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191.6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南史·毛喜传 的原始碼
←
南史·毛喜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南史·毛喜传.jpg|缩略图|[https://baike.sogou.com/Alert.e?sp=1 南史·毛喜传]]] '''南史·毛喜传'''出自于《南史》,《南史》由唐朝李延寿撰,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共八十卷,含本纪十卷,列传七十卷,上起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年),下迄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年)。记载南朝宋、齐、梁、陈四国一百七十年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ref>[https://www.2345daohang.com/dianji/63361/ 典籍导航]</ref> ==原文== 毛喜字伯武,喜少好学,善草隶。陈武帝素知之。及镇京口,命喜与宣帝往江陵,仍敕宣帝谘禀之。及梁元帝即位,以宣帝为领直,喜为尚书功论侍郎。及魏平江陵,喜与宣帝俱迁长安。文帝即位,喜自周还,进和好之策,陈朝乃遣周弘正等通聘。及宣帝反国,又遣喜入周,以家属为请。周冢宰宇文护执喜手曰:“能结二国之好者,卿也。”仍迎柳皇后及后主还。 文帝尝谓宣帝日:“我诸子皆以‘伯’为名,汝诸子宜用‘叔’为称。”宣帝以访喜,喜即条自古名贤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余人以启之,文帝称善。文帝崩,废帝冲昧,宣帝录尚书辅政,仆射到仲举等矫太后令遣宣帝还东府当时疑惧无敢厝言喜即驰入谓宣帝曰今日之言必非太后之意宗社至重愿加三思竞如其策。 及帝即位,除给事黄门侍郎,兼中书舍人,典军国机密。宣帝议北侵,敕喜撰军制十三条,诏颁天下,文多不载。母忧去职,诏封喜母庾氏东昌国太夫人,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图其墓田,上亲与缅案图指画,其见重如此。 及得淮南之地,喜陈安边之术,宣帝纳之,即日施行。帝又欲进兵彭、汴,以问喜,喜以为“淮左新平,边人未辑,难与争锋,未若安人保境,斯久长之术也”。上不从。吴明彻卒俘于周。自吴明彻败绩,高宗深悔之,谓袁宪日:“不用毛喜计,遂令至此,朕之过也。” 至德元年,授永嘉内史。喜至郡,不受奉秩,政弘清静,人吏安之。遇丰州刺史章大宝举兵反,郡与丰州接,而素无备,喜乃修城隍器械,又遣兵援建安。贼平,授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征为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道卒。 ==译文== 毛喜字伯武,毛喜年少时好学,善写草书隶书。陈武帝一向赏识他。等到陈武帝镇守京口,命令毛喜和宣帝前往江陵,且敕令宣帝有事向毛喜请教。等到梁元帝即位,以宣帝担任领直,毛喜任尚书功论侍郎。等到魏平定江陵后,毛喜和宣帝一同迁往长安。文帝即位后,毛喜从北周回来,进献两国和好的策略,陈朝于是派周弘正等人前去通问致意。等宣帝回国后,又派毛喜出使周,请求释放家属。周冢宰宇文护握住毛喜的手说:“能结成两国友好关系的,是你啊。”继而迎接柳皇后和后主回国。 文帝曾对宣帝说:“我的每个儿子都用‘伯’作为名字,你的每个儿子应用‘叔’作为名号。”宣帝拿这事询问毛喜,毛喜立即列举杜叔英、虞叔卿等二十多位古代名人贤士上报,文帝阅后称好。文帝驾崩,废帝年幼无知,宣帝录尚书辅佐政事,仆射到仲举等人假托太后的命令,遣送宣帝回东府,当时群臣心存疑虑恐惧,但没有谁敢置一词。毛喜立即驱马入朝,对宣帝说:“今天所下的命令,一定不是太后的意思,事关国家兴亡,望三思而行。”宣帝最终听从了毛喜的计策。 等宣帝即位后,授任毛喜给事黄门侍郎,兼佐中书舍人,主管军队和国家的机密。宣帝计议北侵,敕令毛喜撰写军中制度十三条,下诏颁布天下,因文字太多不予录载。毛喜为母亲服丧而离职,诏封毛喜的母亲庾氏为东昌国太夫人,派遣员外散骑常侍杜缅绘制她的墓田图,皇上亲自和杜缅依照图画给予指点,毛喜就是如此被重视。 等到夺得淮南之地后,毛喜陈述安定边境的策略,宣帝采纳了,当天就实行。宣帝又想出兵彭、汴,拿这事询问毛喜,毛喜认为“淮左新近平定,边民还没有安定,很难和它争锋,不如安定边民守卫边境,这是长久的计策”。皇上不听从。结果吴明彻(派去攻打的将领)被周俘获。自从吴明彻失败后,宣帝深深后悔没听毛喜的话,对袁宪说:“不听毛喜的计策,导致到这个地步,是我的过错啊。” 至德元年,授予毛喜永嘉内史。毛喜到达郡城后,不受俸禄,政治宽弘清明,官吏百姓全都安居乐业。遭遇丰州刺史章大宝起兵谋反,永嘉郡与丰州接壤,但一向没有防备,毛喜于是修筑城壕,修理器械,又派兵增援建安。贼人平定之后,授任毛喜南安内史。祯明元年,征入朝廷任光禄大夫,领左骁骑将军,在入京途中去世。<ref>[http://wyw.5156edu.com/html3/92.html 在线文言文]</ref> ==作者简介== 李延寿,生卒年待考。唐代史学家,今河南安阳市人。贞观年间,做过[[太子典膳丞]]、[[崇贤馆]]学士,后任御史台主簿,官至[[符玺郎]],兼修[[国史]]。他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 《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立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已佚)。《新唐书》对两书评价颇高,称“其书颇有条理,删落酿辞,过本书远甚。”。<ref>[https://www.gushiwen.com/zuozhe/902.html 古诗文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840 中國文學別集 ]] [[Category: 844 唐及五代別集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南史·毛喜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