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6.135.2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皮影戏 的原始碼
←
中国皮影戏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D9D919" align= center| '''<big>中国皮影戏</big> ''' |- | [[File:中国皮影戏.jpg|缩略图|居中|[http://image.xinmin.cn/xmwb/2016/2/NEM1_20160229_C032302201_A89148.jpg 原图链接][http://newsxmwb.xinmin.cn/wenyu/wh/2016/02/29/29579789.html 来自新民晚报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CDCDCD"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 文 名 ''':中国皮影戏 '''外 文 名 ''': Shadow Puppets '''别 名''': 驴皮影、影子戏、灯影戏 '''兴起始于''' : [[西汉]] '''兴 于''' : [[唐朝]] '''盛 于''' : [[清代]] '''类 型''' : 传统戏剧 '''保护单位''' : [[北京]]皮影剧团 |} '''中国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ref>[http://bj.wenming.cn/xc/xcqyw/201509/t20150917_2863789.html 傀儡艺术——活灵活现的“驴皮影儿”],中国文明网,2015-09-17 </ref>。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8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上海戏剧学院]]为皮影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表演范围== 皮影戏可能在中亚——中国大陆或[[印度]]地区源起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 不少文献记载[[汉武帝]]时,方士[[李少翁]]进言说他有招魂之术,并设帐弄影以招嫔妃[[李夫人]]之亡灵。正如[[陕西]]皮影的流传:“皮影戏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宋”。另一说亦与亡灵有关,唐代俗讲僧在佛寺利用灯影说理和超渡亡灵。所以,皮影与[[宗教]]有密切的关系。 无论如何,皮影戏至宋朝时已有相当的规模与水平,而且相当盛行。[[南宋]]时,[[杭州]]更有“绘革社”的影戏组织出现。至元代,军队更带同皮影班子随军远征,将皮影传到中亚的国家;在13-15世纪,由西亚再传到[[欧洲]]各国。皮影盛行于[[关中]]一带,传统剧目就有计数百本,唱腔则多达几十种。 皮影戏于[[明朝]]万历(1573年—1619年)年间已十分盛行。明末清初,皮影[[艺术]]与道教结合,产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至清朝,皮影艺术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当时很多大户人家,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安置精工影箱和私养影班为荣。 但在清朝后期,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场聚众起事,曾出现禁演影戏和拘捕皮影人之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民不聊生,皮影更一蹶不振。不过在[[抗日战争]]中,[[福建]][[漳州]]就以皮影戏来宣传抗日的斗争。自中国解放后,残存皮影戏班和艺人,在当时政府的扶持下,得以复苏。但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皮影艺术因破四旧而再遭打击。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虽然皮影戏得以复苏和发展,但仍受电子影视和流行文化所冲击。 中国的皮影艺术经过长期的流变,已形成不同的地方流派,诸如[[山西]]皮影、[[陇东]]皮影、[[陕西]]皮影、[[北京]]皮影、[[山东]]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等,各自反映出独有的风格特色。在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一度广受欢迎。 ==皮影戏物品== [[File:皮影戏人物的角色造型设计.jpg|300px|缩略图|右|<big>皮影戏人物的角色造型设计</big>[http://wn.114chn.com/mallpic/610500/6105000909100006/fckupload/200909121455341093.jpg 原图链接][http://www.8791.org/image/205085968/2.html 来自 www.8791.org 的图片]]]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 根据宋朝《梦梁录》记载:“京师初以素 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皮影原是用[[纸]]剪制,后来才改用皮革刻制。现时的皮影戏物品包括皮影人物、场面道具和景物,全都是利用手工,刀雕彩绘皮革制成。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等等。 制作皮影的民间传统工艺基本步骤,分别是∶刮皮、浆皮、描样、雕镂和着色。但若仔细,制作过程可由刮、磨、洗、刻、着色等共二十四道工序,手工雕刻约3000刀。皮影的造形制作,主要汲取了中国[[汉代]]的[[帛画]]、画像石和唐代的[[壁画]]等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再配以[[镂空]]的线雕花纹。镂空线雕花纹不单给予优美的造型外观,而且避免了表演时出现大片黑影。 皮影人约30cm高,多为侧面形像,外形轮廓以线条简洁、平滑流畅为主。皮影的人物形像不是以追求真实和准确性,而是要合符表演需要。在灯光映照下,美丽的皮影人便活龙活现的展示在观众眼前。 ==内容== 宋代皮影戏的内容,主要是“……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到清代时,影戏剧目分两类:整本(亦称整套)和单出(亦称单折)。此时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河北]]乐亭的影戏剧本作家[[高述尧]]所编写的《二度梅》、《镇冤塔》、《白狐裘》、《珠宝钗》被奉为滦州影戏的新四大影卷,能唱[[高述尧]]的剧本成为昔日衡量皮影艺人水平的依据。现在,著名的皮影艺术流派分别是山西皮影、陇东皮影和陕西皮影。 皮影戏演出的关键,在于操耍技巧和唱功。而此关键技巧都是经由师父传授,学徒长期苦练的成果。另外,皮影戏还要配合音乐和灯光效果,才能触动观众的情绪起伏。 ==历史起源== [[File:历史起源.jpg|260px|缩略图|右|[https://img.51wendang.com/pic/b9d321daf40c7c3c57a29986/4-810-jpg_6-1080-0-0-1080.jpg 原图链接][http://www.51wendang.com/doc/b9d321daf40c7c3c57a29986/4 来自无忧档案 的图片]]]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明武宗正德戊辰三年(1508年)[[北京]]曾举办百戏大会,皮影戏参加了演出。另传皮影自明中叶从[[兰州]]和华亭先传入[[河北]][[涿州]]、后再传到京西、北郊农村,然后入城并形成东、西城两派。 从清人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戏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ref>[http://mini.eastday.com/mobile/171214232531716.html# 见过清代的皮影影偶么?这里展出的可都是海宁皮影戏的“传家宝”],东方19315 ,2017-12-14 23:25 </ref>。当时很多官第王府豪门旺族乡绅大户,都以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为荣。在民间乡村城镇,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比比皆是,一乡一市有二三十个影班也不足为奇。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少不了搭台唱影。连本戏(连续剧)要通宵达旦或连演十天半月不止,一个庙会可出现几个影班搭台对擂唱影,热闹非凡,其盛状可想而知。 清代北京皮影已很普及。除深受农民、市民欢迎外,还进入到宫廷。康熙时,礼亲王府设有八位食五品俸禄的官员专管影戏。嘉庆时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还传皮影班进宅表演。当时的北京影戏班白天演木偶,夜晚则于堂会唱影戏,有不少京剧演员也参加影戏班演出。 到了清代后期,曾有些地方官府害怕皮影戏的黑夜场所聚众起事,便禁演影戏,甚至捕办皮影艺人。皮影艺人还曾受清末白莲教起义的牵连,被以“玄灯匪”的罪名遭到查抄。日军入侵前后,又因社会动荡和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致使盛极一时的皮影行业万户凋零,一蹶不振。 1949年后,全国各地残存的皮影戏班、艺人又开始重新活跃,从1955年起,先后组织了全国和省、市级的皮影戏汇演,并屡次派团出国访问演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颇有成果。但到“文革”时,皮影艺术再次遭“破四旧”的噩运,从此元气大伤。 ==皮影制作== [[File:皮影戏皮影制作.jpg|260px|缩略图|右|皮影制作[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76209503690&di=a35de65357dce0846891b42294f73e37&imgtype=jpg&src=http%3A%2F%2Fimg4.imgtn.bdimg.com%2Fit%2Fu%3D1351997044%2C2346017495%26fm%3D214%26gp%3D0.jpg 原图链接][https://banbao.chazidian.com/shougong6788/ 来自查字典 的图片]]]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皮影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皮影的制作程序大多相同,通常要经过[[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手工雕刻3000余刀,是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皮影的艺术创意汲取了中国汉代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和唐、宋寺院壁画之手法与风格。 其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然后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涂上桐油,然后艺人们将各种人物的图谱描绘在上面,用各种型号的刀具刻凿后,再涂抹上颜色,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ref>[https://www.meipian.cn/8ozieub 中国皮影戏的介绍和历史起源],美篇</ref> 雕刻时,一般都用阳刻,有时也用阴刻。绘画染色讲究女性发饰及衣饰多以花、草、云、凤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为图案。忠良人物为五分面,反面人物为七分面。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有10厘米左右。 皮影人的四肢和头部是分别雕成的,用线联缀而成,以便表演时活动自如。一个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纵,艺人手指灵活,常常玩得观众眼花缭乱。不仅手上功夫绝妙高超,嘴上还要说、念、打、唱,脚下还要制动锣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块1平方米大小的白纱布做成的。白纱布经过鱼油打磨后,变得挺括透亮。演出时,皮影紧贴屏幕活动,人影和五彩缤纷的颜色真切动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场地限制,演员也不需正规训练,所以深受人民的喜爱。在皮影戏盛行的地区,人们会亲切地称它为“一担挑”艺术。 ===第一步 选皮=== 由于皮影戏是民间艺术的缘故,各方面的情况都因地方不同而有所差异,制作材料也根据当地的使用兽皮的情况而定。在中国,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等,其中牛皮是目前中国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材质。各地皮影的原材料有所不同。比如陇东皮影的制作一般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 ===第二步 制皮=== 牛皮的炮制方法有两种:一是“净皮”,另一是“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在牛皮选好后,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根据气温、牛皮和水的具体情况掌握),取出用刀刮制:第一道工序先刮去牛毛,第二次再刮去里皮的肉渣,第三次是逐渐刮薄,刮去里皮。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致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时一定要注意使皮子厚薄均匀,手劲要轻而稳,以免损伤皮子。刮好后撑于木架之上,荫干即成。 制皮的方式有很多,以陕西皮影为例,通常有两种方法炮制它的原材料——牛皮:“净皮”和“灰皮”。“净皮”的制作工艺是先将选好的牛皮放在洁净的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取出用刀刮制四次,每刮一次用清水浸泡一次,直到第四次精工细作,把皮刮薄泡亮为止。刮好后撑在木架上阴干,晾到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皮影。“灰皮”也称为“软刮”,浸泡皮时把[[氧化钙]](石灰)、[[硫化钠]](臭火碱)、[[硫酸]]、[[硫酸铵]]等药剂配方化入水中,将牛皮反复浸泡刮制而成。这种方法刮出来的皮料,近似玻璃,更宜雕刻。 ===第三步 画稿=== 制作皮影时有专门的画稿,称为“样谱”,这些设计图稿世代相传。 ===第四步 过稿=== 雕刻艺人将刮好的皮分解成块,用湿布潮软后,再用特制的推板,稍加油汁逐次推摩,使牛皮更加平展光滑,并能解除皮质的收缩性,然后才能描图样。画稿前对成品皮的合理使用,也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薄而透亮的成品皮,要用于头、胸、腹这些显要部位;较厚而色暗的成品皮,可用于腿部和其他一般道具上。这样既可节约原料,又提高了皮影质量,同时也使皮影人物上轻下重,在挑签表演和静置靠站时安稳、趁手。接下来是描图样,用钢针把各部件的轮廓和设计图案纹样分别拷贝、描绘在皮面上,这叫“过稿”,再把皮子放在枣木或梨木板上进行刻制。 ===第五步 镂刻=== 雕刻刀具一般都有十一、二把,甚至三十把以上。刀具有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尖刀)、平刀、圆刀、三角刀、花口刀等,分工很讲究,艺人需要熟练各种刀具的不同使用方法。根据传统经验,在刻制线状的纹样时要用平刀去扎;在刻制直线条的纹样时用平刀去推;对于传统服饰的袖头袄边的圆型花纹则需要用凿刀去凿;一些曲折多变的花纹图样,则须用斜口刀刻制。艺人雕刻的口诀如下:樱花平刀扎,万字平刀推,袖头袄边凿刀上,花朵尖刀刻。雕刻线有虚实之分,还有暗线、绘线之分。 虚线为阴刻,即镂空形体线而成,皮影多为这种线法。实线保留形体轮廓挖去余部,为阳刻,多用于生旦、须丑的白脸,凡白色的物体都用阳刻法。虚实线沿轮廓的两侧刻出断续的镂空线,多用于景片建筑的刻制。暗线则用刀划线而不透皮,多在活动关节处。绘线是以笔代之,以表现细致的物体。刻制皮影有口诀相传,程序如下:刻人面——先刻头帽后刻脸,眼眉刻完再刻鼻子尖。刻衣饰花纹——卍字先把四方画,四边咬茬转着扎。雪花先竖画,然后左右再打叉。六棂丢出齿,挑成雪花花。刻盔甲——黄靠甲,先把眼眼打,拾岔岔,人字三角扎。刻建筑装饰——空心桃儿落落梅,雪里竹梅六角龟,一满都在水字格。 第六步 敷彩 皮影雕完之后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着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以陕西皮影为例,敷彩的方法是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点燃酒精灯火,使胶色交融成为粥状,趁热敷在影人上。虽是色彩种类不多,但老艺人善于配色,再加上点染的浓淡变化,使色彩效果异常绚烂。 ===第七步 发汗熨平=== 敷色后还要给皮影脱水发汗,这是一项关键性工艺。它的目的是为了使敷彩经过适当高温吃入牛皮内,并使皮内保留的水分得以挥发。脱水发汗的方法很多,有的用薄木板夹住皮影部件,压在热炕的席下;也有的用平布包裹皮影部件,以[[烙铁]]或[[电熨斗]]烫;此外还有一种土办法是用[[土坯]]或[[砖块]]搭成人字形,下面用[[麦秸]]烧热,压平皮影使之脱水发汗。脱水发汗的成败关键在于掌握温度火候。过去艺人们掌握火候的土办法叫“弹指点水”,就是用手指蘸水或唾液弹滴在熨具上,观察水的变化,判断温度的高低。既看水点所起泡沫大小的变化,也看水分蒸发的速度快慢。所要求的温度一般在摄氏七十度上下。温度恰当,皮子脱水发汗顺利,皮内水分挥发了,颜色也吃入皮内了,皮影色泽鲜美,且久不褪色,而胶质也可溶化封闭住皮子的毛孔,使皮影永久不翘扭变形。如果温度过高则会使皮子缩为一团,工艺全部报废;温度不足,胶色就不能溶入肉皮,皮内的水分难以排尽,造成皮影人物的色泽不亮,时间长了还会变形。 ===第八步 缀结完成=== 为了让皮影动作灵活,一个完整皮影人物的形体,从头到脚通常有头颅、胸、腹、双腿、双臂、双肘、双手,共计十一个部件。头部——头包括颜面、帽、须和颈部,下端为楔子,演出时插入胸上部的卡口内,不用时则卸下保管。胸部——上部装置卡口,皮影人头就插在那里。与胸上侧同点相钉结的有两臂,各分为上下臂两节,小臂下有手相连。腹部——腹部上方与胸相连,下方与双腿相连,腿部与足为一个整体(包括[[靴鞋]]在内)。皮影人物各个[[关节]]部分都要刻出轮盘式的枢纽(老艺人称之为“骨缝”),以避免肢体叠合处出现过多重影。连接骨缝的点叫“骨眼”。骨眼的选定关系到影人的造型美感,选择恰当会有精神抖擞之相,反之则显得佝偻垂死,萎靡不振。选好骨眼后,用牛皮刻成的枢钉或细牛皮条搓成的线缀结合成,十一个主要部件就这样装成了一个完整的影人。为了表演的需要,还要装置三根竹棍作操纵杆,也就是[[签子]]。文场人物在胸部的上前部装置一根签子,用铁丝相连,使影人能反转活动,再给双手处各装置一根签子,便于双手舞动。而武场人物胸部签子的装置位置在胸后上部(即后肩上部),以便于武打,使皮影人能做出跑、立、坐、卧、躺、滚、爬、打斗等百般姿态。 ==艺术流派== ===综述===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冀南皮影=== 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极盛于清代的直隶省([[河北省]])。冀南皮影戏是河北省地区的戏曲艺术之一。源远流长,据传是[[北京]]宫廷皮影流落冀南而形成,主要分布于河北南部,并影响到冀中、冀北等地区,特别是以[[邯郸市]]肥乡县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肥乡县是冀南皮影的发祥地,肥乡当地将皮影称为“牛皮影”、“皮子戏”、“戳皮戏”、“一只眼戏”。肥乡皮影造型以中国传统戏剧为依托,以民间[[剪纸]]的样式出现,是典型的冀南皮影代表。 ===浙江皮影=== 浙江海宁皮影戏位于[[钱塘江]]北岸的[[浙江省]]海宁市境内,至今流传着具有南宋风格的古典剧种——海宁皮影戏。海宁皮影戏自南宋传入,即与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曲调高亢、激昂,宛转优雅,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节奏明快悠扬,极富水乡韵味。同时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成为民间婚嫁、寿庆、祈神等场合的常演节目。再则,海宁盛产[[蚕丝]],民间有祈求蚕神风俗,皮影戏也因长演“蚕花戏”,称作“蚕花班”。 ===广东皮影===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唯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陆丰皮影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杰出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湖北皮影=== 湖北皮影戏主要分“门神谱” (大皮影)和“魏谱”(小皮影)两大类:“门神谱”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的沔阳(今[[仙桃]])、[[云梦]]、[[应城]]等地以及[[黄陂]][[、孝感]]、[[汉川]]等县的部分地区;“魏谱”皮影分布在鄂北和鄂西北的[[竹溪]]、[[竹山]]、[[谷城]]、[[保康]]、[[远安]]、[[南漳]]、[[襄阳]]、[[随州]]一带,其形制及风格与陕豫皮影相似,是陕豫鄂三地民间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身高二尺二寸左右(70至80厘米)的江汉平原“门神谱”(大皮影)则代表了鄂地皮影的主流,它比四川、陕西皮影高四寸,比鄂东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视觉上更清晰。 江汉平原地处荆楚腹地,北依汉水,南贯长江,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阳雕花剪纸等软雕工艺为皮影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据说在明成化年间,在竹溪丰坝乡和中峰镇就有皮影戏班。鄂西北一带有“西革”、“汉革”两种影戏班。“西革”影偶小巧,唱“山二黄”腔,属陕西影系;“汉革”影偶较大,唱本地高腔,应属江汉平原影系。 江汉皮影尤以沔阳皮影戏最为著名,它融传统[[绘画]]、[[雕刻]]、[[美术]]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我国[[艺术]]菀里的一朵奇葩。沔阳皮影戏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采用[[沔阳]]雕花剪纸的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用上等黄牛皮为原材料,正派人物用阳刻手法,花脸、丑角等用阴刻手法, 各行当脸谱造形和行头源于戏剧,文影装一只手,武影装两只手,雕刻工艺总体上讲究圆润,既要有装饰美,也要充分体现夸张、浪漫的手法。操作技巧分“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种类、武打招势及现代皮影人物操作。 沔阳皮影戏内容丰富,有楚汉相争、[[三国]]、[[水浒]]、西游等300多个剧目。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其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是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又一主要特征。 沔阳皮影戏的唱腔以渔鼓腔、歌腔为主,配打击乐伴奏,以一唱众和的形式进行演唱。渔鼓皮影以沔阳渔鼓调为主腔,后又融合了沔阳花鼓戏、汉剧、楚剧等唱腔,具有节奏欢快活泼、曲调高亢、豪放等特点艺人.根据呆(音ái)口本子中的条子(梗概)临场发挥,通常是一韵到底、通俗易懂。有时还即兴添进“浩水词”或“搭白”,如“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茶水贵, 可用罐子煨”。“歌腔”中的鸡鸣腔,高亢委婉、圆润激昂。凡学唱者,必先学会“公鸡打鸣”,以雄鸡鸣叫发音为起音,尾音为拖腔,跳度高达17度,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 诙谐幽默、令人捧腹,观众百看不厌。有民谣这么说:“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摸黑回家撞鼓皮(墙壁),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足见江汉平原皮影的魅力。 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走进仙桃,专题拍摄了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并向海内外播出,极大的提升了沔阳皮影戏的知名度。[[仙桃市]]共有皮影艺术团20多个,皮影艺人近300人,常年活跃在街头、乡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现<ref>[http://www.jhrx.cn/article-2421-1.html 仙桃民间文艺之沔阳皮影戏],江汉热线</ref>。 ===泰山皮影=== [[泰山]]皮影由独特的“十不闲”技艺大师——[[范正安]]先生为独特代表任务,继承民族遗产,打造[[泰山]]品牌,弘扬泰山文化!泰山皮影表演的泰山石敢当的故事栩栩如生,十七大期间在[[国家大剧院]]为与会代表表演的泰山石敢当故事,受到了一致好评,其皮影艺术先后被《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实话实说》《走遍中国》《文化访谈录》等专题报道。泰山皮影于2008年正式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小学课堂<ref>[http://sxx.youth.cn/jxqc/sjjs/201708/t20170829_10612444.htm 曲阜师范大学志愿者探寻并传承传统民俗文化],发稿时间:2017-08-29 18:0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ref>。 ===陇东皮影=== [[陇东]]皮影的创柞擅用夸张变形,人物头大身子小,身体上窄下宽,手臂过膝。面部形象除有个别丑角、鬼怪之类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一般都是正侧。[[脸谱]]的设计规律与陕西关中[[秦腔]]脸谱基本相同,黑忠、白奸、红烈、花勇、空(即阳刻)正。其他影件如殿堂帅帐、案几、牙床及各种动物、花卉等道具,结构被压缩,而且稍有透视感,都比影人低。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 ===陕西皮影=== [[陕西]]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陕西皮影造型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有势有韵,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也美,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图中的出行图,主体人物突出,无论在色彩上还是造型上都较之仪仗人物醒目,线条的细密繁复、疏密层次以及工艺的细致都可见一斑。 ===山西皮影===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方,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拾玉镯》为传统戏曲,剧情描写的是[[陕西]]世袭指挥[[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两人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乃遗玉铸于地,被玉娇拾去。此景为刘媒婆所见,故意向玉奴戏笑并应允为其撮合。图中即描写剧中最精彩的一幕。 ===晋南皮影=== 在晋南皮影戏里,各种传统的图案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世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晋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陇,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孝义皮影=== 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清徐皮影=== [[清徐]]常丰村的皮影戏可追溯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县志记载,当时的皮影戏团体有四五个。 一套皮影,一块白布,夜幕低垂时,二胡悠悠,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亮万古人。皮影戏形象夸张,人物画稿通常是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皮影人物由头、臂、手、身等8个部分组成,经过选皮、画稿、镂刻、敷彩等8道工序制作而成,过程极为复杂。 ===常丰皮影=== [[常丰]]村皮影选用小公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把选好的牛皮放在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后,用刀刮薄,每刮一次再用清水浸泡,直到第四次薄至透亮为止。然后将牛皮分解成块,用湿布包裹,加油汁推按,解除皮质的收缩性,使之平展光滑。再根据画稿描绘图样,开始镂刻。[[镂刻]]是最难的工序,刀具有数十种,分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花口刀等,使用方法也格外讲究。平直的线条用平口刀的刀尖扎、推,曲折多变的花纹用斜口刀刻、裁,圆形花纹则需要用圆口刀去凿。做成一个皮影,通常要手工雕刻3000余刀。 ===京西皮影=== 《[[北京西派皮影遗珍]]》[[北京]]西派皮影,亦称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皮影始于9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梦粱录·百戏伎艺]]》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北京西派皮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进步,继承和保留了山陕皮影、[[河南]][[江浙]]皮影、[[滦州]][[东北]]皮影等的精华与特点,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儿的北京皮影,强调精致、注重表现、富于变化、讲究透视效果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 经过抢救性修复整理,[[下苇甸]]皮影已经进入博物馆科学保护系列。在保护珍贵文化实物遗产的基础上,同时也存留了难得的皮影雕刻工艺、表演技巧和大量专业资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安皮影=== 皮影戏传入成安时间较早。据1975年县文化馆“皮影调查”显示,皮影戏可能在[[宋朝]]时就已传入成安,明万历年间在丁庄村已有流传,清[[乾隆]]时期丁庄皮影第四代宗师、人称“活猪八戒”的宁老和“北乡义庙会斗神汉”的故事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成安的皮影均采用牛皮刻制(其他地区的皮影大都用驴皮制作),造型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影人高约50公分左右,生、旦、净角高大,小丑、小妖等角色要小一些。除刻人物之外,还要刻制云朵、桌椅、动物、水族、城楼、房屋等道具、背景,造型相当丰富,除净角、丑角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之手法刻脸谱外,生角、旦角用镂空雕刻,显得空灵、爽洁。人物的头像是活的(单独的),能随意拔出与身子分离。众多的角色头像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及文武[[服装]]的变化,随时更换不同的身子,而行当相同、服装类似的人物也可任意更换头像。 [[成安]]的皮影戏除[[孙横城]]皮影剧团配唱“四股弦”外,其他都配唱“淮调”。“淮调”为流传在河南周口地区[[淮宁县]]一带的稀有地方剧种,属梆子腔体系。其唱腔高亢粗犷、质朴健朗,有着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国外皮影=== 在[[印尼]]不少地方,皮影戏至今仍然是神圣的,是许多[[宗教]]仪式和节日庆祝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皮影戏在印尼被称作“wayang kulit”,wayang的意思是“影子、灵魂”,kulit的意思是“皮”。在布幕上活灵活现的皮影曾长期被视为神灵和祖先的灵魂。 ==艺术特色==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演皮影戏的操耍技巧和唱功,是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而操耍和演唱都是经师父心传口授和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在演出时,艺人们都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凑合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耍七、八个影人。武打场面是紧锣密鼓,影人枪来剑往、上下翻腾,热闹非凡。而文场的音乐与唱腔却又是音韵缭绕、优美动听。或激昂或缠绵,有喜有悲、声情并茂,动人心弦。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代表作品==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两朋友]]、[[东郭先生]]等等。 ==社会评价== 18世纪的[[歌德]]到后来的[[卓别林]]等世界名人,对中国的皮影戏艺术都曾给予高度的评价。可以说皮影戏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这种源于中国的艺术形式,迷恋了多少国外戏迷,人们亲切地称它为“中国影灯”。 ==传承发展== 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 1、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前功尽弃的可能性。 2、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皮影基本都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都是以娱乐为目的。在如今这娱乐生活多样的年代,皮影戏的魅力光环正在逐渐黯淡,只有这一些特殊场合可以看见(如:北京的[[老舍茶馆]]以及一些演绎着[[历史]]的戏院)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审美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 皮影的制作工艺正在从曾经的娱乐为主,欣赏为辅向现如今以欣赏为主,娱乐为辅缓慢过渡。将来的皮影更强调与突出其静态的艺术价值,通过场景的布置,角色的表情,丰富的色彩等,展示着它独特的魅力。 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艺术手段,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 千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伴随着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因而大家把以前皮影中的角色与人物都以更精湛与更细腻的雕刻工艺表现出来,更强调了皮影的艺术性与装饰性。把皮影制作好以后,加以装裱用于展览与装饰。 ==保护状况==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湖北省]][[云梦皮影艺术团]]和[[山东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011年11月27日,总部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正在[[巴厘岛]]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6届会议正式决定把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视频== ===<center>中国皮影戏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再添新成员</center> <center>{{#iDisplay:8lRYykbM6US|650|480|qq}}</center> <center>中国皮影戏 探索发现 第01集</center> <center>{{#iDisplay:w03450rbz4k|650|480|qq}}</center> <center>中国皮影戏 东郭先生</center> <center>{{#iDisplay:r091891lzmp|650|480|qq}}</center> ==參考文献==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返回「
中国皮影戏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