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補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生態補償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我們中國的文化[1]是始終沒有間斷過的傳承下來,也只有 「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變過來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2]。
名詞解釋
生態補償(Eco-compensation)是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服務為目的,以經濟手段為主調節相關者利益關係,促進補償活動、調動生態保護積極性的各種規則、激勵和協調的制度安排。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生態補償指對由人類的社會經濟活動給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造成的破壞及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的補償、恢復、綜合治理等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廣義的生態補償則還應包括對因環境保護喪失發展機會的區域內的居民進行的資金、技術、實物上的補償,政策上的優惠,以及為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提高環境保護水平而進行的科研、教育費用的支出。
長期以來,資源無限、環境無價的觀念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人們的思維中,也滲透在社會和經濟活動的體制和政策中。隨着生態環境破壞的加劇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研究,使人們更為深入地認識到生態環境的價值,並成為反映生態系統市場價值、建立生態補償機制的重要基礎。Costanza等人和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MA)的研究在這方面起到了跨時代的作用。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是指人類從生態系統獲得的效益,生態系統除了為人類提供直接的產品以外,所提供的其他各種效益,包括供給功能、調節功能、文化功能以及支持功能等可能更為巨大。因此,人類在進行與生態系統管理有關的決策時,既要考慮人類福祉,同時也要考慮生態系統的內在價值。生態補償是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一種經濟手段,而對於生態環境特徵與價值的科學界定,則是實施生態補償的理論依據。
生態補償(Eco-compensation)是以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生態系統服務為目的,以經濟手段為主調節相關者利益關係,促進補償活動、調動生態保護積極性的各種規則、激勵和協調的制度安排。儘管已有一些針對生態補償的研究和實踐探索,但尚沒有關於生態補償的較為公認的定義。綜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生態補償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生態補償既包括對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保護所獲得效益的獎勵或破壞生態系統和自然資源所造成損失的賠償,也包括對造成環境污染者的收費。狹義的生態補償則主要是指前者。從目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由於在排污收費方面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善的法規,急需建立的是基於生態系統服務的生態補償機制,所以在我們的研究中採用了狹義的概念。
生態補償應包括以下幾方面主要內容:
一是對生態系統本身保護(恢復)或破壞的成本進行補償;
二是通過經濟手段將經濟效益的外部性內部化;
三是對個人或區域保護生態系統和環境的投入或放棄發展機會的損失的經濟補償;
四是對具有重大生態價值的區域或對象進行保護性投入。
生態補償機制的建立是以內化外部成本為原則,對保護行為的外部經濟性的補償依據是保護者為改善生態服務功能所付出的額外的保護與相關建設成本和為此而犧牲的發展機會成本;對破壞行為的外部不經濟性的補償依據是恢復生態服務功能的成本和因破壞行為造成的被補償者發展機會成本的損失。
參考文獻
- ↑ 漢字與中華文化,搜狐,2017-06-14
- ↑ 探究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漢文字,搜狐,2017-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