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變更

前往: 導覽搜尋

法鼓文理學院

增加 8,231 位元組, 3 年前
無編輯摘要
{{expand|timeclass=2019"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0910px 0px 10px 20px; text-01T05align:51:54+00:00}}left"[[File:法鼓文理學院.jpg| 缩略图|法鼓文理學院]]<center>'''法鼓文理學院''' (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縮寫 DILA),位於台灣新北市[[金山]]區。2014 年 7 月 28 日,教育部舉行「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法鼓佛教學院」 合併審議會。「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從 1993 年 9 月敦聘李志夫教授擔任 籌備處主任,1997 年 10 月由曾濟群教授接任,2007 年 8 月由劉安之教授接任, 2012 年 2 月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再敦聘曾濟群教授接任。劉安之教授擔任籌備處 主任期間,曾經嘗試向教育部提出「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籌備處直接成立「法鼓大學」的申請,曾濟群主任期間也嘗試提出「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籌備處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直接成立「法鼓大學」的申請,但是最後沒有通過。<br><img src==校訓"https: 悲、智、和、敬//hss.dila.edu.tw/wp-content/uploads/2016/12/logo.png" width==悲-以慈悲關懷人,智-以智慧處理事,和-以和樂同生活,敬-以尊敬相對待。"280"></center><refsmall>[httphttps://wwwhss.dila.edu.tw/about/motto ?portfolio=%E6%8F%9A%E7%94%9F%E9%A4%A801 法鼓文理學院圖片來自dila]</refsmall>|}
'''法鼓學校財團法人法鼓文理學院'''(英語: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簡稱'''法鼓學院'''、'''DILA''',創立於2014年,是一所位於[[中華民國]][[新北市]][[金山區]][[法鼓山]]的一所私立[[獨立學院]],前身是由[[聖嚴法師]]創立的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法鼓佛教學院合併而成。教學單位設有人文社會學群(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以及社會企業與創新碩士學位學程)以及佛教學系(學士、碩士、博士班)。
== 沿革 ==*1965年:「中華佛學研究所」由前[[中華民國教育部|教育部]]部長[[張其昀]]提倡成立,原設於[[中國文化學院]]隸屬[[中華學術院]]。*1978年: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禮聘[[聖嚴法師]]為創任所長。*1981年: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招考第一屆研究生。*1984年:中國文化學院改制,其所屬的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停止招生。*1985年:聖嚴法師於北投創立「中華佛學研究所」,繼續招生。*1987年:中華佛學研究所奉教育部核准立案,並於八月二十二日舉行成立大會。同年,《華岡佛學學報》更名為《中華佛學學報》。*1989年:中華佛學研究所開始著手遷建計畫,於[[新北市]][[金山區 (新北市)|金山區]]購置土地近六十五[[甲 (單位)|甲]],命名「法鼓山」,以建立國際佛教教育文化中心為目標,積極募款與硬體建設。*1998年:教育部核准'''[[法鼓人文社會學院]]'''籌設。*2001年: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第一期工程完成,中華佛學研究所遷移至金山區現址。*2007年:'''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揭牌成立,成為台灣首所納入高等教育體系的宗教研修學院。*2014年:8月1日法鼓佛教學院與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合併為'''法鼓學校財團法人法鼓文理學院。'''。*2015年:人文社會學群生命教育、社區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以及環境與發展碩士學位學程開始招收第一屆學生。*2021年:社區再造和環境與發展兩個學程與社會企業與創新合併,分為社會企業組、社區再造組及環境與發展組三組(招生分組,非學籍分組,因此畢業證書不會加註分組之組別名稱)。*2022年:佛教學系博士班新增「佛教與社會實踐組」,由人文社會學群的師資負責授課。 ===學校==='''学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教学]]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和[[幼稚園]]為[[幼童|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ref>{{cite web |url=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2/802941.pdf |title=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ublisher=Open Digital Archive |access-date=15 May 2014 |archive-date=2016-04-1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414015817/https://oda.hio.no/jspui/bitstream/10642/888/2/802941.pdf |dead-url=no }}</ref>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学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訓|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自學|在家學校]]和[[線上學習|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 歷史 ==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坎特伯雷]],建立於公元597年的[[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国王学校]],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学校之一.<ref>{{Cite web|url=https://www.kings-school.co.uk/about/history/|title=History of the School|website=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language=en|access-date=2019-07-27|trans-title=校史|archive-date=2019-07-27|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727070256/https://www.kings-school.co.uk/about/history/|dead-url=no}}</ref>;而[[中国历史|中国]]最早的學校,据估计是在[[周朝]]。清朝後逐漸出現[[太學]]之類官方辦的學校。 == 學校教育的目的 ==學校教育的目的隨著時代和[[政治]]、[[文化]]的不同而有差異。 在[[中国历史]]上的[[周朝]],學校[[辟雍]]是[[統治階級]]培養[[貴族|下一代]][[品格教育|品格]]、[[雅乐|禮樂]]、[[閱讀|讀]][[寫作|寫]]和[[軍事]]技巧的場所。 但如果學校實行填鴨式教育制度,只會令學生無法吸收知識,違背學校令學生學習不同知識的理念。 == 常見的分級 ==[[欧洲]]的一些地区,[[文理中学|高级中学]]({{lang-en|Gymnasium}})是中学的一种,入学的学生一般成绩较突出。在[[德国]],十三年级之后(一些地区是十二年级),将完成高级中学学习并参加德国大学入学考试(Abitur)(在[[奥地利]]和[[瑞士]]称为Matura考试)。 在[[英国]],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为[[小学]](有时进一步区分为[[幼稚園]]和小学)和[[中学]]。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检查员]](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在[[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级别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机构: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级中学]],英文称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級中學|高中]]、[[學院]]、[[大學]]及[[研究生院]]。在[[美國]],从幼稚園到[[高級中學|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监督的。许多早期的美国公立学校都是单间学校,一位老师在一间教室里面教7个年级的学生。20世纪20年代起,单间学校被整理为多教室的学校,越来越多学校提供了[[校车]]运送学生。 == 常見的分類 ==在[[英國]]及[[北美洲|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伦敦经济学院]])、舞蹈學校或记者学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 批评與替代 ==在整个20世纪,传统的学校受到广泛的批评。法国社会学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别:对品味评价的社会批判》中说明了'''学校'''的[[阶级]]结构再製機制。 学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责对孩子的学习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励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使孩子产生恐惧。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欢[[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学。 ==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 現代學校 ==在現代,學校仍然是傳授知識及技能的重要場所,但因為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使部分的學生為了文憑而打混摸魚。加上部分教師認為只需把他所瞭解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足夠,而忽略教導[[倫理]][[道德]],及正確的[[價值觀]]給學生。 == 校園設施 ==* [[教室]]* [[禮堂]]* [[自修室]](可能和圖書館併設)* [[图书馆]]及閱讀角* [[體育館]]及[[操場]]* [[電腦教室]]及語言教育室* [[实验室]]* [[办公室]]([[校长]]室、教員室、總務部及校務處)* [[會議室]]* [[校工]]([[交流生]])[[宿舍]]* [[學生輔導室]]* [[天台]][[花園]]* [[福利社]] == 參見 ==等級分類* [[初等教育]]* [[成人教育]]* [[課程]]* [[補習班]]* [[家庭教育]]* [[義務教育]]學校分類* [[私立學校]]* [[寄宿學校]]* [[預科學校]]* [[音樂學院]]* [[语言学校]]* [[鄉校]]學校組成* [[校園]]* [[校車]]* [[校友]]* [[校友會]] == 參考 資料文獻 ==
{{reflist}}
 [[categoryCategory:大專院校]]
28,7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