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USB 3.0

USB 3.0是一種USB規範,該規範由英特爾等公司發起。現已被USB IF更新至USB 3.2 gen 1。

目錄

簡介

不過,大家要注意這是理論傳輸值,如果幾台設備共用一個USB通道,主控制芯片會對每台設備可支配的帶寬進行分配、控制。如在USB1.1中,所有設備只能共享1.5MB/s的帶寬。如果單一的設備占用USB接口所有帶寬的話,就會給其他設備的使用帶來困難。USB-IF公布了最新的USB命名規範,原來的USB 3.0和USB 3.1將不再被使用,所有的USB 3.0標準都將被叫做USB 3.2,考慮到兼容性,USB 3.0、USB 3.1、USB 3.2分別被叫做USB 3.2 Gen 1、USB 3.2 Gen 2、USB 3.2 Gen 2x2。USB3.0 —— 也被認為是SuperSpeedUSB——為那些與PC或音頻/高頻設備相連接的各種設備提供了一個標準接口。只是個硬件設備,計算機內只有安裝USB3.0相關的硬件設備後才可以使用USB3.0相關的功能!從鍵盤到高吞吐量磁盤驅動器,各種器件都能夠採用這種低成本接口進行平穩運行的即插即用連接,用戶基本不用花太多心思在上面。

評價

對於系統和ASIC開發者而言,USB3.0芯片和IP的廣泛的實用性保證了每個設計要求都可以及時得到滿足。這種全方位的支持對於像USB3.0這樣的標準而言特別重要,因為速度、高級協議和各種電纜長度(從幾英寸到幾米)使得設計和標準兼容性成為一項挑戰。SATA與USB幾年來,在爭相成為外部存儲器接口的各種器件標準中,USB、eSATA和Firewire在個人計算機領域,都各自取得了多個矚目的成績。在這一點上,串行ATA(SATA)在消費類PC的內部驅動連接性上,取代了所有其它接口。儘管被稱為CFast的新型Compactflash版本將基於SATA構建,但較早的並行ATA(PATA)在將CompactFlash作為存儲媒介的工業和嵌入式應用中仍在繼續使用。[1]

參考文獻

  1. USB 3.0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