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222.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佛法概论 的原始碼
←
佛法概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佛法概论</big> ''' |- | [[File:佛法概论.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书名;佛法概论 作者;印顺 ISBN;9787532521593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8-6-1 开本;大32开 |} '''佛法概论'''为[[作者]]的代表作,为诸多佛学院采取为教材,也是很多学佛进入佛法殿堂的入门书。作者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全面、系统介绍佛教基本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不少观点发人所未发,极其精辟,富有启发性。 ==版权信息== 版 次:1 页 数:164 字 数:140000 印刷时间:2008-5-1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4 I S B N:9787532521593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 本书虽名为"概论",但与一般所流通的概述、通论类著作不同的是,它并非仅将一些常识性的概念作系统的编排,予以通俗的介绍,甚或在各类相关的著作中寻章择句,作些剪贴功夫而已。作者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在全面、系统介绍佛教[[基本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不少观点发人所未发,极其[[精辟]],富有[[启发性]]。 ==作者简介== [[印顺法师]],[[浙江]][[海宁]]人。1930年于[[福泉庵]][[清念老和尚]]座下剃度,法号印顺。旋赴天童寺受具足戒,得戒和尚为[[圆瑛长老]]。先后讲学于鼓山佛学院、闽南佛学院、武昌佛学院、汉藏教理院、法王学院等。去[[台湾]]后,曾任善导寺住持方丈,并创建台北[[慧日讲堂]]、新竹福严精舍、嘉义妙云兰若、台中华雨精含。<ref>[http://www.lianhua33.com/la/la13.htm 佛法概论] , 莲花山居士网 </ref> [[印顺法师]]著作论述等身、讲学不缀,撰书四十余种。其中,影响佛门僧俗最大的是早期结集的[[《妙云集》]]二十四册。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其[[《中国禅宗史》]]一书的创见而授予博士学位。 [[印顺法师]]毕生推行人间佛教,被誉为"[[佛国瑰宝]],[[法门巨将]]"、"[[玄奘]]以来第一人"。<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214629/ 佛法概论] , 豆瓣 </ref> ==本段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法与法创觉者与奉行者 第一节 法 文法义 意境法 归依法 第二节 佛法的创觉者──佛 觉苦觉乐觉中道 即人成佛 自觉与觉他 第三节 佛法的奉行者──僧 建僧的目的 六和敬 事和与理和 第二章 教法 第一节 能诠的教法 能诠与所诠 诠表 第二节 教典略说 圣典的编集 教典的语文 第三章 有情--人类为本的佛法 第一节 佛法从有情说起 有情的定义 有情为问题的根本 第二节 莫辜负此人身 人在有情的地位 人类的特胜 第四章 有情与有情的身心 第一节 有情的分析 三处观 蕴观 处观 界观 第二节 有情与身心的关系 有情的神化 无常相续的有情论 第五章 有情的延续与新生 第一节 有情的延续 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四食 第二节 有情的出生 四生 生命的由来与化生 第六章 有情流转生死的根本 第一节 生死根本的抉择 无明与爱 我见与识 第二节 情爱的活动形态 恋旧与趋新 逐物与离世 存在与否定 第七章 关于有情流转的业力 第一节 行业的发见与价值 业与行 业感说的价值 第二节 业及依业而有的轮回 业的本质 业的类别 从前生到后生 第八章 佛法的心理观 第一节 心意识 意为有情的中枢 依意生识 心及三者的综合 第二节 心与心所 认识的过程 善心所与恶心所 第九章 我们的世间 第一节 世间的一般情况 世间 须弥山与四洲 天魔梵与三界 第二节 人类世界的过去与未来 世界的成立 人类社会的演进 未来的世界 第十章 我论因说因 第一节 佛法以因缘为立义大本 总说 无因邪因与正因 第二节 因缘的类别 三重因缘 二大理则 第十一章 缘起法 第一节 缘起的定义与内容 缘起的定义 缘起的内容 第二节 缘起的流转与还灭 缘起的流转 缘起的还灭 第十二章 三大理性的统一 第一节 三法印 略说 三法印的真实性 三法印的实践性 第二节 三法印与一法印 从无我中贯彻一切 三法印即是一法印 第十三章 中道泛论 第一节 人类的德行 从神到人 从少数人到多数人 从人类到一切有情 第二节 正觉的德行 依法修行的现觉 正觉的生活 第十四章 德行的心素与实施原则 第一节 德行的心理要素 道德的意向 道德的努力 道德的纯洁 第二节 德行的实施原则 从平常到深刻与广大 德行深化的真义 第十五章 佛法的信徒 第一节 信徒必备的条件 归依三宝 受持五戒 第二节 佛徒不同的类形 在家众与出家众 声闻与辟支佛 菩萨 第十六章 在家众的德行 第一节 一般的世间行 人天行 正常的经济生活 合理的社会生活 德化的政治生活 第二节 特胜的信众行 五法俱足 六念 在家信众的模范人物 第十七章 出家众的德行 第一节 出家众与僧伽生活 出家与入僧 僧团生活的一斑 第二节 解脱的正行 八正道 道的必然性与完整性 道的抉择 第十八章 戒定慧的考察 第一节 戒 忏悔与持戒 持戒与慈悲 第二节 定 离欲与定 定与神通 第三节 慧 闻思修与慧 慧与觉证 第十九章 菩萨众的德行 第一节 菩萨行通说 空与慈悲 从声闻到菩萨 第二节 从利他行中去成佛 三心 依三心修六度 依六度圆满三心 第二十章 正觉与解脱 第一节 声闻的解脱 次第证果 生死解脱 涅盘 第二节 佛陀的正觉 正觉与解脱的特胜 佛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附录 印顺法师与《佛法概论》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d0811qaro91|480|270|qq}} <center>佛法概论P7(2008年视频)</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返回「
佛法概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