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24
次編輯
變更
创建页面,内容为“{|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黃大仙祠 (香港)'''<br><img src="https://pic.pimg.tw/peavy/15…”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黃大仙祠 (香港)'''<br><img src="https://pic.pimg.tw/peavy/1518515749-103726572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peavy.pixnet.net/blog/post/47774946-%5B%E9%A6%99%E6%B8%AF%E6%97%85%E9%81%8A%E6%94%BB%E7%95%A5%5D-%E5%8F%83%E8%A8%AA%E9%BB%83%E5%A4%A7%E4%BB%99%E7%A5%A0-%E6%95%99%E4%BD%A0%E6%B1%82%E9%9D%88%E7%B1%A4%E8%B7%9F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黃大仙祠'''({{Lang-en|Wong Tai Sin Temple}}),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 (香港地方)|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慈善團體[[嗇色園]]管理。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佛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該建築現列作[[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 歷史介紹 ==
1897年間,[[梁仁庵]]聯同友好在[[廣東]][[廣州市|番禺]][[扶乩]]遣興,偶然得到[[黃初平]](黃大仙)降乩教導「普濟勸善」,自此就成為黃大仙的信仰者,奉黃大仙為仙師,入道成為道侶,獲賜道號「傳道」。根據史料,1898年農曆八月廿三日,即黃大仙的[[神誕|寶誕]],菩山道侶就開乩請求擇地建觀,普救百姓,在黃大仙「同意及指引」下,廣東第一間供奉黃大仙的祠觀,在翌年農曆的五、六月間,在[[廣州]]花埭([[花地]],位於[[芳村]])落成。當時據說,只有梁仁庵道長能得到仙佛的感應,使箕筆移動和辨認沙上的箕字,所以成為普濟壇的主持。清末民初時期,黃大仙祠成為廣州著名宗教勝地,吸引廣州及[[珠江三角洲]]等善信到來參拜。
梁仁庵後得黃大仙乩示,指廣州必有動亂,於是在1901年返回故鄉廣東省南海縣[[西樵山]]稔岡村,再成立「普慶」壇,並出錢出力,該祠約在1903年竣工。
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宣統退位]],在破舊立新、徹底破除封建迷信的浪潮下,廣州市內許多廟宇寺觀都遭受破壞,普濟壇的廣州黃大仙祠亦不例外。由於中國政局動盪,社會穩定受到威脅,梁氏返回南海故鄉,但得黃大仙降乩指示「此地不宜久留,必須向南遷移」 。1915年,梁仁庵道長父子兩人,攜帶黃大仙畫像至香港繼續弘道,並在1921年於[[九龍]]竹園村創立普宜壇(嗇色園)。黃大仙信仰自此在香港有蓬勃的發展,甚至傳播至東南亞及美加等一帶。而廣州黃大仙祠普濟壇在1919年就被[[國民政府]]充公,改建為[[孤兒院]]。
梁仁庵到香港後,先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再於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黃大仙師及開設藥店,兩年後該處被火燒毁,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其後於1921年黃大仙師降乩啟示,命當時梁仁庵道長 往九龍城一帶相地建殿,道侶到竹園村附近一山,見靈秀獨鍾,便再扶乩請示仙師,得乩示「此乃鳳翼吉地」,適合開壇闡教,遂決定於現址建祠,並於同年7月落成啟用。1921年8月,[[嗇色園]]正式成立,負責管理祠廟。黃大仙祠建成之初,原為私人道場,只供道侶及家屬入內參拜。後來參拜善信漸多,及至1934年,園方礙於當時的廟宇條例及租地批約所限,不能再讓民眾入內,後經當時[[華人廟宇委員會]]委員[[周峻年]]向[[華民政務司]]請准,才特許於每年[[正月初一]]開放讓善信入內參拜。至1956年8月21日,黃大仙祠才正式獲政府批准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
== 祠內建築 ==
黃大仙祠共佔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外、還有三聖堂、從心苑、九龍壁等,各具建築特色,祠內的牌坊亦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除個別建築物顯現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特色外,祠內建築又按左龍右鳳、五行屬性而興建,令整座建築群組更見特色。<ref>[http://www.siksikyuen.org.hk/public/contents/category?lang=big5&cid=804 黃大仙祠虛擬遊覽<!-- Bot generated title -->]</ref>黃大仙祠於2010年5月被確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主殿紅柱金頂、藍楣黃格的外觀,可視為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的典型。主祭壇中央供奉黃大仙師之畫像,殿內亦供奉了[[護法神]][[齊天大聖]]及[[地主]]。主祭壇背後刻有一幅木雕,載述了黃大仙師得道成仙之事蹟。殿內牆壁更裝上儒、釋、道[[三教]]的木刻經文和圖畫,饒富意義。<ref>[http://www.siksikyuen.org.hk/public/virtualtour/desc?place_id=1 殿內雕刻<!-- Bot generated title -->]</ref>
位於大殿旁的三聖堂,供奉呂祖先師、[[觀音菩薩]]及[[關聖帝君]]。呂祖(即[[呂洞賓]])是道教的神仙,[[觀音]]是佛教的[[菩薩]],加上麟閣供奉儒家先師[[孔子]],盂香亭供奉[[佛教]]之[[燃燈佛]]。集三教神祇,故說[[三教合流]]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三聖堂內有楹聯以「嗇色」 二字為聯首:「嗇節有餘三教同源承一脈,色空雖幻眾生樂善自千秋」。
祠內九龍壁於1981年按照[[中國]][[北京]][[北海公園]]的九龍壁實物仿製,石刻九龍,戲珠於波濤雲霧之中,蟠踞於花苑之上,栩栩如生。石壁背後刻有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獻寫的「九龍壁」三字及題詩一首。左龍右鳳,與九龍壁相遙呼應的鳳鳴樓位於整個建築群組最右方,樓高兩層,為園方的行政會議室及活動禮堂,以中國宮殿式設計,屋頂蓋綠琉璃瓦,別具特色。
從心苑則是於1991年園方為慶祝70週年紀慶而建,取名自[[孔子]]曰「70而從心所欲」。苑內的長廊參照北京[[頤和園]]長廊興建;另有小橋、水榭、瀑布流水、人工湖兩個及各式各樣的小亭如方亭、圓亭、八角亭、扇亭等,別有特色。
代表五行屬性的建築群組則分別為飛鸞台「金」形,經堂「木」形,玉液池「水」形,盂香亭「火」形,照壁「土」形,據說是道侶得仙師乩示建築須配合[[五行]],廟宇方可永垂久遠。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center>'''黃大仙祠 (香港)'''<br><img src="https://pic.pimg.tw/peavy/1518515749-103726572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peavy.pixnet.net/blog/post/47774946-%5B%E9%A6%99%E6%B8%AF%E6%97%85%E9%81%8A%E6%94%BB%E7%95%A5%5D-%E5%8F%83%E8%A8%AA%E9%BB%83%E5%A4%A7%E4%BB%99%E7%A5%A0-%E6%95%99%E4%BD%A0%E6%B1%82%E9%9D%88%E7%B1%A4%E8%B7%9F 圖片來自pixnet]</small>
|}
'''黃大仙祠'''({{Lang-en|Wong Tai Sin Temple}}),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 (香港地方)|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由非牟利慈善團體[[嗇色園]]管理。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初平]],另亦有供奉儒、佛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該建築現列作[[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 歷史介紹 ==
1897年間,[[梁仁庵]]聯同友好在[[廣東]][[廣州市|番禺]][[扶乩]]遣興,偶然得到[[黃初平]](黃大仙)降乩教導「普濟勸善」,自此就成為黃大仙的信仰者,奉黃大仙為仙師,入道成為道侶,獲賜道號「傳道」。根據史料,1898年農曆八月廿三日,即黃大仙的[[神誕|寶誕]],菩山道侶就開乩請求擇地建觀,普救百姓,在黃大仙「同意及指引」下,廣東第一間供奉黃大仙的祠觀,在翌年農曆的五、六月間,在[[廣州]]花埭([[花地]],位於[[芳村]])落成。當時據說,只有梁仁庵道長能得到仙佛的感應,使箕筆移動和辨認沙上的箕字,所以成為普濟壇的主持。清末民初時期,黃大仙祠成為廣州著名宗教勝地,吸引廣州及[[珠江三角洲]]等善信到來參拜。
梁仁庵後得黃大仙乩示,指廣州必有動亂,於是在1901年返回故鄉廣東省南海縣[[西樵山]]稔岡村,再成立「普慶」壇,並出錢出力,該祠約在1903年竣工。
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宣統退位]],在破舊立新、徹底破除封建迷信的浪潮下,廣州市內許多廟宇寺觀都遭受破壞,普濟壇的廣州黃大仙祠亦不例外。由於中國政局動盪,社會穩定受到威脅,梁氏返回南海故鄉,但得黃大仙降乩指示「此地不宜久留,必須向南遷移」 。1915年,梁仁庵道長父子兩人,攜帶黃大仙畫像至香港繼續弘道,並在1921年於[[九龍]]竹園村創立普宜壇(嗇色園)。黃大仙信仰自此在香港有蓬勃的發展,甚至傳播至東南亞及美加等一帶。而廣州黃大仙祠普濟壇在1919年就被[[國民政府]]充公,改建為[[孤兒院]]。
梁仁庵到香港後,先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再於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黃大仙師及開設藥店,兩年後該處被火燒毁,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其後於1921年黃大仙師降乩啟示,命當時梁仁庵道長 往九龍城一帶相地建殿,道侶到竹園村附近一山,見靈秀獨鍾,便再扶乩請示仙師,得乩示「此乃鳳翼吉地」,適合開壇闡教,遂決定於現址建祠,並於同年7月落成啟用。1921年8月,[[嗇色園]]正式成立,負責管理祠廟。黃大仙祠建成之初,原為私人道場,只供道侶及家屬入內參拜。後來參拜善信漸多,及至1934年,園方礙於當時的廟宇條例及租地批約所限,不能再讓民眾入內,後經當時[[華人廟宇委員會]]委員[[周峻年]]向[[華民政務司]]請准,才特許於每年[[正月初一]]開放讓善信入內參拜。至1956年8月21日,黃大仙祠才正式獲政府批准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
== 祠內建築 ==
黃大仙祠共佔地18,000多平方米,除主殿外、還有三聖堂、從心苑、九龍壁等,各具建築特色,祠內的牌坊亦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除個別建築物顯現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特色外,祠內建築又按左龍右鳳、五行屬性而興建,令整座建築群組更見特色。<ref>[http://www.siksikyuen.org.hk/public/contents/category?lang=big5&cid=804 黃大仙祠虛擬遊覽<!-- Bot generated title -->]</ref>黃大仙祠於2010年5月被確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主殿紅柱金頂、藍楣黃格的外觀,可視為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的典型。主祭壇中央供奉黃大仙師之畫像,殿內亦供奉了[[護法神]][[齊天大聖]]及[[地主]]。主祭壇背後刻有一幅木雕,載述了黃大仙師得道成仙之事蹟。殿內牆壁更裝上儒、釋、道[[三教]]的木刻經文和圖畫,饒富意義。<ref>[http://www.siksikyuen.org.hk/public/virtualtour/desc?place_id=1 殿內雕刻<!-- Bot generated title -->]</ref>
位於大殿旁的三聖堂,供奉呂祖先師、[[觀音菩薩]]及[[關聖帝君]]。呂祖(即[[呂洞賓]])是道教的神仙,[[觀音]]是佛教的[[菩薩]],加上麟閣供奉儒家先師[[孔子]],盂香亭供奉[[佛教]]之[[燃燈佛]]。集三教神祇,故說[[三教合流]]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三聖堂內有楹聯以「嗇色」 二字為聯首:「嗇節有餘三教同源承一脈,色空雖幻眾生樂善自千秋」。
祠內九龍壁於1981年按照[[中國]][[北京]][[北海公園]]的九龍壁實物仿製,石刻九龍,戲珠於波濤雲霧之中,蟠踞於花苑之上,栩栩如生。石壁背後刻有由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先生獻寫的「九龍壁」三字及題詩一首。左龍右鳳,與九龍壁相遙呼應的鳳鳴樓位於整個建築群組最右方,樓高兩層,為園方的行政會議室及活動禮堂,以中國宮殿式設計,屋頂蓋綠琉璃瓦,別具特色。
從心苑則是於1991年園方為慶祝70週年紀慶而建,取名自[[孔子]]曰「70而從心所欲」。苑內的長廊參照北京[[頤和園]]長廊興建;另有小橋、水榭、瀑布流水、人工湖兩個及各式各樣的小亭如方亭、圓亭、八角亭、扇亭等,別有特色。
代表五行屬性的建築群組則分別為飛鸞台「金」形,經堂「木」形,玉液池「水」形,盂香亭「火」形,照壁「土」形,據說是道侶得仙師乩示建築須配合[[五行]],廟宇方可永垂久遠。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