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34.7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中国古典文献学 的原始碼
←
中国古典文献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中国古典文献学.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9.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29943354.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304765/ 来自 豆瓣 的图片]]] '''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指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ref>[https://www.sohu.com/a/147238187_488316 走进文献学之五 | 谈谈古书的辑佚],搜狐,2017-06-08 </ref>、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分而析之,中国古典文献学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辨伪学]]、[[古籍辑佚学]]、[[古籍编纂学]]、[[古籍检索学]]。 ==学科起源==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九》:“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征训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郑玄和[[朱熹]]解释“文”为“文章(典籍)”,“献”为“贤”或“贤才”。元初[[史学家]][[马端临]]作《文献通考》,取“文献”一词作为书名,他在本书自序中说:“凡叙事,则本只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凡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稍后,元代大[[诗人]][[杨维恢]]《送僧归日本诗》:“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所指的“文献”似乎已专指书籍资料了。 这门学问开创于[[西汉]]末年的刘向、[[刘歆]]父子。刘氏父子整理群书,广泛搜集各种本子,把同一种书的不同的本子进行校雠,缮写出比较完备的本子,同时撰写叙录,也就是撰写提要,然后编纂出所有书籍的分类目录,以揭示学术源流,并供查考之用。刘氏父子所做的工作,就是古典文献学最基础的研究工作。后人用广义的“校雠学”来阐释刘氏父子所开创的学问,也就是将目录、版本、校雠三者统统塞进“校雠学”的大口袋中。于是,校雠学就几乎成了古典文献学的别名。 中国古典文献学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古文献学即目录、版本、校勘。广义的文献学则包括[[辨伪]]、辑佚、考证、[[小学]]等多方面。我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工作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由魏建功、张舜徽等老一辈[[文献学]]工作者倡导在[[北京大学]]开设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作为国学的基础,甚至与国学之间有着直系亲属的关系,随着国学的雄起,古典文献学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按载体分类== 中国古代书写载体(材料、质地),也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与世界各地相比,有异有同。根据现存的文献,在纸质文献之前,文献的书写载体有: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等,并由此产生了[[甲骨学]]、[[金石学]]<ref>[https://www.sohu.com/a/413319335_676789 马衡 | 金石学之定义及其范围],搜狐,2020-08-15 </ref>、[[简牍学]]、[[缣帛学]]。 记录文献的载体,按着与之相应得记录方法可分为四大类型:刻铸型(甲骨、金石),书写型(简牍、缣帛),书写兼印刷型(纸),感应型(胶片、磁带、光盘数据库)。从文献的编纂形式上说,古典文献的题材至少可以分为文书、[[档案]]、总集、别集、类书、政书、表谱、图录、丛书、方志等十多类。 ==视频== ===<center> 中国古典文献学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 29讲视频教程</center> <center>{{#iDisplay:z014590oldh|560|390|qq}}</center> <center>中国古典文献学视频教程 李德山 全26讲 东北师范大学</center> <center>{{#iDisplay:f3104tqz4cw|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中国古典文献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