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周朝為什麼會禮崩樂壞

周朝

來自網絡的圖片

周朝為什麼會禮崩樂壞其實每個國家或者地區的文化發展都是需要保存和一定延續,如果出現過一定的斷接時間,那麼可能會對後世的影響以及研究探索帶來許多的問題以及造成不可預知的後果![1]

中國的禮樂文化起源於上古時代。禮,源自祭奠天神特定的行為準則;樂,源自上古人們內心情感的表達。為何會出現禮崩樂壞這種我們現在常常討論的歷史問題呢?

西周末期是「禮崩樂壞」發生的第一個導火線時期,此時的禮樂只是受到了局部的破壞,而到了春秋時期禮樂崩壞的程度便開始逐漸加深,特別是在戰國後期,整個禮樂制度已被破壞得面目全非。

禮崩樂壞是一個逐漸的、緩慢的過程。

周的農業十分發達,種植的糧食品種繁多,基本包括了後世所有的基本品種,而鑄造、絲織等其他方面也很發達。經濟上發展,政治上穩定,於是周王朝建立了一整套的禮樂制度。

在周朝,統治階級大致分為天子、諸侯、大夫、士四個階層,各個階層在使用的音樂和舞蹈方面,以及儀仗隊等各個領域,方方面面都有明確的規定。

對於各種樂器使用權利的規定也是嚴苛的,有些樂器只有天子可以享用,諸侯大夫如果享用便是越禮,而對於樂器樂師的數量同樣也有着嚴格的限制。

春秋時期,群雄並起,天子勢衰,諸侯國之間兵戎紛亂,社會矛盾激化,違禮、僭禮之事層出不窮,禮制的權威遭到嚴重的挑戰。

雖然禮與樂在一定程度上有破壞和變質,但並沒有完全崩壞,失去作用。禮樂制度經過了兩次大的摧殘和動盪之後,在戰國時期,禮樂制度遭到了極大的崩壞。

由於周王朝實行分封制,土地經常賞賜給諸侯,周王室實際控制的土地就越來越少了。諸侯各國則通過戰爭、開闢荒地等手段,使自己占領的疆土不斷擴大。

各國的諸侯覺得自己的實力已經不能與他們的權力相適應,為了使自己達到實力與權力的統一,各國逐漸走上了爭霸之路。首先,鄭莊公向周王室權威發出挑戰,鄭莊公偷偷派人割了周王室的麥子並且不再定期朝拜周天子。

鄭公的做法明顯違反了《周禮》對諸侯的規定,諸侯各國有義務向天子進貢。而後周王室卻又在「繻葛之戰」中敗北,從此周天子威信掃地,王室逐漸衰微。

西周作為禮樂制度最為強盛的階段,禮與樂都為當時的國家、社會以及人民帶來了相當大的便利。隨着王室的逐漸衰微,各諸侯國的勢力不斷增強,最終在春秋戰國時,禮樂完全崩壞。

禮的崩壞使周王室再無權威之力,各諸侯國可以隨意擴展疆土,周王朝對諸侯國失去制約,原本統一的社會管理體系出現混亂。而樂的破壞更為嚴重,可以說這是中國古代音樂史上的一次大浩劫。[2]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