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47.1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乔治埃略特 的原始碼
←
乔治埃略特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File:乔治埃略特1.jpg|缩略图|右中|40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乔治埃略特&step_word=&hs=0&pn=13&spn=0&di=35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 原圖鏈接][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3711895.html 来自界面网]]] '''乔治·艾略特''' 乔治·艾略特,[[英国]]作家。 原名 :[[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 1819年出生在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 19世纪英语文学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 与[[萨克雷、狄更斯、勃朗特]]姐妹齐名。 中文名 : [[乔治·艾略特]] 外文名 : George Eliot 别 名 :玛丽·安·伊万斯 性 别 :女 国 籍 : [[英国]] 出生地: [[英国华威郡]] 出生日期 : 1819年11月22日 逝世日期 : 1880年12月22日 职 业 :[[小说家]] 毕业院校 :[[贝德福德学院]](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主要成就 : 英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代表作品 《亚当·比德》、《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米德尔马契》等 ==人物履历== [[File:乔治埃略特2.jpg|缩略图|右中|40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乔治埃略特&step_word=&hs=0&pn=48&spn=0&di=605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 原圖鏈接][http://www.51wendang.com/doc/c50d2c61453e4689afcd4a72 来自无忧文档网]]] 乔治·艾略特,原名玛丽·安·伊万斯(Mary Ann Evans), 出生在华威郡一个中产阶级商人家庭( 父亲曾是木匠,后暴发成为房地产商人)。 三十几岁时,她因翻译工作而开始文学生涯, 之后还担任“西敏寺评论”杂志的编辑; 在此期间经由介绍,她认识了一生的挚爱[[刘易斯]](George Henri Lewes), 刘易斯已有妻室,但艾略特依旧不顾外在压力,与其同居;两人随后迁居[[德国]]; 回国后,虽不容于当时社会, 但两人仍恩爱幸福,在工作与生活中,相互扶持。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00035/05b0hzKoSheXV5Q1WoPiTOt2UIGPnYhvRLr08JmKTYf9s7HecWiysbT3M6e8lvPI7yyaPLK6IYN8Mo291cbYeFSkJh9DbhjuUJFhHuBTWaI7SavBXg7 假小子”作家乔治-艾略特],凤凰网,2019年04月17日 </ref> 由于曾在两所宗教气息浓厚的学校就读,艾略特受宗教影响颇深; 平日最喜研究语言,拉丁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希腊文皆能通晓。 她一生笃信宗教,却依然极富怀疑精神,一八四一年,随父迁居考文垂, 结识自由思想家查尔斯·布雷,受其著作影响,艾略特遂放弃[[基督教]],强烈质疑宗教。 因之,在其著作中,偶见其对宗教的理性批判。 因为爱人刘易斯的鼓励, 艾略特年近四十岁才开始写作,发表文章于杂志上; 一八五九年,才真正发表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亚当·比德》, 这部小说一年内再版了八次,受欢迎程度不在话下; 一八五九年以后,她发表了两部极为成功、 著名的有《织工马南传》与《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奠定了在[[英国文坛]]的地位。 之后,一八六三年的《罗慕拉》,一八六六年的《菲力克斯·霍尔特》,一八七二年的《米德尔马契》, 一八七六年的《丹尼尔·德龙达》,更是经典之作,成就非凡。 艾略特情感路上有深刻真挚之真情相伴。 爱人刘易斯对其影响甚钜,二人挚爱弥坚, 一八七八年,刘易斯去世,艾略特痛不欲生,但仍发奋完成爱人之遗作 两年后,艾略特更下嫁小她二十岁的[[约翰·克劳斯]](John Cross),二人情深意浓, 但艾略特却在同年十二月便病故了,结束了她平凡却又丰富的一生。 ==写作特点== 乔治·艾略特是位描写的大师,她不仅擅长描写人物的外貌,而且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 这些成段的细致入微的描写把她的人物一下子拉到了读者的面前——真实而亲切。 著名批评家[[阿巴·伍尔逊]]说过,[[多萝茜]]"是所有小说人物中最美丽,最高尚的女主人公。 " 让批评家得出这个结论的恐怕少不了小说中对人物外貌和内心的描写, 乔治·艾略特所塑造的人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而不像有的批评家所说的是"狭隘的[[维多利亚]]时期道德教条"的传声筒。 作者本人也曾辩解说:"我的作用是美学意义上的陶冶, 而非充当教化的老师——我的目的是要唤起社会道义所呼唤的高尚情感,而不是为社会规定什么。"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作者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的是其艺术感染力而不是别的东西,而且她出色的人物塑造技巧使她达到了这一"目的"。 然而,正如另一位英国小说家[[伍尔芙]]所说,"专心阅读乔治·艾略特,就是发现我们对她了解得多么少。 "更多地了解这位作家,更好地领略其作品的艺术魅力还有赖于广大读者的悉心阅读和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 索本先生和罗莎蒙德等人的外貌和内心的描写也是十分成功的,她几乎使我们相信了"[[相由心生]]"的说法, 因为她的描写是对相对零散的故事情节的一种抽象和总结,使 代表作品,小说人物有了更清楚的轮廓。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话语和他的性格是紧密相关的,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话语都有不同的话语风格。 在小说创作中,小说人物话语的设计是决定人物塑造成败的关键。 这些人物不同的话语特征首先表现在语体风格的不同。 ==作品欣赏== '''长篇小说''' 《亚当·比德》(Adam Bede,1859)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The Mill on the Floss,1860) 《织工马南传》(Silas Marner,1861)。 《罗慕拉》(Romola,1862-1863) 《费利克斯·霍尔特》(Felix Holt,the Radical,1866) 《米德尔马契》(Middlemarch,1872) 《丹尼尔·德龙达》(Daniel Deronda,1876) '''其他作品''' 《教区生活场景》(Scenes of Clerical Life,1856-1858) 《撩起的面纱》(The Lifted Veil,1859) 《雅各布哥哥》(Brother Jacob,1864) 《西班牙吉卜赛人》(The Spanish Gypsy,1868) 《朱巴尔传奇诗集》(The Legend of Jubal and Other Poems,1874) [2]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00035/63a4OVCuOwF43itKY09PdIVnIgiADzpY9pBy179x1z97oTPQ7jxWBUHSnmVjzM1XKR3rIHFGmK03Ta2xGkfEypsq0GJ_cEaPusQJcpsgUtxt2igxPT0QBV 艾略特改变了一代人的诗风],凤凰网,2019年04月17日</ref> 《西奥弗拉斯特斯·萨奇的印象》(The Impressions of Theophrastus Such,1879) ==综合评估== [[ File:乔治埃略特3.jpg|缩略图|右中|400px|[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乔治埃略特&step_word=&hs=0&pn=35&spn=0&di=32010&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0& 原圖鏈接][http://www.sohu.com/a/150679952_653342 来自西典军校网]]] 矛盾统一尽管对一些批评家而言,将悲剧与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是荒谬的 因为传统悲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超越现实的艺术;然而,20世纪中后期,这两者的结合及其重要性已得到承认 ,被认为是"19世纪中期最伟大的文学现象之一"的《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正是成功地将悲剧与现实主义结合的杰作。 主人公麦琪的死体现了传统悲剧结构与现实主义的统一。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强调了悲剧主人公的重要性,指出悲剧人物必为男性、[[身名显赫]], 而且性格"必须善良",最后陷入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作为现实主义作家,乔治·艾略特在书中讲述的是普通人的平凡经历,而且[[主人]]公是女性。 但从人物性格的刻画上看,她保留了传统悲剧性格的原则。 她在为这部小说所受到的批评进行辩护时说, "如果艺术的道德规范不允许真实反映一个人本质高尚却不能犯错误———这个错误使他或她高尚的灵魂受到折磨——— 那么,我认为这种道德规范太过浅薄,有必要对其进行补充以达到与人复杂的心理一致。 她的话几乎就是对亚里士多德悲剧主人公定义的阐释。 在书中,麦琪纯洁、善良、热情、坚强,与她身边冷漠、狭隘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但她天性冲动、缺乏理智,最终做出社会、家人以及她自己都无法宽恕的事, 以致心灵承受巨大的痛苦。在麦琪身上体现了传统悲剧人物性格品质的矛盾统一。 由于受费尔巴哈等思想进步人士的影响,乔治·艾略特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与宗教决裂,并拒绝上教堂 然而,在艾略特的一生中,她都试图在心中确立起一种对上帝的态度。 她既受到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又充满了对基督教的怀疑和叛逆;她既不信上帝, 又对一切虔诚的宗教感情寄予深切的同情与理解;她既无法完全接受[[基督教]],也无法完全抛弃上帝和宗教。 因此,在她的作品中,她对上帝的质疑与依赖彼此共存,相互交织。 最终,在批判宗教神学及形式的过程中, 乔治·艾略特逐步形成了自己以人为本和以爱为核心的基本宗教思想———上帝就是爱。 在她的心目中,上帝仍然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只不过上帝的概念和宗教信仰的实质已发生了变化。 她心造的、理想的上帝是一个不同于基督教的上帝,是一个从自身的认识来感知的上帝。 在她的宗教中,"爱"具有起源的意义,人的本质在实践上,最高的和首要的原则必须是人对人的爱和人对自然的爱。 在宗教伦理中,爱往往被看成善的集中表现。 "爱"在这里具有双重意义:首先是对神的爱,其次是对他人的爱。在基督教传统中,人既应当爱神,也应当彼此相爱。 从某种意义上讲,艾略特是认同这种宗教思想的。 所不同的是,她认为爱神的表现并非是给神供祭品、唱赞歌、添香火,而是"廉洁、宽厚、仁慈去对待[[芸芸众生]]"。 艾略特与其他浪漫主义作家一样,强调感情作为人的本能不应受到理性和社会文明的压抑, 希望通过揭示人们的内心情感生活来表现人类的向善本质。 艾略特也用她所汲取的各种新知识、新思想营造小说的主题及哲学意蕴 翻译施特劳斯的《耶酥传》和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实质》使她确立了人文主义宗教观,摒弃了神学意义上的上帝; 从[[施特劳斯]]的理论、斯比诺萨(Spinoza)的《伦理学》,她演绎出自己的"同情学说"(doctrine of sympathy) 主张尊敬平凡的事物,同情人性的弱点,珍视人面对生活的挫折时表现出的勇气和忍耐。 此外,艾略特得益于费尔巴哈的人文主义、乔治·康布(George Combe)的颅相学决定论,构筑了她"[[因果报应]]"的观点。 费尔巴哈认为相信上帝的旨意就是相信人自己,相信自己该有所得(失)。 康布的颅相学的原则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其观点,而观点又取决于其[[颅骨]]的构造。 他在《人的构造》一书中既强调颅相学的决定论,也突出了人思想的变通性,坚信人类的进步。 这就是为何艾略特小说在体现因果法则的同时,对人类及社会的进步也抱有深信不移的态度。 [3]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4100035/8f37z_9m5-h8SSVqyBc7pYwb2ngqUZl2CH7UkrVQed4l2eamXQ_R8atXZuDEELEQdJpMf_SudJNrJXgoK-X6VoF3s9SKfPlIEYxgxjynxeg_kt9SQcL3EvibtE 文明启示录:乔治-艾略特(上)],凤凰网,2019年04月17日</ref> ==参考资料== [[Category:小说家]] [[Category:英国人]]
返回「
乔治埃略特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