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0.1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农耕民俗文化永放光华(廖兰岑) 的原始碼
←
农耕民俗文化永放光华(廖兰岑)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农耕民俗文化永放光华'''<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7858839/pexels-photo-1785883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农耕民俗文化永放光华》'''是[[中国]]当代作家农耕民俗文化永放光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农耕民俗文化永放光华=== 农耕[[民俗]]文化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朵奇葩。文化是魂魄,是根基,一切物质终将[[消失]],而文化的[[生命]]力亘古长青。 ----------题记 2023年4月1日,丽日蓝天,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正是最美[[人间]]四月天,我有幸随宛城区作协采风团赴“铜瓦店农耕民俗文化馆”采风,所见所感,凝聚笔端,略表二三。 01 “馆纳千村宝贝,心承万代[[文明]]。”“屋内纺车浮往事,门前石磨诉流年。”姚河予区长的两幅撰联,凝炼出了铜瓦店农耕民俗文化馆的精髓。 铜瓦店农耕民俗文化馆,展出面积1200平方米,分4个展区,48个展室,展出藏品30多类,共计3000余件。馆藏展品涵盖了新石器时代以来农耕文明的民俗物品、农耕农机、日常用品、纺车织机、砖瓦模具、交通工具、石磨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铁器、度量器具、合同契约、红色文化、古书典籍、票证票据等20余类。正如袁海东老师撰写的《前言》中介绍和评点的那样,“堂庑寝室、庖厨炊具、牲畜家当,极力还原;农耕器物、日常用品、工匠机具,分类陈设。虽为管窥,然观一物可状劳动场景,睹一形当叹先民智功。” 走进铜瓦店农耕民俗文化展馆,仿佛走进了遥远而漫长的农耕时代,似有时光倒流、历史重现之感。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的我,对农耕生活曾经亲睹并亲历过。目睹展馆里珍藏的各种“老物件,”以及复原的一些建筑和劳动生活场景,童年时奶奶和妈妈纺线织布、漂染剪裁、缝衣装被的情景,还有父老乡亲们从事的各种农事活动,瞬间都一一浮现在了眼前。 我知道那斑斑驳驳的犁耧上,浸透的是先辈们辛勤劳动的汗水。那锄把杈把上的“包浆,”是祖宗们经年累月用双手打磨抛光的。站在那破旧的织布机前,仿佛听到了当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般的叹息。目睹那原始的水车,好似欣赏到了老水磨唱出的吱吱呀呀的优美曲子。触摸着铁匠铺陈列的打铁工具,那叮叮当当的清亮节奏,似乎又在耳旁响起。“犁耧播下文明种,汗水浇开幸福花,”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 牛拉的木车、驴拉的石磨,土坯和茅草搭成的农舍,使人回想起了“二亩耕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小农经济生活。那自由觅食的鸡鸭和看家护院的忠犬,使人油然而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闲适和怡然。“水磨吱吱最喜这般真趣味,渔歌袅袅重温那段好时光。”宛城区楹联文化研究会会长朱启亮的一幅撰联,抒发出了对悠然自得的旧时光的怀念,让我们心向往之。农耕生活,有苦有乐;农耕文明,万代传承。 02 “铜瓦店”历史悠久,经济繁荣,人杰地灵,文化灿烂。 明清之际,河南南阳府所辖的南阳县有四大名镇,依照当时的繁华程度,分别被誉为“金赊店、银石桥、铜瓦店、铁安皋。”“铜瓦店”之名,即由此而来。 展馆《前言》中,把铜瓦店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状况,介绍得十分详尽而确切,且文字典雅优美,不妨抄录而借以记述。 “两千多年来,其地名几经变迁,汉时名小长安,晋为林水,元代始称瓦店。古镇地借淯水之利,河有舟船通江汉,岸有官道连京湘,交通便利,历来为兵家所重,或驻军,或设驿,供给官军资用,沟通官府信息,一环一扣,驿站之要职也。又有商客行旅,多会于此,北物南货,互通有无,千年繁华,虽历经战乱而不衰竭,凸显宛襄道中重镇要地。灵地当出杰人,为承继大业,兴复汉室,刘文叔起兵于斯地,开创光武盛世;因不满旧制,为革故鼎新,改造天下,徐万年启程于乡里,襄助辛亥首义。” “铜瓦店之名,名之于经济,更名之于教育,民风勤劳淳朴,崇尚礼节,多行善举。重视子孙之传道授业解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意。进士举子,捷报频传乡里,武生秀才,心存报国之志,文化之风,飘荡乡间,且世代相传,延续至今。斯水斯土,滋养万千人才,身在外为国奉献,名在乡荣于故里。” 03 “铜瓦店农耕民俗文化馆”的开办者刘国方老师,是一个书法造诣颇深、对农耕民俗文化无比挚爱的文人,更是一个有追求、有情怀、有担当的有志之士。 刘国方是南阳市第十中学的高级教师,同时还拥有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宛城区政协委员、中国书协会员、宛城区书协副主席、南阳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南阳书画院副院长、东北石油大学兼职教授等10多个闪光的头衔。宛城区作协主席刘平家为其所作的《刘国方先生传》,开篇有一段文字,介绍了刘老师是如何自幼蒙受庭训学习书法的: “幼聪慧,入学,绩优。家贫,懂事早,年齿六七岁,即替家分忧。拾柴,放羊,割草,挖野菜,极吃苦。后因乏资,初中辍学,事农活。伤力,筋骨疼痛,久治未愈。为谋生,学木工,刻印章,且贩青菜、卖红薯,尝雪地夜宿街头。尝念’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欲自求人生路。是时,其父乃誉满乡里之书法家,于二王、颜柳皆研习,有成。国方至敬佩,随习书。” 由此可知,刘老师幼承家训而结缘翰墨,出身贫寒而自强不息,亦农亦文耕读传家,书香熏陶出类拔萃。他六十载砚田不懈,笔耕不辍,终有大成。其作品发表于多家知名报刊,十余次获省奖和国奖,在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地展出,被一些艺术馆和收藏家收藏。事迹见诸于众多媒体,多幅作品被镌刻于各大景区,一幅精品被刻入北京奥运纪念碑林。数次出版个人书法作品集。 刘老师不仅热爱书法艺术,还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曾多次进行义卖和捐赠,资助桑梓和山区的贫困学生。 参观农耕民俗文化展时,当我问及刘老师为什么在退休后突然对“老物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投入了那么大精力财力办起了展馆时,他的一番话道出了原委,同时也展现出了他的情怀和追求,令人肃然起敬。 他说,我个人的财力是及其有限的,助力贫困学子可以说杯水车薪,只能略表心意,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于渔。要想让莘莘学子奋发有为,必须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使其自强不息。我国的农耕时代十分漫长,先民们以劳动创造了一切,农耕民俗文化成为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代相传。《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曾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毛主席曾说过:“高贵着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 实践出真知,付出有回报,劳动人民最伟大,榜样的作用不可小觑,精神的力量无与伦比。 展馆《前言》的结尾部分,更能说明刘老师建馆的宏愿:“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五千年的传统农耕文明正在由现代文明取代而逐渐烟消,保留珍藏之任迫在眉睫。当代之机巧,皆是先民心血浸润,某些器物,令今人智慧反不能及,若由其陨散,实为当世之憾,增强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之觉悟,实乃美丽乡村、文化复兴之善举。且藉以旧物对后生开展研学拓展实践教育,对当代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之从中感知先民战天斗地、钻木取火、刀耕火种、兽皮遮体的初级文明,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中体悟到这样的道理:劳动创造了智慧,劳动创造了发明,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幸福,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创造了一切,从而在人生道路上不懈努力,积极进取,厚植家国情怀,担当责任使命,努力奋斗,建功立业,助力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力量。此乃建馆之要旨意、馆主之宏愿也。” 04 文化是魂魄、是根基,一切物质终将消失,而文化的生命力亘古长青。 关于文化的定义有很多,其中一个比较为大多数人认可的是:文化,是指人类生产或创造的,而后传给其他人,特别是传给下一代人的每一件物品、习惯、观念、制度、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文化,其实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习性,是特定人群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巨手,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转化为强大的力量。我们农耕文化的力量就是这样巨大。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历史、实践和[[民族]]之中,具有物质[[力量]]难以匹敌的[[精神]]力量。文化的力量,是一个民族的重量,一个国家的分量,一个社会的体量。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民族的独立和振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幸福和安康,都离不开文化的力量[[支撑]]。我们农耕文化的力量就是这样强大。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是魂魄、是根基,一切物质终将消失,而文化的生命力亘古长青。一个国家的经济富强,文明昌盛,都离不开文化的力量。在当今社会,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要使城市[[发展]],社会[[进步]],就必须加强文化的建设,发挥文化的无穷力量。有一种说法认为,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10年比的是[[经济]],50年比的是制度,100年比的是文化。仔细[[品味]],不无道理。21世纪的今天,文化的比拼与较量,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战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软实力作用。 农耕民俗文化是我国的国粹,是我国文化大观园中的一枝奇葩。我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农耕文化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忘来时的路,把根永留住。 癸卯年仲春的铜瓦店采风活动,使我饱览了农耕文明的洋洋大观,享受了民俗文化的饕餮盛宴,满足了与日俱增的怀旧感,也经受了一场精神的洗礼。由是而致敬先民,感念祖辈,诚谢刘国方老师和为展馆提供场地的鲁国甫先生,并共庆铜瓦店农耕民俗文化馆的开办开展。<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70862525 个人图书馆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农耕民俗文化永放光华(廖兰岑)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