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3.18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一萼红宁园纪游用石帚韵 的原始碼
←
一萼红宁园纪游用石帚韵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img-qn-2.51miz.com/preview/element/00/01/10/73/E-1107358-F4F6E0BE.jpg!/quality/90/unsharp/true/compress/true/format/jpg/fh/320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www.51miz.com/so-sucai/1909685/p_5/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一萼红宁园纪游用石帚韵'''》是一首[[新诗]],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ref>[https://www.sohu.com/a/138165726_559408 古代诗歌体裁常识汇总],搜狐,2017-05-04</ref>。新诗得以取代古典诗歌的最主要特点是突破格式、韵律等限制获得最大程度的表达感情的自由。1919年2月,周作人在《[[新青年]]》发表的《小河》被胡适称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这年10月,胡适的《论新诗》被看作最权威的新诗理论,郭沫若也开始陆续在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上发表新诗。正如胡适所说:“新诗是用来打破古典文化传统枷锁的工具”,五四运动时期新诗领导了无数青年的思想解放,处于当时的文化前沿。 对于新诗的发展历程自五四起一直存在不同声音。正如文学院赵思运教授总结的那样,1965年[[毛泽东]]曾说:“新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2006年,韩寒在博客中发表观点:“现代诗歌和诗人没有存在的必要”,但随后便为之道歉;2008年,[[季羡林]]大师则有“新诗是一个失败”的断语;2013年,作为当代诗歌旗帜性人物的流沙河,在耄耋之年直言不讳地说:“新诗是一场失败的实验”。 <center>一萼红宁园纪游用石帚韵</center> {{Cquote| 野亭阴。认藏花径𥥆,锦石映斜簪。鸥汊通潮,虹桥夹树,烟外荒翠疑沈。 画桡去、清歌未歇,又暮霭、催起剪波禽。拓地林塘,上梁台榭,孤感凭临。 燕赵客游偏惯,镇风沙满眼,皱损诗心。龙汉身更鸱夷约,误欢绪、飘雨难寻。 且消领、菰芦晚兴,赚渔蓑、新句抵千金。恼煞斜阳,断红还印愁深。 |[现代]郭则沄}} ==新诗发展轨迹== 中国新诗发展的轨迹,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裘廷梁主张的“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让[[诗歌]]“通行于今,适用于俗”的诗界革命,主张突破诗歌的文言形式,推动诗歌的口语化与大众化。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以[[胡适]]作为开端,不断进行诗歌语言与形式方面的探索。并且,在初步探索阶段,以周作人的《小河》作为相对成熟的作品出世。随后,越来越多的诗人以及诗歌流派对现代文学中诗歌的创作做出了诸多[[贡献]],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诗的发展。 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史中,受到了[[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以及现代主义<ref>[https://www.sohu.com/a/145140997_360208 什么是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有什么特点] ,搜狐,2017-06-01 </ref>的影响,在诗歌的形式和主题方面[[学习]]和借鉴,既有对于传统的继承发展,同时也不乏对于传统诗歌创作的回归。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qu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一萼红宁园纪游用石帚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