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池口遇風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蘇轍寫詩力圖追步蘇軾,今存詩作為數也不少,但較之蘇軾,不論思想和才力都要顯得遜色。早年詩大都寫生活瑣事,詠物寫景,與蘇軾唱和之作尤多。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早年的作品《次韻子瞻聞不赴商幕》三首,寫得灑脫自然,頗見個性特點。
“ |
長江五月多風暴,欲行先看風日好。此風忽作東南來,陰雲如涌撥不開。 驚雷往還轉車轂,狂波低昂起坑谷。中流一葉那復持,卷舒已付天公知。 解帆轉柁不容語,佛池口中幸可住。須臾急雨變昏霾,柁師喜賀風已回。 澄溪不動縈白練,老木蒼崖蔚蔥蒨。繫舟茅屋得青蔬,試問釣船還有魚。 開樽引滿向妻子,明日復行未須怖。陰陽開闔良等閒,扁舟誰令乘險艱。 |
” |
— [北宋]蘇轍 |
政治影響
蘇轍在政治上反對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1],認為青苗法"以錢貸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為利也;然出納之際,吏緣為奸,雖有法不能禁;錢入民手,雖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納錢,雖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則恐鞭棰必用,州縣之事不勝煩矣。"王安石聽後,亦頗覺有理。
宋哲宗初年"元佑更化",蘇轍在京師,多所論議。當時司馬光變熙寧之法,廢除雇役法,恢復差役法,蘇轍極言不可。他的這類政治主張,與其兄蘇軾基本相同 。《宋史》稱其"論事精確,修辭簡嚴,未必劣於其兄。"
詩歌主張
蘇轍於詩也自有主張。他的《詩病五事》以思想內容為衡量標準,對李白、白居易、韓愈、孟郊等都有譏評。如說李白"華而不實",說"唐人工於為詩而陋於聞道",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2]。
《宋史》稱其性情沉靜簡潔,寫文章氣勢宏大而淡泊,和他的為人相似,不願被人知道,而俊秀傑出之氣終究不可掩飾,認為他的高超大致和蘇軾相近。
蘇轍的賦也寫得相當出色。例如《墨竹賦》讚美畫家文同的墨竹,把竹子的情態寫得細緻逼真,富於詩意。
視頻
佛池口遇風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歷史上的今天——1069年9月21日,王安石開始實行青苗法 ,搜狐,2020-09-21
- ↑ 《詩病五事》的內容,我愛歷史網,20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