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47.1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傣族孔雀舞 的原始碼
←
傣族孔雀舞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傣族孔雀舞</big>'''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716/0a82833df1bc4a6797f7057fe8728e01.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241431661_99936334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傣族孔雀舞 申报地区: 云南省瑞丽市 批准时间: 2006年5月20日 遗产类别: 传统舞蹈 非遗级别: 国家级 |} '''傣族孔雀舞''',[[云南]]省[[瑞丽]]市民间传统舞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ref>[https://www.sohu.com/a/241431661_99936334 民族艺术|傣族人的孔雀舞 ]搜狐</ref> 傣族孔雀舞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傣族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 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27 。 == 历史渊源 == 傣族舞历史悠久,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来民间纷纷效仿,经过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东汉时,傣族首领曾多次派遣使者到洛阳表演孔雀舞、[[魔术]]、[[杂技]]等。可见,孔雀舞在当时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傣族孔雀舞受到了各级艺术管理部门和艺术表演、艺术研究机构的重视。 20世纪50年代初,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都成立了民族文工团,60年代初又建立了县级民族文工队,此时的傣族孔雀舞经过毛相等人的不断发展,也成为了中国国内和国际中比较有名气的民族舞蹈 。 == 舞蹈特色 == '''表演流程''' 傣族孔雀舞有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歌舞剧]]之分。表演时,舞者身带形似孔雀的装饰,脸戴尖塔形白净菩萨面具,单人舞戴女面具,双人舞戴一男一女面具。跳舞时,模仿孔雀的各种动作,从出窝开始、下坡、起舞、找水、照影、饮水、夕照、最后到展翅飞翔,整套动作有严格的步伐、方位和动作组合,以雕塑性舞姿造型为主,着重表现孔雀的温顺乖巧、美丽善良和婀娜多姿 。 '''舞蹈风格''' 按照舞蹈风格来区分,孔雀舞可归纳如下三类:第一为雄孔雀舞。民间多眺此舞,膝部起伏刚韧,舞姿有明显的"三道弯"特点。第二为雌孔雀舞。在民间多由男子表演,膝部起伏柔韧缓慢,舞姿优美动作细腻,并常有拱胸和肩的转动,体现其含蓄、妩媚的形态,鼓点轻盈缓慢。第三为小孔雀舞。常采用快速的小颤和保持半蹲状态的矮步,小腿灵活轻巧,常用连续的小耸肩,鼓点快速而轻巧 。 '''动作特点''' 傣族孔雀舞的动作特点是提颈挺身,提神竖耳,以双臂的动势,"三道弯"的躯体和翻转的手腕,表现孔雀的警觉和自信;以碎步飞跑和原地转圈,表现了孔雀的从容和恬静。这样,孔雀舞就不仅是孔雀形象行为、生活习性的艺术再现,更是以舞蹈语汇将孔雀拟人化之后所寄托的美好愿景和寄寓的理想和希望 。 == 传承保护 == '''传承价值''' 傣族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傣族孔雀舞具有维系民族团结的意义,其代表性使它成为傣族最有文化认同感的舞蹈 。 傣族孔雀舞是傣族先民情趣的流露,也是神人叙事性的肢体语言,在孔雀舞飘逸动态结构背后,蕴涵着傣族人家丰富的生命意义。它昭示着艺术起源于人类对大自然的模仿与崇拜,构建起了一个芸芸众生普通灵魂能够进入的艺术、精神的空间,也构建了傣族民众族群识别的标志和强化生命记忆的境象,是傣族民族历史上最具有生命意义,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的一种舞蹈 。 '''传承人物''' 旺腊,男,傣族,1946年生,云南瑞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孔雀舞代表性传承人 。 约相,男,傣族,1948年生,云南瑞丽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孔雀舞代表性传承人 。 '''保护措施''' 2019年6月,由瑞丽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瑞丽市文化馆、瑞丽市傣学会承办的傣族民间传统孔雀舞培训班在瑞丽市江边广场傣族博物馆正式开班,这次培训活动邀请到傣族架子孔雀舞省级传承人喊思、瑞丽市文化馆舞蹈辅导员张丽梅、岩占瑞为学员授课,授课内容有傣族孔雀舞基本手位和傣族传统架子孔雀舞基本动作,其中以孔雀舞的孔雀走动、飞跑、蹲、跳、出走步、点步、辗步、蹲跳、饮水、晒羽、展翅、抖翅、蹬枝、开屏飞翔等动作为重点授课内容,加强傣族徒手孔雀舞和架子孔雀舞的基本功培训,大力培养瑞丽非遗项目孔雀舞传承人 。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瑞丽市文化馆获得"傣族孔雀舞"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6月,入选云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 参考来源 == [[Category:900 藝術總論]]
返回「
傣族孔雀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