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景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景明
何景明
原文名 Jingming He
出生 1483年
信陽溮河區
逝世 1521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大復山人
職業 官員
知名作品 《大復集》
《雍大記》
《何景明詩集》
《何子雜言》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號白坡,又號大復山人,信陽溮河區人為「前七子」之一,與李夢陽並稱文壇領袖。

個人經歷

明成化十九年(1483),何景明出生,其母李氏夢見太陽落到了自己懷裡,所以取名景明。

成化二十二年(1486),景明三歲時,其長兄景韶中了舉人。二哥景陽也學有小成,這激勵了何景明。景明天性聰明,六歲可以對聯,八歲可以寫文章,讀書強記能力很強。

弘治八年(1495),何景明12歲的時候,其父親在渭源縣為官時,也帶着何景明。

弘治十一年(1497),何景明歸家,大哥景韶教他讀《尚書》,只九個月就可以講解了。此時沁水御史李瀚巡按汝寧,調試信陽諸生,當讀了何景明的卷子之後大嘆"奇才",並特意到信陽來看何景明。於是何景明在這時就出名了。

弘治十二年(1499),何景明16歲時,與二兄同時中舉(省試),何景明以《尚書》經第三名中舉。

弘治十三年(1500),何景明參加禮部的春試,因為文中多奇字,主考官不欣賞,所以名落孫山。

弘治十五年(1502),景明20歲時,終於考上了進士。按理何景明就照例為庶吉士,但因他生性耿直,所以沒有成為庶吉士。

弘治十七年(1504),22歲這一年,正式授為中書舍人。中書舍人,任起草詔令之職,參與機密,由文筆好者、有德者任之,屬從七品。 弘治十八年(1505),何景明奉命出使雲南,一年後回京。何景明為官之時,也是大宦官劉瑾[1]當權之時,當時正德皇帝明武宗

只有15歲,對他無可奈何。何景明上書首輔要求制裁劉瑾,但沒有用,何景明便請求還鄉,劉瑾批准。

何景明回信陽住了四年,除讀書、寫書之外就是遊玩。此期間何景明大哥和父母相繼去世。

正德五年(1510)劉瑾被誅,何景明官復中書舍人,並任內閣講經官。講官為帝王和大臣講儒家經典,一月三次。

正德十三年(1518),35歲這一年,何景明升為吏部驗封司員外郎,為從六品,長官為吏部尚書。下設四司:文選清吏司、驗封司、稽勛司和考功司。驗封司掌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務。也很有實權。

正德十三年(1518),升為陝西提學副使。官至四品。

正德十六年(1521),何景明因病辭官,回歸故里,6天後病故,年僅39歲。

文學成就

何景明性耿介,鄙榮利,對當時政治黑暗不滿。在《玄明宮行》等詩中諷刺了皇室的奢欲和劉瑾的用權;

在《盤江行》等詩中揭露了官軍屠掠人民的罪行;

在《興隆祀丁曲》、 《羅女曲》、 《平壩城南村》、《偏橋行》等詩中,描繪了他行經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情風物。這些詩都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何景明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在「七子」中,他的地位僅次於李夢陽,「天下語詩文,必並稱何、李」(《明史·何景明傳》)。他也主張文宗秦、漢,古詩宗漢、魏,近體詩宗盛唐。

他在《述歸賦》中披露自己的文學思想是「於古人之文,務得其宏偉之觀,超曠之趣」;

「不墜古人之餘烈」。這在打擊明代前期盛行的台閣體詩文及八股文上,有一定積極作用。正德年間,他這種主張產生頗大影響,「四方學士感願知先生,車馬填門巷」(《何大復先生年譜》)。但他的復古主張單純從形式上着眼,並未注重繼承古代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使文學創作走上錯誤傾向。

文學成就

在此之前,明代盛行台閣體,講究粉飾太平、華貴等,注重形式。盛行八股文。何景明中進士之後,也當時的李夢陽、康海王九思邊貢、徐禎卿、王廷相等,倡導文學復古。當時合稱"明代前七子"。其主要主張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文章以適用為主,詩歌以反映現實、有韻味為好。   

中國歷史上,凡是社會有重大變革,都會在文學復古運動中顯示出來,如韓、柳古文運動,歐陽修詩文革新運動等。並且復古運動都會推動文學的革新與發展。因為任何時代的文章做多了,都會慢慢變成了官樣文章,沒有內容,只重形式。

詩作品

《宮詞》

微霜淒淒金井欄,城頭月出凍雲殘。玉樓高對蓬萊雪,誰道宮中夜不寒。

《古怨詩》

隕葉辭舊枝,飄塵就歧路。遲徊決絕意,言念平生故。泥泥行間泥,零零蔓草露。豈不畏沾污,為子無晨暮。

《夜》

地遠柴門靜,天高夜氣淒。寒星臨水動,片月向沙低。入室喧蟲語,張燈住鳥啼。自然幽意愜,不是戀深棲。

《聞雁》

見汝今南下,憐予一望家。亂聲求侶急,高影背人斜。月靜林無葉,雲寒菊有花。萬行關塞淚,秋日墮胡笳。

《與孫戴張三子納涼》

薄暮攜三子,追涼步短宵。水邊低出月,樓上忽橫簫。久露花沾濕,微風竹動搖。醉歌聊永夕,坐待紫宸朝。

《寄三子詩》

鄠杜終南曲,邠岐渭北陲。水多龍臥處,山有鳳來時。星宿中宵動,風雲萬里移。滄江問靈劍,離合少人知。

《八月二十八日子容過對菊》

近節逢花放,開尊集異鄉。乾坤共一笑,風雨似重陽。誰識暮蟬意,獨憐秋樹芳。它時益爛熳,邀爾醉西堂。

《汝濟夜過同以行對菊花》

搖落相過地,芳菲晚更親。酒醺留媚眼,燈色笑生春。風雨新晴夜,江山未老身。百年如不醉,恐負此花神。

《長安》

白雲望不盡,高樓空倚欄。中霄鴻雁過,來處是長安。

《獨立》

獨立對秋陰,冥冥望河渚。只見沙上煙,不見煙中雨。

《白雪曲(二首)》 暗逐梁塵起,潛隨燭影流。似憐歌舞處,故故入高樓。

《白雪曲(二首)》

梅花開雪中,相看斗奇絕。常教雪似花,莫遣花成雪。

《諸將入朝(四首)》

大將龍旗朝帝京,至尊親遣近臣迎。侍中獨領嫖姚部,戰馬皆歸龍虎營。

《諸將入朝(四首)》

闕下千官侍鳳樓,苑中天子建龍斿。豹房虎圈先班賞,武帳前邊賜姓侯。

《諸將入朝(四首)》

河北諸軍盡有名,雲中驍騎本輕生。金裝白馬翩翩出,不見長安子弟兵。

《諸將入朝(四首)》

少年生長在邊城,介冑南征蟣虱生。馬上朝來橫吹曲,梅花一半是吳聲。

《送韓汝慶還關中》

華岳雲台萬里情,高秋落日眺秦城。黃河一線通滄海,身在仙人掌上行。

《秋日雜興(四首)》

寒皦啼斷槿園空,萬樹凋傷八月中。只有南山蒼桂在,一株花發向秋風。

《秋日雜興(四首)》

雨花風葉總堪憐,海燕江鴻各渺然。莫向高樓空悵望,暮蟬多在夕陽邊。

《秋日雜興(四首)》

紫蔓青藤各一叢,野人籬落管西風。郊扉遠絕誰能到,秋日蟲鳴豆葉中。

《秋日雜興(四首)》

柏林楓岸迥宜看,楊柳芙蓉不禁寒。最愛高樓好明月,莫教長笛倚欄杆。

《艷曲(二首)》

高堂臨萬戶,朱構耀城隈。共籍鴛鴦綺,雙持鸚鵡杯。春風樓下度,一夜百花開。

《贈邊子》

戎馬暗中原,嗟此遠行子。遙遙赴城闕,戚戚望桑梓。路阻難可通,河清詎能俟。俯仰君父間,出處良在此。

《平溪》

徙倚平溪館,天高秋氣清。水螢光不定,山籟響難平。夜火雲間戍,寒楓江上城。終宵無夢寐,高枕聽灘聲。

《鎮遠》

地僻先搖落,空亭長綠莎。山川連蜀道,市井雜夷歌。旅篋衣裳少,秋程風雨多。無人相問訊,盡日撫寒柯。

《雨夜似清溪》

院靜聞疏雨,林高納遠風。秋聲連蟋蟀,寒色上梧桐。短榻孤燈里,清笳萬井中。天涯未歸客,此夜憶江東。

《客至》

野外逢迎少,柴門落葉稠。人閒不掃室,客到始梳頭。且為烹茶坐,還因看竹留。登臨如有興,更上水邊樓。

《西郊秋興(四首)》

野屋清秋暮,寒沙易朔風。歲年悲老樹,歧路感孤蓬。醉豈逃名士,狂非避世翁。尋常門自掩,無客到山中。

《西郊秋興(四首)》

舊家溮水上,門向釣台邊。近市來沽酒,中流坐放船。蒹葭開晚照,洲渚接寒天。漁父如相識,長歌過我前。

《西郊秋興(四首)》

亭古楓杉落,緣溪不待秋。西風怯纖綌,細雨戀重裯。雙鷺寒窺井,孤鴻晚過樓。白鷗還有意,相逐向吾洲。

《西郊秋興(四首)》

嚴風日以發,落葉轉紛紛。遠樹斜銜照,寒山半入雲。步兵常嗜酒,水部本能文。悵望千秋上,斯人亦不群。

《送呂子》

京洛三年客,雲霄萬里違。上書俱不報,解佩獨先歸。北極臨燕甸,南山繞漢畿。相將未可料,歧路斷蓬飛。

《顧內翰約看花城南寺病目不赴》

不赴南城約,遙傳寺里篇。看花吾未老,出郭偶無緣。簇馬低春日,啼鶯隔彩煙。風沙開病眼,愁向艷陽天。

《玉泉》

行游金口寺,坐愛玉泉名。雲去隨龍女,風來動石鯨。入宮朝太液,穿苑象昆明。卻望天河水,迢迢萬古情。

《大祀》

金榜星辰幕,瑤函海岳編。受禧同漢室,登禪異秦年。日抱龍旗轉,天流羽蓋旋。揚雄老部從,白首賦《甘泉》。

《題蘇子瞻游赤壁圖》

垂老黃州客,高秋赤壁船。三分留古蹟,兩賦到今傳。落日寒江動,青天斷岸懸。畫圖誰省識,千載尚風煙。

《送楊太常歸省(二首)》

錦里趨庭日,聲華見蜀都。弟兄今二妙,父子宋三蘇。禮樂風雲地,旂常日月圖。今皇念大祀,未可滯江艫。

《送楊太常歸省(二首)》

聞道西京寇,猶多虎豹群。過秦應有論,諭蜀可無文。未返巴山使,空懸棧道軍。煩將父老意,歸報聖明君。

《汝慶宅紅菊》

紅菊開時暮,亭亭冠物華。亦知顏色好,不是艷陽花。羅綺嬌秋日,樓台媚晚霞。清香如不改,常傍美人家。

《出閣過勤甫省中》

梧垣通左掖,花省接仙郎。並坐停杯晚,高談卷幔涼。水陰沈紺殿,山影落雕牆。愧我同朝客,傳君寡和章。

《寄易內翰》

日日望長沙,憶君城柳斜。風塵愁燕雀,江海嘆龍蛇。公子天邊草,夫人廟口花。故鄉杯酒罷,遙亦念京華。

《城東泛舟》

水郭移尊宴,沙原列騎停。岸開平放舸,林轉曲通亭。雨意雲垂白,風情柳送青。衣冠夕臨泛,東望極滄溟。

《過宗哲故宅》

過門猶宿昔,駐馬復誰留。雨院殘春竹,風庭折晚榴。還家無二頃,歸櫬有孤舟。日暮鄰人笛,悽然涕淚流。

《長安柳》

三月長安柳,春風吹暮天。花飛御溝水,葉傍漢宮煙。繞岸猶堪折,臨流更可憐。故園無限樹,零落戰場邊。

《晚出左掖簡薛君采》

露重芙蓉館,雲輕翡翠城。文園病司馬,消渴望金莖。

參考文獻

  1. 劉瑾 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