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61
次編輯
變更
龙泉山脉
,创建页面,内容为“龙泉山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的东缘山脉(西缘山脉是龙门山脉),呈南北走向。龙泉山脉是岷江与沱江两大水系…”
龙泉山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是成都平原的东缘山脉(西缘山脉是龙门山脉),呈南北走向。龙泉山脉是岷江与沱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成都平原与川中丘陵的自然分界线。龙泉山脉长200千米,宽10千米,整个山脉狭窄而长。民国时期,该山脉被称为鹿头山脉。
龙泉山脉沿线区县是四川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以成都市西河镇为例,全镇95%居民为广东籍客家人。
==地理位置==
龙泉山脉位于东经103°40′-104°40′、北纬29°40′—30°30′之间,呈南(偏西)向北(偏东)走向,是成都平原的东缘山脉(西缘山脉是龙门山脉)。北起绵阳市安州区,经绵阳市涪城区、德阳市、中江县、广汉市、金堂县、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都市双流区、简阳市、仁寿县,南达乐山市止。
山脉长200千米,宽10千米,整个山脉狭窄而长。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的东界,山脉形成一条高高的、狭长的隆起,其西面是成都平原,东面是川中丘陵。山脉一般海拔为1000米,最高峰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海拔为1051米。
龙泉山脉在成都境内称龙泉山。唐代称“分栋山”(《北周文王碑》称“分东岭”,《简州志》称“分栋山”),宋代随灵泉县改称“灵泉山”,明代改为“龙泉山”,是成都著名的踏春胜地和林木瓜果之乡。景区内有北周文王碑、蜀僖王陵,以及摩崖造像等古迹。山后还有古石经寺,依山起势,规模宏大。
==植被情况==
耕地占山脉面积的一半以上。森林植被都是次生的天然林或人工林,呈片状分布于农耕地的包围之中,仅在山的上部有较大面积地成林。森林覆盖率约为 23%。主要树种有:柏木、桤木、马尾松、栎树。成片的森林均为单层林,树高15-20米,林下灌木稀少。林中空地以黄背草(俗称盖草)为多。
龙泉山脉沿线区县是四川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以成都市西河镇为例,全镇95%居民为广东籍客家人。
==地理位置==
龙泉山脉位于东经103°40′-104°40′、北纬29°40′—30°30′之间,呈南(偏西)向北(偏东)走向,是成都平原的东缘山脉(西缘山脉是龙门山脉)。北起绵阳市安州区,经绵阳市涪城区、德阳市、中江县、广汉市、金堂县、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都市双流区、简阳市、仁寿县,南达乐山市止。
山脉长200千米,宽10千米,整个山脉狭窄而长。在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的东界,山脉形成一条高高的、狭长的隆起,其西面是成都平原,东面是川中丘陵。山脉一般海拔为1000米,最高峰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海拔为1051米。
龙泉山脉在成都境内称龙泉山。唐代称“分栋山”(《北周文王碑》称“分东岭”,《简州志》称“分栋山”),宋代随灵泉县改称“灵泉山”,明代改为“龙泉山”,是成都著名的踏春胜地和林木瓜果之乡。景区内有北周文王碑、蜀僖王陵,以及摩崖造像等古迹。山后还有古石经寺,依山起势,规模宏大。
==植被情况==
耕地占山脉面积的一半以上。森林植被都是次生的天然林或人工林,呈片状分布于农耕地的包围之中,仅在山的上部有较大面积地成林。森林覆盖率约为 23%。主要树种有:柏木、桤木、马尾松、栎树。成片的森林均为单层林,树高15-20米,林下灌木稀少。林中空地以黄背草(俗称盖草)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