时,把这幅画给他看看。"毕沙罗与凡·高自己看法正相反,这面孔绝非平静,表情也绝非茫然呆滞;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坚定、专注、决不退缩。作者用旋动的冰蓝色笔触描绘出似乎在颤动的背景,背景衬托出身着中产阶级上衣和坎肩、留着桔红色头发和胡须的画面主公,同时画家的面孔又出现了我们所熟悉的气质性光彩。凡·高这幅作品的目的即是暗示自己要恢复信心。他让泰奥把这幅毕沙罗看,这表明他急切地想离开医院,想回到画家群体的环境中去。在同一封信中,他还写道: "一个人毕竟不应该仅仅作画,他还必须跟人见面,必须不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且通过与别人的接触给自己补充思想内容。"凡·高把这幅作品看作自己身心复原和可以重新作画的标志,因此当他回到北方时,便从泰奥那里将它取走,把它带到了奥弗。 这幅作品感动了奥弗的加歇医生,他想要一幅摹绘品。然而凡·高并没有留的摹绘品,不过也许是为了让这位恩人高兴,他采用这幅作品的色调和笔法风格,为医生画了一幅肖像。凡·高的自画像所表现的是现代画家的气质与抱负,是从画家的立场上追求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境界。背景使用灰蓝色的连续曲线,产生如旋涡般的效果。木然的神情与变动的背景形成对比。而他的眼神,就如安东尼阿得所说的,"能把一个人穿透"一般。 == 历史意义 == === 影响 === 印象派是19世纪中叶欧洲艺术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印象派画家以创新的姿态登上法国画坛,其锋芒针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印象派画家吸收了写实主义绘画的营养,在绘画中开始对室外自然光的研究和表现。印象派画家摒弃16世纪以来狭隘的褐色调,倡导走出画室、去户外写生,力求真实地刻画自然,直接描绘阳光下的风景和日常生活。印象派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中,革新了传统的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彩学。还认识到艺术形式的独特审美价值,在形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为现代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此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层出不穷,世界艺术形式的大变革开始了。 === 评价 ===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有学者专门撰文介绍和评价印象派绘画,印象派一词也见于各种文章,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印象派艺术的特点,印象派绘画对现代中国油画产生了深刻影响。一些学者和艺术家把印象派艺术与中国艺术作比较,认为印象派的审美趋向与中国传统绘画之间有着相互呼应的东西。徐悲鸿很重视印象派画家的写生,并对印象派画家运用色彩予以肯定,说他们的画重神韵。林风眠则从绘画革新的途径上对印象派的贡献加以肯定。黄宾虹认识到印象派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有相通之处。 === 成就 === 印象派绘画的最重要成就,就是发现和表现户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间变化。为了捕捉瞬间的“印象”,印象派绘画在构图上往往较为随意,力求突出画面的偶然性,增加画面的生动和生活气氛,凸显对内心主观意象的表达。需要提醒的是欣赏印象派绘画最好不要距画太近,若贴近看则会感觉色彩支离没有混合。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900 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印象派绘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