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8.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丹风镇 的原始碼
←
丹风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丹凤镇'''位于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城东南10公里处,是师宗县人口最多、交通最发达、区位优势最明显、人力资源最丰富、社会经济最繁荣、文化最活跃的乡镇,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21个村委会5个社区156个村民小组,世居汉、回、彝、壮、苗等民族,2006年底共有22763户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6633人。东南与五龙、龙庆、彩云毗连,西与雄壁、[[葵山]]接壤,东北与[[罗平县]]相邻,北与竹基相接。国土面积450.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8885.84亩,其中水田15308亩。<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丹风镇] </ref> ==地理== 地质主要以岩溶山地为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2232.7米,最低海拔1750米,年降水量1204.6毫米,蒸发量1700毫米,最大风速15-18M/S,年平均气温13.9度,平均日照数1500-1700小时,有效积温4000℃左右,无霜期344天,水利化程度达69%。境内主要河流有子午河、二允河、通玄河、官庄河、米车河,有溜子田、小石山、色从、小同等大小水库10座。南昆铁路、国道324线和省道师弥线穿镇而过,有火车站3个,汽车客运站3个。经济来源以烤烟、蔬菜、花卉、养殖、商贸、加工、运输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水稻等。 '''党建工作''' 2006年丹凤镇党委深入实施"云岭先锋"工程和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妥善处理发展、稳定、和谐的重大问题。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圆满完成乡镇合并。围绕 "一亮二定三带四强"主题,切实抓好全镇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全镇21个党总支85个党支部1133名党员参学。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即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总支)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镇党委还开展"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为基层上党课"活动,全年共开展"上党课"活动104期,参加听党课党员4500余人次。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 "十六"字方针要求,审批转正党员52名,预备党员43名,列入积极分子考察对象132名,改善了党员队伍结构,壮大党员队伍,保证基层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 两镇撤并以后,为进一步优化干部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把有能力的人选拔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公平、公开、公正、透明地选用人才,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尽其才。镇党委继续以"领导当楷模,机关作表率,基层树形象"为要求,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理论方针政策,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和完善请销假制度,实施年度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继续推行领导干部联村制度,全镇干部职工根据各自的情况选择与村(社)挂钩,实行奖惩与工作实绩挂钩,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意识。结合建党85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开展党史、《党章》的学习活动。全面推行"工作效率跟踪制",建立和完善《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学习制度》等。<ref>[http://www.sc.chinanews.com.cn/zttp/2021-04-26/1 | 地理] </ref> ==乡镇建设== '''新农村建设''' 按照中央、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实施"万元增收计划"为重点,以改善村庄环境为突破口,以开展"三校进村"和"能人带动工程"为手段,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典型示范、整村推进"的原则,组织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全市"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设村的新村、海晏和糯白的各项建设工作进展顺利。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深入我镇调研"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2007年在继续抓好以上三个市级重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将把西华、牛宿等村(社)立为全镇"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重点建设村。2006年,全镇共新修水泥路面65.5 公里、包装房屋18.5万平方米、绿化村庄道路1.6万平方米、新建村级公共设施(含办公楼、卫生室、图书室、党员活动中心等)1850平方米。 '''精神文明建设''' 按照"以德治镇"的原则,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村(社)"、"文明单位"、"文明村小组"、"十星级文明户"等一系列创建活动,现共有市级"文明村(社)"、"文明单位"18个,县级"文明村(社)"、"文明单位"、"文明村小组"30个,"十星级文明户"创评率达到97%,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使"三个文明"建设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06年全镇申报创建县级"文明单位"1个,市级"文明村(社)"、"文明单位"3个,省级"文明村(社)"1个,其中,路新社区以全市第一的好成绩通过省级文明社区专家组的检查验收。 '''民主法制建设''' 积极推进村级财务质询听证制度,全面推行 "三公开一听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使政务、财务、村务得以完善;深入开展普法工作,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按照创建"平安乡镇"的总体要求,镇、村、组、户四级联动,着重建立"打、防、控、管"一体化防控网络,做到"四建"、"五防"、"六到位",依法教育挽救邪教人员,帮教吸毒人员。共投资40余万元,建警务亭7个,购巡逻车5辆,为"平安丹凤"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十五"期间,全镇共创建创平安单位35个,平安村47个,全镇社会政治稳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紧紧围绕"三为主、三结合"这一主线,在"联"字上下功夫,在"动"字上见成效。由镇综治委牵头,以派出所为骨干,以治保、调解组织为基础,以镇直各部门、单位、社区为重点,着重建立"打、防、控、管"一体化防控网络,认真开展学廉助廉、问民施政、警示教育等活动;认真两查两纠,坚决杜绝铺张浪费、公款大吃大喝,坚持做到行政领导一把手一只笔审批;加强村社财务管理,实施"三级公开"推行"组财村管、村财乡审、预算资金统管",全面开展"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组务公开",逐步完善公开程序,强化民主监督;在强化教育、制度管理的同时,还加大对案件的查处力度,2006年,全镇治安、刑事案件共发案486起,同比下降7.8%,结案247起,结案率达47.5%,同比提高4.5%。接待来信来访43起,共650人次。其中一般信访38起,70人次;5人以上来访5起,550余人次;来访办结率达98%。纪检监查信访9起,转立案2起,结案率达90以上。挽回经济损失65万余元,收缴违纪资金2万余元。<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乡镇建设] </ref> ==经济== 在2006年工作中,丹凤镇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为重点,以实施"万元增收计划"为手段,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目标,按照"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科技兴镇、生态集镇"的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围绕一个中心,树立两种意识,完善三项制度,强化五大产业,实现一个目标"的发展思路,即围绕"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科学决策意识,完善"三公开一听证"、跟踪问效和干部管理三项制度,强化烤烟、蔬菜、花卉、畜牧养殖、林业生产五大产业,实现"万元增收计划"目标。2006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721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2080元,比上年增长8.96%。乡镇企业完成各行业总收入149395万元,比上年增18%,实现税金1861万元。全年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723.7万元,其中烤烟农特税710万元。 粮烟生产。2007年镇党委、政府坚持稳粮强烟政策,注重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调整,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广科技农业,狠抓烤烟样板建设,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择优布局"的烤烟生产方针。2006年全镇粮食总产3424.3825万公斤,实现人均有粮395.3公斤;种植烤烟4.14万亩,收购烟叶562.5万公斤,平均单价12.17元,实现产值6845.6万元,烟叶综合合格率达80%,中上等烟比例达100%。 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县"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走林业、畜牧业、蔬菜的发展路子,打造丹凤品牌,致力实现"特色产业富民,产业经营利民,示范基地便民"的目标。按照"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思路,广泛开展专业基地建设,2007年,全镇已建有畜禽、蔬菜、花卉等各种专业生产基地20余个。在畜禽养殖方面,重点规划仔猪、生猪、黑山羊、菜牛、獭兔、蛋鸭养殖,建成嘟嘟仔猪养殖中心、长冲仔猪养殖专业村、文笔黑山羊养殖基地、绿源菜牛养殖基地、小厂综合养殖场等;在蔬菜种植方面,大力发展甜(线)椒、青刀豆、浅水藕、甜脆包谷、雪莲果、各类配料菜的种植,形成了古城、糯白甜椒生产基地,新村、海晏浅水藕种植基地、铁扇冲蔬菜生产基地、海晏配料菜生产基地、新村雪莲果生产基地、糯白甜脆包谷生产基地等;在花卉栽种方面,以工业用花、鲜切花为主,形成了新村、古城鲜切花生产基地。2006年全镇共种植蔬菜6520亩、实现产值521.6万元,种植青刀豆2130亩、实现产值106.5万元,种植万寿菊1750亩、实现产值157万元,种植"两辣"(甜椒、线椒)1800亩、实现产值162万元,试种花卉100亩、浅水藕120亩、雪莲果100亩。 配合县委、政府,引进和培育农业企业。截至2007年,全镇境内的农业龙头企业有5个。全镇形成黑山羊养殖以生宝生态有限公司和双禾生态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青刀豆、甜椒、甜脆包谷以振华食品公司为龙头,线椒生产以楠慧农牧有限公司为龙头,万寿菊生产以博浩生物有限公司为龙头,鲜切花生产以上好花卉为龙头,林业生产以本地客商刘爱民为龙头,菜牛养殖以绿源养殖场为龙头,仔猪养殖以嘟嘟仔猪养殖中心为龙头。通过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辐射联动,进一步激活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全镇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06年全镇26个村(社)实现既定的"万元增收计划"目标。 城市建设与管理。以建设"山水园林、文明卫生城市"为目标,按照"以地生财、以财建镇、以镇招商、以商促农"的发展思路,努力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改善居民住宅环境,扩大县城规模。加大城镇建管力度,配合县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做好县城建设工作。完成了文笔大道、老324线出城段两侧、新324线城区段北侧、大同木材市场、球墨铸管厂、新型墙体材料厂、明丰公司等建设用地的征地工作,2006年共征地900亩,拆除房屋88间。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美化城镇环境,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扩大城建规模,加强对市内卫生和市场的监管,充分发挥社区功能,动员全民参与城市管理建设,进一步改善市容市貌,建设美好凤城。 配合县委、政府加快丹凤工业园区建设,园区内现已落户的企业有振华食品有限公司、滇王食品厂、东升有限公司、华林食品有限公司、大同兴农科技有限公司、上好花卉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引进资金建设的项目有:雪莲果加工厂、免烧砖厂和酱菜厂等。 林牧渔工作。在林业工作中,大力实施科教兴林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全镇林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合"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调整林种结构,重点发展经济林、珍贵林和速生林,建成漾月速生杨生产基地、法杂花椒种植基地和毛竹生产基地、文笔老年协会苗圃等;在畜牧业工作中,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畜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强疫病防治和药残监控,突出畜产品质量与生产安全,实现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扶持、培育、壮大黑山羊养殖规模;在渔业工作中,积极提供条件,创造环境,发展水产养殖业。重点搞好鲜鱼的养殖,建成古城、孟家村、新村、阿令、山阔、溜子田、小同等专业水产养殖村。 '''社会事业''' 科教文卫及其他社会事业工作。2006年以农业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组织实施了一批科技推广项目,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教育事业有了新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学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升学成绩稳中有升,小升初及中考成绩居全县同级学校前列;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成果丰硕。全镇共有41个文艺宣传队,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老年娱乐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曾多次参加市县级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城乡居民医疗条件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发展稳步推进,村委会及社区都建立了卫生所,担负着辖区内医疗防疫、保健、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基本达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卫生防疫、妇幼保健等工作得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实效。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全面推广农业人口计划生育"奖、优、免、补"政策;其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老龄、统计、经管、民族宗教、档案、残疾等工作正常有序开展。<ref>[http://www.sc.chinanews.com.cn/zttp/2021-04-26/1 | 经济]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丹风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