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95.18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望江南·暮春》宋朝·苏轼 的原始碼
←
《望江南·暮春》宋朝·苏轼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望江南·暮春》宋朝·苏轼]]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望江南·暮春》宋朝·苏轼 '''<br><img src=" https://s1.gushiju.net/images/touxiang/sushi.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gushiju.net/shici/48855 圖片來自 古诗词网]</small> |} <ref>[https://www.gushiju.net/shici/48855 《望江南·暮春》宋朝·苏轼 古诗词网] </ref> 《望江南·暮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晚春游兴,作者兴之所至,移步换景。上阕以城中曲水、亭台两个景点为中心,写作者自己的酣咏场面,赞美“升平”景象;下阕空间背景转为郊野,写自然美景和春耕,补充“升平”的内涵,词尾词人发现,虽已暮春,春光犹在。这首词透露出作者游春的满足感和游兴的浓酣,表现了作者的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田园的情怀。 作品名称 望江南·暮春 作品别名 望江南·春已老 作 者 苏轼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苏东坡全集》]] 文学体裁 词 词 牌 望江南 ==作品原文编辑== 望江南⑴·暮春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⑵。曲水浪低蕉叶稳⑶,舞雩风软纻罗轻⑷。酣咏乐升平⑸。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⑹,柘林深处鹁鸪鸣⑺。春色属芜菁⑻。 ==注释译文编辑== 词句注释 ⑴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金奁集》入“南吕宫”。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宋人多用双调。 ⑵“春已老”二句:《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指夹衣。成,穿得住。 ⑶“曲水”句:写曲水流觞的活动。古代风俗,阴历三月上巳日,就水滨宴饮,以祓除不祥。后人多引水弯曲成渠,置酒杯子水面,任其流动,同游者依次取饮。蕉叶,蕉叶状如杯,借指酒杯。 ⑷舞雩(yú):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纻(zhù)罗:指麻织和丝织的服装。 ⑸酣(hān)咏:畅快地饮酒吟诗。升平:太平。 ⑹百舌:鸟名。到晚春桃李花谢时,便不啼鸣。 ⑺柘(zhè)林:灌木林。鹁鸪(bó gū):鸟名。天将雨,其鸣甚急,故俗称水鹁鸪。 ⑻芜菁(wú jīng):蔬菜名。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 ==白话译文==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创作背景编辑==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暮春三月,与《望江南·超然台作》同时而稍后。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到了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有感作《望江南·超然台作》后又写下了此词。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Category:840 中國文學別集]]
返回「
《望江南·暮春》宋朝·苏轼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