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79
次編輯
變更
鲍漱芳
,创建页面,内容为“'''鲍漱芳'''(约1763~1807)清代著名徽商。字席芬,一字惜分,徽州歙县棠樾村人。自幼随父在扬州经营盐业,聚资百万,颇富…”
'''鲍漱芳'''(约1763~1807)清代著名徽商。字席芬,一字惜分,徽州歙县棠樾村人。自幼随父在扬州经营盐业,聚资百万,颇富声誉。接任其父亲担任两淮盐运总商,乾隆皇帝下江南,几次来到扬州,都是歙县盐商接驾,乾隆还为棠樾的鲍氏祠堂亲笔书写“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秀江南第一乡”。
==经历==
清嘉庆八年(1803),川楚陕三省乱平,漱芳集众商输饷有功,被任为盐运使。
嘉庆十年,洪泽湖堤涨决,淮黄继发大水,漱芳集议公捐米6万石、麦4万石赈济,使数十万人获救。此外,还先后为抢险护坝、疏浚河渠等集众输银300万两,为疏浚江都芒稻河捐银6.5万两,受到清廷的一再优叙晋级。漱芳于乡里亦多施善行,兴里社,筑水坝,置义学,修道路,周济贫困、婚葬,并遗命其子鲍均捐修府学,重建忠义祠。
现存歙县棠樾牌坊群之一的“乐善好施”牌坊,就是嘉庆皇帝为旌表鲍氏父子而立的。漱芳尤酷爱书画,所居斋名“安素轩”,多藏宋元书籍、法帖、名墨、佳砚、奇香、珍药、古器物等。
毕生搜集唐宋元明诸贤书法墨迹,经鉴定评跋,选其精者,汇为《安素轩法帖》,于嘉庆四年(1799)邀请扬州著名篆刻家党锡龄钩摹镌刻。逝后,其子继承父志,至道光九年(1829)刻成,为清代著名书法丛帖,流传甚广,影响颇大。
'''棠樾鲍氏家族世代'''
棠樾鲍氏家族世代经商,在两淮官商中具有较大影响。
鲍漱芳从小跟随父亲在扬州经营盐业,是当时扬州著名的富商之一。
鲍漱芳热心参加社会活动,也比较有政治头脑。
1803年在川、楚、陕三省的最后平乱中,他组织富商们捐输军饷有功,被任命为盐运使,成为握有两淮盐业大权的显要人物。整个嘉庆一朝,鲍漱芳多次捐款为朝廷济困。
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灾,洪泽湖决堤,他先后捐米6万石,捐麦4万石,赈济了数十万灾民。改六塘河从开山归海,他集众输银300万两;疏浚芒稻河,他捐资6万两。由于鲍漱芳屡次捐输,深得嘉庆皇帝的赞赏,获得清廷从优议叙、加十级的嘉奖,并特赐在故棠樾修建"乐善好施"牌坊。
'''喜好'''
鲍漱芳是一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家,他平生搜集的宋元古籍、法帖、绘画、墨砚等物很多。所居斋名“安素轩”,多藏宋元书籍、法帖、名墨、佳砚、奇香、珍药、古器物等,尤酷爱书画。中年时,他在当代名家的帮助下,精选唐宋以来书法墨迹珍品,汇编成《安素轩法帖》,并于1799年聘请著名刻工党锡龄钩摹镌刻。逝后,其子继承父志,至道光九年(1829)刻成,《安素轩法帖》是清代影响较大的书法丛帖,流传甚广。
==参考资料==
==经历==
清嘉庆八年(1803),川楚陕三省乱平,漱芳集众商输饷有功,被任为盐运使。
嘉庆十年,洪泽湖堤涨决,淮黄继发大水,漱芳集议公捐米6万石、麦4万石赈济,使数十万人获救。此外,还先后为抢险护坝、疏浚河渠等集众输银300万两,为疏浚江都芒稻河捐银6.5万两,受到清廷的一再优叙晋级。漱芳于乡里亦多施善行,兴里社,筑水坝,置义学,修道路,周济贫困、婚葬,并遗命其子鲍均捐修府学,重建忠义祠。
现存歙县棠樾牌坊群之一的“乐善好施”牌坊,就是嘉庆皇帝为旌表鲍氏父子而立的。漱芳尤酷爱书画,所居斋名“安素轩”,多藏宋元书籍、法帖、名墨、佳砚、奇香、珍药、古器物等。
毕生搜集唐宋元明诸贤书法墨迹,经鉴定评跋,选其精者,汇为《安素轩法帖》,于嘉庆四年(1799)邀请扬州著名篆刻家党锡龄钩摹镌刻。逝后,其子继承父志,至道光九年(1829)刻成,为清代著名书法丛帖,流传甚广,影响颇大。
'''棠樾鲍氏家族世代'''
棠樾鲍氏家族世代经商,在两淮官商中具有较大影响。
鲍漱芳从小跟随父亲在扬州经营盐业,是当时扬州著名的富商之一。
鲍漱芳热心参加社会活动,也比较有政治头脑。
1803年在川、楚、陕三省的最后平乱中,他组织富商们捐输军饷有功,被任命为盐运使,成为握有两淮盐业大权的显要人物。整个嘉庆一朝,鲍漱芳多次捐款为朝廷济困。
1805年,黄河、淮河大水灾,洪泽湖决堤,他先后捐米6万石,捐麦4万石,赈济了数十万灾民。改六塘河从开山归海,他集众输银300万两;疏浚芒稻河,他捐资6万两。由于鲍漱芳屡次捐输,深得嘉庆皇帝的赞赏,获得清廷从优议叙、加十级的嘉奖,并特赐在故棠樾修建"乐善好施"牌坊。
'''喜好'''
鲍漱芳是一位著名的文物收藏家,他平生搜集的宋元古籍、法帖、绘画、墨砚等物很多。所居斋名“安素轩”,多藏宋元书籍、法帖、名墨、佳砚、奇香、珍药、古器物等,尤酷爱书画。中年时,他在当代名家的帮助下,精选唐宋以来书法墨迹珍品,汇编成《安素轩法帖》,并于1799年聘请著名刻工党锡龄钩摹镌刻。逝后,其子继承父志,至道光九年(1829)刻成,《安素轩法帖》是清代影响较大的书法丛帖,流传甚广。
==参考资料==