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北京國子監坐落於北京市安定門內國子監街(舊稱成賢街)上,元明清三代國家最高學府所在地。按照「左廟右學」的規制,在其東側僅一牆之隔就是孔廟

目錄

沿革

國子監是自隋以後中國官方最高學府,歷代王朝都在都城建有國子監。遼會同元年(938年)將幽州(今北京)升為南京,修建了南京太學,金貞元元年(1153年)遷都南京,改名中都,建立中都國子監,元大德十年(1306年)建大都國子監。明初毀棄,改建北平府學,成為北京地區的最高學府,永樂帝從南京遷都北京後,改北平府學為北京國子監,同時保留南京國子監。由於元末明初的戰亂,現在北京國子監內的元代建築遺存極少,絕大部分建築為明清所建。

191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在此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該籌備處後於1918年遷至故宮。

北京國子監在1949年之後一度被用做首都圖書館北京少年兒童圖書館,彝倫堂被改建為閱覽室,六堂成為書庫,隨着首都圖書館新館落成並投入使用,2003年首都圖書館遷出北京國子監。此後北京國子監成為中國教育博物館所在地。2008年成立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1]

主要建築

集賢門

集賢門,位於國子監的大門,門內院子東西設有井亭,東側的敬持門與孔廟相通。

琉璃牌坊,位於集賢門內,是三間四柱七樓廡殿頂式琉璃牌坊,建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面額書"圜橋教澤",陰面為"學海節觀",彩畫華美,是北京唯一不屬於寺院的琉璃牌坊。

辟雍,建於清乾隆四十九年,是國子監的中心建築。建於中軸線中心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攢尖頂殿宇。四面開門,設台階六級。辟雍周圍環繞着長廊,四面架設精緻的小橋橫跨水池使殿宇與院落相通,這種建築形制象徵着天圓地方。乾隆皇帝之後,每逢新帝即位,都要來此做一次講學,以示中央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重視。

六堂,是位於辟雍左右兩側的33間房,合稱為六堂,分別為:率性堂、誠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義堂、廣業堂,是貢生、監生們的教室

彝倫堂,位於辟雍以北,元代名為崇文閣,明代永樂年間予以重建並改名為彝倫堂,早年曾是皇帝講學之處,興建辟雍之後,則改為監內的藏書處。

敬一亭,位於在彝倫堂之後,是國子監的第三進院落。建於明嘉靖七年,設有祭酒廂房和司業廂房和七座御製聖諭碑,是國子監祭酒辦公的場所[2]

視頻

北京國子監 相關視頻

廣遊覽北京國子監
北京的國子監

參考文獻

  1. 歷史沿革 ,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
  2. 講述北京|國子監里不為人知的秘密! ,個人圖書館,201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