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高聯
劉高聯(1931.7.5-2008),江西省奉新縣人,工程熱物理和流體力學家[1],中國科學院院士[2]。先後從事葉輪機氣動力學、流體力學及氣動熱彈性耦合理論的變分原理與有限元法的研究,開創了連續介質力學中流體力學、葉輪機氣動力學、流-固-熱多場耦合問題的反-雜交命題和最優命題的變分理論。
劉高聯 |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出生 |
1932年7月5日 江西省奉新縣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目錄
人物生平
1931年7月5日劉高聯出生於江西省奉新縣干洲鄉嶺霞村,他從小聰慧好學,但小學二年級時正逢日本侵略者侵略中國,家鄉淪陷,劉高聯只能隨家人逃難到奉新縣觀下山區,失學達兩年之久 。
1940年3月才有幸在奉新縣觀下鄉中心小學讀書,至1943年7月畢業。隨後半年因戰事頻繁,只能在私塾念書。
1944年2月劉高聯考入江西省吉安國立第十三中學,戰亂使他不停地轉學,先是1945年2月轉奉新縣立初中學習,再於1946 年2月轉南昌贛省中學學習,至1947年8月畢業。
1947年9月劉高聯考入江西省省立南昌一中,1949年8月轉南昌第一聯合中學學習,至1950年7月畢業。經歷了戰亂和流離顛沛歲月的劉高聯,對每一次學習機會都十分珍惜,同時也深感知識的重要性,決心刻苦學習,學一身本領報效國家、造福社會。
1950年8月劉高聯考入同濟大學機械系學習,1952年8月因院系調整入交通大學機械製造系。
1953年8月提前一年畢業,分配到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班(渦輪機專業)學習。
1957年2月畢業分配到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該室1960年起併入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師從吳仲華院士從事葉輪機氣動力學理論研究。劉高聯當時在吳仲華指導下從事葉輪機氣動力學的研究。"吳氏通用理論"使年輕的劉高聯着迷,他整天撲在三元流理論研究中。1957-1979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79-1993年任上海機械學院(現上海理工大學)動力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室主任;1993年起任上海大學(當時是上海工業大學)、上海市應用數學與力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1999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8年3月8日10時50分因病醫治療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76歲。
擔任職務
劉高聯曾是中國力學學會、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和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理事,中國航空學會專家委員,上海市非線性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上海交大動力機械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
他也是國際非線性分析學者聯合會會員,美國和德國有關機械、力學和應用數學學會會員。在上海大學期間,曾經擔任由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院士主編的國際核心期刊《力學學報》等多種刊物的編委。
主要論著
1 劉高聯.轉輪內含激波跨聲速三維流動的變分原理與廣義變分原理.力學學報,1981,13(5):421-429;Acta Mechanica,1992,95:117-130;1993,97:229-238
2 劉高聯.轉輪內含激波跨聲速全三維流動各類雜交命題統一的變域變分理論.力學學報,1988,20(3):193-199;Acta Mechanica,1995,108,207-217
學術理論
葉輪機氣動力學是流體力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各種葉輪機氣動設計與分析的理論基礎。
這個理論通常主要是指定常流理論,可分為兩類:
①基於兩類流面的吳氏三維流動通用理論;
②全三維流動理論,即不通過二類流面而直接求解全三維流動。
20世紀70年代初,面臨現代葉輪機高速、高溫、高負荷和高性能的嚴峻挑戰,劉高聯意識到有必要在吳氏理論的基礎上,充分引進當代有關學科的最新成就,如最優控制論、有限元法和計算技術等,從而發揮雜交優勢。自此,劉高聯開始致力於以變分理論為主幹的新理論體系的開拓與系統性研究工作。
在這一研究領域的奮力拚搏中,他深知前進的道路是極為不平坦的,但他不顧未知邊界所造成的巨大困難,勇敢地選定反命題、雜交命題和最優設計命題為主攻對象,經過近30年的不斷努力,相繼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獨創性的成果,在工程熱物理和力學研究領域獨樹一幟。
20世紀90年代起劉高聯轉向交叉學科氣動-熱-彈性耦合變分理論的研究,這是一個更為重要、更為複雜的學術領域。
劉高聯是一個善於、敢於打硬戰的科研戰士,在長期的研究與探索中,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攻克了學術領域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劉高聯致力於並開創了連續介質力學(主要指流體力學、葉輪機氣動力學、流-固-熱多場耦合問題)的反-雜交命題和最優命題的變分理論,成為該學科的奠基人。
劉高聯 | |
---|---|
劉高聯院士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劉高聯長期從事葉輪機氣動理論和流體力學的研究。在吳仲華的葉輪機三維流動理論基礎上,建立了以變分理論為骨幹的新理論體系。提出了流體力學變分原理的建立和變換的系統性途徑,首次建立了葉輪機三維流動正命題、反命題及雜交命題的變分原理及廣義變分原理族。同最優控制論結合,創立了三維葉柵和流道的優化設計理論。發展了可自動捕獲各種未知界面的變域變分理論和廣義有限元法。提出了一系列流體力學新通用函數,開拓了三維流動反-雜交命題的映象空間通用理論及解法。近十年來,重點開闢非定常氣動力學反命題、多工況點流體力學反命題以及氣動-熱-彈性耦合理論等新方向。
科研成果獎勵
1978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研成果獎。
1987年以「葉輪機氣動力學新理論體系的建立與系統性的研究」(第一作者)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學術論著
1 劉高聯.轉輪內含激波跨聲速三維流動的變分原理與廣義變分原理.力學學報,1981,13(5):421-429;Acta Mechanica,1992,95:117-130;1993,97:229-238
2 劉高聯.轉輪內含激波跨聲速全三維流動各類雜交命題統一的變域變分理論.力學學報,1988,20(3):193-199;Acta Mechanica,1995,108,207-217
學術理論
葉輪機氣動力學是流體力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也是各種葉輪機氣動設計與分析的理論基礎。
這個理論通常主要是指定常流理論,可分為兩類:
①基於兩類流面的吳氏三維流動通用理論;
②全三維流動理論,即不通過二類流面而直接求解全三維流動。
20世紀70年代初,面臨現代葉輪機高速、高溫、高負荷和高性能的嚴峻挑戰,劉高聯意識到有必要在吳氏理論的基礎上,充分引進當代有關學科的最新成就,如最優控制論、有限元法和計算技術等,從而發揮雜交優勢。自此,劉高聯開始致力於以變分理論為主幹的新理論體系的開拓與系統性研究工作。
劉高聯 | |
---|---|
劉高聯院士 |
在這一研究領域的奮力拚搏中,他深知前進的道路是極為不平坦的,但他不顧未知邊界所造成的巨大困難,勇敢地選定反命題、雜交命題和最優設計命題為主攻對象,經過近30年的不斷努力,相繼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獨創性的成果,在工程熱物理和力學研究領域獨樹一幟。
20世紀90年代起劉高聯轉向交叉學科氣動—熱—彈性耦合變分理論的研究,這是一個更為重要、更為複雜的學術領域。
劉高聯是一個善於、敢於打硬戰的科研戰士,在長期的研究與探索中,他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一步一個腳印,攻克了學術領域一個又一個難關,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劉高聯致力於並開創了連續介質力學(主要指流體力學、葉輪機氣動力學、流—固—熱多場耦合問題)的反—雜交命題和最優命題的變分理論,成為該學科的奠基人。
榮譽獎項
曾當選全國勞動模範(1989年)和上海市勞動模範(1979年、1983年)[3]。
所著的《葉輪機械氣體動力學基礎》(與王甲升合作)獲1988年全國高校優秀教材特等獎[4]。
1978年獲中國科學院重大科研成果獎。
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5]。
1987年以"葉輪機氣動力學新理論體系的建立與系統性的研究"(第一作者)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06年被評為上海理工大學傑出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