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33.25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加查拉戰役 的原始碼
←
加查拉戰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加查拉戰役'''<br><img src="http://dingyue.ws.126.net/EC1tNWfNYJmgUBFx5PQDTrrlHTvn7d9ZzZgfHV=JE08ut1546042915130.jpg?imageView&thumbnail=750x0&quality=85&type=jpg&interlace=1"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3g.163.com/dy/article/E469PVVF05435YZI.html?from=history-back-list 圖片來自網易]</small> |} '''加查拉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非戰場]]<ref>[https://www.sohu.com/a/400183406_559864 北非戰場],搜狐</ref> 中一次極其重要之戰役,戰事從1942年5月26日至6月21日,主要發生在[[利比亞]][[圖卜魯格|托布魯克]]附近。 == 戰役過程 == 1942年5月31日,英軍第8軍團司令[[尼爾·里奇]](中持菸斗者)會見屬下指揮官]] 5月27日,隆美尔率領[[德意志非洲军|非洲裝甲軍團]]之主力——[[德國非洲軍]]、[[義大利第20機械化軍]]及[[德國第90輕機械化師]],危險但絕妙地迂迴到盟軍防線南方,因為他相信敵人已經佈下地雷以保衛防線側翼及背後。義大利第10軍在前線攻擊以牽制盟軍,義大利第101機械化師從西面進攻比爾哈凱姆(Bir Hakeim)之窪地,同時在隆美尔左翼的義大利第132步兵師則迂迴到側後。當時,防守比爾哈凱姆的[[自由法國]]第1旅激烈抵抗,其奮戰程度完全超出了隆美尔的想像。而非洲軍發現自己被困於在比爾哈凱姆和托布魯克之間的大釜陣地。 隆美尔採取了多個步驟突破困境:首先,他向西反攻以打通補給通道,因此他向英軍第150步兵旅進攻以突破包圍。之後,他粉碎了盟軍亳無組織的反擊,親率主力向南將自由法軍逐出比爾哈凱姆。隨後,隆美爾所部恢復向東進攻以消滅英軍殘餘部隊。 == 背景 == 隨著1941年底[[十字軍行動]]的成功後,英國第8軍團將軸心國軍逐出[[昔蘭尼加]]地區。但到了1942年1月,[[埃尔温·隆美尔]]獲得新到之步兵及戰車增援,具有足夠力量橫越利比亞,攻佔[[地中海]]海岸之[[托布魯克]]及南面之[[比爾哈凱姆]]。 == 結果 == 6月14日,[[克勞德·奧金萊克]]下令主力部隊向東撤退至[[艾爾阿拉敏]]防線,只留下南非第2軍防守托布魯克。由於英軍曾經堅守托布魯克長達九個月,並於1941年12月於十字軍行動成功解圍,盟國領袖們以為這次也能守住該地;但是,奧金萊克認為盟軍現有兵力已不足以防守托布魯克,因此,下令第8軍團保存實力向東撤退。 7天之後,6月21日,35,000名盟軍向軸心國軍投降,這是繼[[新加坡]]被日軍攻陷後軸心國的另一次重大勝利。 加查拉戰役之失敗及托布魯克之陷落,導致里奇及奧金萊克被解除指揮權,分別由[[伯納德·勞·蒙哥馬利]]及[[哈羅德·亞歷山大]]代替。 攻陷托布魯克之後,非洲裝甲軍團繼續向[[埃及]]推進,於7月1日開始進攻盟軍的[[艾爾阿拉敏]]防線,開啟了[[第一次阿拉曼戰役|第一次艾爾阿拉敏戰役]]。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加查拉戰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