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6.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乙类消费物价指数 的原始碼
←
乙类消费物价指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乙类消费物价指数</big> ''' |- |[[File:甲类消费物价指数.jpg|缩略图|居中|[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p3.qhimg.com%2Ft01cfa18d222a6d6781.jpg&refer=http%3A%2F%2Fp3.qhimg.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jpeg?sec=1640327138&t=db9469529bf16e341c05ed6d699a8125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乙类消费物价指数 |} '''乙类消费物价指数'''是香港消费物价指数之一。反映香港占总户数30%的中等收入家庭开支水平和消费物价的指数。编制基期与甲类消费物价指数相同,分别为1973年7月至1974年6月,1979年10月至1980年9月,1984年10月至1985年9月,1989年10月至1990年9月,及1994年10月至1995年9月。基期的指数为100。乙类消费物价指数所反映的每月平均家庭开支水平,比甲类的家庭高得多。1973~1974年基期反映的月平均消费为1500~2999元;1979~1980年为3500~6499元;1984~1985年为6500~9999元;1989~1990年为10000~17499元。与此相适应,各类消费支出的权数也与甲类略有不同。以1989年10月至1990年9月的基期为例,食品为35.34%,住房为23.77%,燃料及电力为2.36%,烟酒为1.64%,衣着为7.23%,耐用品为5.12%,杂项物品为5.89%,交通费为7.5%,劳务为11.08%。乙类消费物价指数1994年147.7,比上年上升8.6%,1995年为161.3,比上年上升9.2%,1996年比上年上升8%。 指数涵盖香港约百分之三十的住户,在基期(base period)(即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时的每月开支范围为18500港元至32499港元之间。由于自1999/2000年以来物价已有转变,乙类消费物价指数住户的每月开支范围,以2004年的价格计算大约相等于17000元至29800元之间。政府统计处会根据乙类消费物价指数,加上甲类消费物价指数和丙类消费物价指数涵盖的所有住户的整体开支模式,编制一项综合消费物价指数(Composite CPI)。这指数的按年变动率,一般用以反映整体消费物价通胀。 现时政府统计处会每月分布一次最新的乙类消费物价指数及相关的数据分析。2005年11月的乙类消费物价指数上升了1.8%;截至该月止的三个月内,乙类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一年前同期上升1.8%;截至该月止的十二个月内,乙类综合消费物价指数较一年前同期上升1.0%。 ==消费物价指数(CPI)==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是一个月内商品和服务零售价变动系数。 居民消费价格统计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一方面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进行经济分析和决策、价格总水平监测和调控及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指标。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变化对比、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 ==消费价格指数基本功能== (1)度量通货膨胀(通货紧缩);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水平上说明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2)国民经济核算;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需要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以及GDP平减指数,对GDP进行核算,从而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3)契约指数化调整;例如在薪资报酬谈判中,因为雇员希望薪资(名义)增长能相等或高于CPI,希望名义薪资会随CPI的升高自动调整等。 (4)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能够购买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 (5)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提高意味着实际工资的减少,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意味着实际工资的提高。 (6)CPI对股市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股价上涨;物价下跌,股价也下跌。 <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83663229 消费物价指数(CPI)],知乎,</ref> ==香港经济数据里的甲类,乙类,丙类消费物价指数如何区分?== 无论任何一个国家的CPI统计目的只有一个,追踪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各类消费品的价格波动。而要做到这一点要分两步:第一,在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确定跟踪对象,获得相应数据,并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类别;第二,确定各层次的权重,形成权重体系。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消费习惯不一样,马云的菜单和乞丐的菜单肯定是不一样,怎么办?所以有城市和农村两组CPI,这是中国二元结构明显下,一种粗暴的解决办法。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会公布甲类、乙类、丙类三个CPI,这是严格按收入水平划分的。将香港所有的人的收入水平从低到高排序,前50%的人对应甲类,接下来的30%对应乙类,接下来10%对应丙类,可以看到李嘉诚的消费习惯并没有包涵在香港的物价指数里,为什么忽略这10%的富人,因为人家有钱!物价爱咋变咋变,我该咋花钱咋花,统计出来给谁看?有什么用?关键的是,李嘉诚会告诉你他把钱花哪了吗?香港的权重体系每5年变动一次,最近一次是2014年10-2015年10月,还没有最新的测算结果。而据2009年10-2010年10月为基期的调查中,甲类CPI住户的支出水准平均在4,500 元至18,499 元间,乙类18,500 元至32,499 元之间,丙类在32,500 元至65,999 元之间。(港元)<ref>[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813357/answer/136996965 香港经济数据里的甲类,乙类,丙类消费物价指数如何区分?],知乎,</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50 經濟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乙类消费物价指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