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胃淋巴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殘胃淋巴瘤:良性胃十二指腸潰瘍,初次胃部分切除術後5~10年以上發生的惡性腫瘤,稱為殘胃癌。惡性淋巴瘤原發於殘胃,亦屬殘胃癌的一類型,但臨床發生殘胃淋巴瘤極為罕見。 [1]
病因
(一)發病原因
病因學不明,推測可能與胃原發惡性淋巴瘤類似,胃潰瘍原病變附近結締組織長期受刺激,淋巴組織增生,惡變形成惡性腫瘤,術後殘胃受反流膽汁的化學刺激及接觸其他化學物質等,導致機體細胞免疫力下降,誘發殘胃淋巴組織發生惡變。
(二)發病機制
一般認為,內鏡檢查發現殘胃腫瘤所獲得的活檢組織,或切除的腫塊,需經病理組織學檢查,以證實為殘胃發生原發惡性淋巴瘤。腫瘤原於殘胃黏膜下淋巴組織,可單發或多發。淋巴瘤大體分為單髮結節型、多發息肉型、潰瘍型及浸潤型。[2]
臨床表現
因為殘胃癌的發生,起碼於胃部分切除術後5~10年以上,在有限的殘胃淋巴瘤的病例報道中,發病最短時間是胃大部切除術的9年之後,而大多數於20年或更長時間後才出現殘端惡性淋巴瘤。所以殘胃原發淋巴瘤在中年以上的良性胃部分切除術者發病的可能性大。主要臨床表現為腹脹、上腹不適感、反酸、噯氣、進食梗阻感、腹痛進行性加劇等,但非特異性。晚期食欲不振,可反覆腹瀉、便血、消瘦、腹部有時可捫及腫塊。鋇餐造影多由於手術所致的胃正常形態變異和繼發的黏膜病變掩蓋了早期病變,典型病例可見腫瘤軟組織塊狀影,為類圓形充盈缺損。但因幽門已被切除,鋇劑迅速從殘胃進入腸腔,以及胃切除後殘胃位於肋弓下,限制了壓迫技術的應用,常易被漏診或誤診,應用X線雙重對比造影,能較易發現病灶。早期黏膜面未受淋巴瘤細胞侵犯時,內鏡活檢或細胞學檢查往往是陰性的,不應就此除外本病,鏡下見殘胃有多個結節狀瘤時,病程已達晚期。
在殘胃端發生原發性惡性淋巴瘤是極為罕見的。要考慮殘胃原發惡性淋巴瘤,必須有因良性疾病(病理證實)行胃部分切除術後5~10年以上的病史,並具有:無淺表淋巴結及縱隔淋巴結腫大;白細胞計數及分類正常;手術時除見局部淋巴結腫大外無其他部位病灶;肝脾無病灶等特點。X線影像是主要的檢查方法,因淋巴瘤原發於胃黏膜下的淋巴濾泡,可單發或多發,X線表現為典型黏膜下型腫瘤特點,在鋇餐造影下為多個指尖大圓形充盈缺損,邊界光滑、胃壁柔軟、擴張良好,周圍黏膜皺襞無破壞。但是,X線早期的確診率不高,對殘胃惡性淋巴瘤的早期發現,則主要依賴於內鏡的檢查及活體組織病理學檢查。[3]
檢查
內鏡活檢的細胞學檢查往往是陰性,但不能除外本病。
X線表現為典型黏膜下型腫瘤特點,在鋇餐造影下為多個指尖大圓形充盈缺損,邊界光滑、胃壁柔軟、擴張良好,周圍黏膜皺襞無破壞。
診斷
本病有初次胃部分切除術5~10年的病史,病理證實。有殘胃淋巴瘤的病變由殘胃黏膜下浸潤至食管下端,但臨床上食管下端賁門卻無狹窄梗阻現象,此征較肯定地排除了其他的癌腫。黏膜下平滑肌瘤多發病於胃底賁門區,病變多大於3cm,呈多發性,可融合而呈分葉狀,黏膜形成「橋形」皺襞,腫瘤表面產生壞死可見鋇斑,可與殘胃淋巴瘤鑑別。胃底靜脈曲張和胃黏膜巨肥厚症(M-éntrier′s病),X線表現呈不規則蜿蜒的腦回形充盈缺損是其特點,前者多伴食管下段靜脈曲張及門脈高壓症;後者伴有低蛋白血症,均不同於殘胃淋巴瘤。[4]
治療
手術治療:殘胃淋巴瘤的治療,應是儘早爭取手術探查,明確診斷和病變範圍,儘可能地切除腫瘤。腫塊太大或晚期難以切除者,可行放療或(和)化療為主的綜合療法。
預後
術後用COP方案及免疫綜合治療,可獲滿意療效。
預防
胃潰瘍原病變附近結締組織長期受刺激,淋巴組織增生,惡變形成惡性腫瘤,術後殘胃受反流膽汁的化學刺激及接觸其他化學物質等,導致機體細胞免疫力下降,誘發殘胃淋巴組織發生惡變。不僅僅是疾病本身發生病變,同時還會導致人體的其他部位發生病變。這些病症都會給患者增加很大的痛苦,因此積極的治療才能有效的減輕患者的病痛,積極預防。[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