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暑邪,中醫術語。凡夏至之後,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熱、升散、兼濕特性的外邪,稱為暑邪。[1]
解讀
凡夏至之後,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熱、升散、兼濕特性的外邪,稱為暑邪。
暑乃夏季的主氣。暑為火熱之氣所化,暑氣太過,傷人致病,則為暑邪。暑邪致病,有明顯的季節性,主要發生於夏至以後,立秋之前。故《素問·熱論》說:「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
暑邪致病,有傷暑和中暑之別。起病緩,病情輕者為「傷暑」;發病急,病情重者,為「中暑」。
中醫應用
暑邪的性質和致病特徵
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熱屬陽,故暑邪為陽邪。暑邪傷人多表現為一系列陽熱症狀,如高熱、心煩、面赤、脈洪大等。
2、暑性升散,擾神傷津耗氣:升,即升發、向上。暑為陽邪,其性升發,故易上擾心神,或侵犯頭目,出現心胸煩悶不寧、頭昏、目眩、面赤等。「散」,指暑邪侵犯人體,可致腠理開泄而多汗。故《素問·舉痛論》說:「炅則氣泄。」汗出過多,不僅傷津,而且耗氣,故臨床除見口渴喜飲、尿赤短少等津傷之症外,往往可見氣短、乏力,甚則氣津耗傷太過,清竅失養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故《素問·刺志論》說:「氣虛身熱,得之傷暑。」
3、暑多挾濕:暑季氣候炎熱,且常多雨而潮濕,熱蒸濕動,水氣瀰漫,故暑邪致病,多挾濕邪為患。其臨床表現除發熱、煩渴等暑熱症狀外,常兼見身熱不揚、汗出不暢、四肢睏倦、胸悶嘔惡、大便溏泄不爽等濕滯症狀。如夏季的感冒病,多屬暑邪兼挾濕邪而致,治療當用「濕去熱孤」之法。
視頻
暑邪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巧用四穴愈疾病,六淫之邪一掃光,搜狐 ,2020-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